深圳港为中心的全球港口链初具规模

2013-10-16 9:58:00 来源:深圳商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14日,作为全球第四大港的深圳港再次吸引全球各大名港来参加“深圳国际港口链论坛”,共同商谈如何通过建立以深圳为中心的世界港口链,为全球带来更多的贸易机会。同日传来另一好消息,深圳港与世界上第二大自然深水港——加拿大哈利法克斯港缔结友好港,迄今14个友好港关系的建立使得深圳港为中心的全球港口链初具规模,深圳港“国际名港”地位的巩固将有力助推深圳国际化城市建设,为其在不久的将来实现“东南亚地区明星城市,亚太地区有重要影响力的区域性国际化城市”目标加注有力砝码。 
  集装箱吞吐量“坐四望三”
  深圳港开发于上世纪90年代初,依托中国改革开放前沿阵地的强大活力及丰富货源的珠三角腹地,深圳港增长速度堪称“惊人”:2003年,深圳港用10年时间使集装箱吞吐量突破1000万标准箱,一举夺下全球第四大集装箱港排名,之后更是进入高峰期,连续两位数的增长使其在短短4年间增长再次突破1000万标箱,2007年总量已达2110.37万标准箱。
  2008年后,世界航运陷入低迷,但深圳港依然连年保持增势,2012年,深圳港累计完成货物吞吐量2.28亿吨,集装箱吞吐量2294.13万标准箱,创历史新高,连续十六年排行中国第二,连续十年位居世界集装箱港口第四位。2013年深圳港各项指标仍稳步有升,截至9月底,累计完成货物吞吐量1.75亿吨,同比增长1.8%;集装箱吞吐量1727.56万标准箱,同比增长0.1%。在欧美市场复杂乏力,国内进出口增速放缓的形势下,实属难得。依靠这份成绩,2013年,深圳港已有数月排名再次上升,全年跻身全球第三大集装箱港口颇有希望。
  如今,深圳港已建成蛇口、赤湾、妈湾、盐田、大铲湾、沙鱼涌、下洞、东角头、福永和内河十个港区,拥有各类泊位176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69个,集装箱专用泊位44个。挂靠深圳港的国际集装箱班轮航线达236条,通达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个港口,沿海内支线及外贸驳船航线82条,驳船服务网路覆盖泛珠三角51个码头,海铁联运班列16条。
  深圳港已然成为深圳一张亮丽的“国际名片”,推动着深圳在国际化城市建设道路上向前迈步。
  国际声誉日隆
  这张“名片”近几年来吸引越来越多的世界名港抛来“橄榄枝”,昨日,深圳港与世界上第二大自然深水港的加拿大哈利法克斯港签订“友好港合作协议”。
  截至目前,深圳港已与荷兰鹿特丹港、德国汉堡港、西班牙拉斯帕尔玛斯港、西班牙瓦伦西亚港、美国奥克兰港、美国弗吉尼亚港、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港、比利时泽布鲁日港、比利时安特卫普港、意大利塔兰托港、瑞典哥本哈根-马尔默港、西班牙特内里费港、爱尔兰科克港和加拿大哈利法克斯港等14个国际知名港口建立友好港关系。
  建立友好港关系后,深圳港与各方将开展港口规划建设、经营管理、环境保护、信息技术、人员培训以及港口保安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在经营与服务上深圳港都将向“国际强港”迈进。通过与各大友好港的信息对接与服务对接,以深圳港为中心的全球港口链已初具规模,链条通达世界各大洲,为全球客户提供现代化的便利服务,选择深圳港就意味着选择了货物在全球的便捷流动。
  世界知名航运集团纷至沓来,香港和记黄埔、招商局、香港九龙仓、马士基航运公司等一批世界港航业巨头选择在深圳港投资建设和合作经营集装箱码头,先进的管理理念使深圳港在较短时间内发展成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现代化的码头,加速了港口业走向国际化的步伐。这些港航界的国际大鳄运营管理规范,经营管理模式和装卸运作效率国际一流,密切的合作让深圳港口岸通关效率和服务水平与国际接轨,堪称全国典范。
  深圳港国际声誉日隆,国际号召力增强,已连续举办了泛太平洋海运亚洲会议、国际港口战略论坛等国际会议,深圳港在国际航运网络中枢纽节点地位和大港形象得以不断巩固。
  “中转战略”破解增长瓶颈
  全球航运因欧美市场疲软一直在低迷期徘徊,而随着中国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及制造业的内迁,珠三角进出口贸易短期内也难再现几年前的“激增”状态。这种形势下,港口业务增长动力何在?深圳港另有谋划。
  专家表示,深圳港以往90%的货源在周围200公里以内,深圳港的辐射范围有限,目前正确的思路是调整货源结构,向内地拓展货源腹地,发展国际化中转业务,使深圳港成为中国内地至国际城市的中转枢纽。深圳港在这条路上的发展成绩初显。
  一端是国际货源向内地的中转,上半年深圳全港国际中转箱量完成142.8万标箱,同比增长高达20%,其中东部的盐田国际增幅达30%,西部的赤湾码头增长17%,大铲湾码头增长15%。
  另一端是内地货物通过海铁联运方式,或珠三角货物通过驳船运输到达深圳港。据记者了解,海铁联运以东部港区为主,而珠三角的驳船运输以西部港区为主,目前全港共开通16条海铁联运路,上半年完成箱量7万标箱,同比增长57.8%。其中,盐田港10条海铁联运线路箱量同比增长59.2%,该港区相关人士介绍,“其中渝深班列增加最明显,每天开有定期两班,大量重庆等地的电子产品通过铁路运到深圳再出口国外。”目前重庆与深圳等地合作铺设渝新欧线,即将新疆等更远的腹地货源通过渝深班列运至深圳再运至欧洲。
  发展珠三角水系的驳船运输同样被蛇口港等港口看好,“水上运输比公路运输省钱环保,但之前由于没有统一信息平台和组织方,大量珠三角制造业产品靠零散货车运至深圳港或香港出口。”蛇口港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条水运输线路已被列入绿色低碳示范港的重点项目进行推广,未来发展空间会更大。数据显示,截至6月底,蛇口及赤湾码头已开通华南驳船快线78条,盐田港也开通盐田快线4条。
  “深水战略”接轨大船趋势
  为降低单船运输成本,购买大船也成为各大航运公司的共识。今年7月份,全球最大航运公司马士基订购的第一艘“马士基·迈克-凯尼·穆勒”号首航,停靠深圳港盐田国际集装箱码头,这是马士基此批订购的20艘同级别大船的第一艘,此后每月就有一艘新船驶入盐田港。这标志着国际航运进入大船时代。
  船舶大型化将强化对枢纽港的选择,为枢纽港带来大量的国际中转货源。深圳港作为华南地区与欧美贸易的主要出口通道,传统的航线网络优势将有助于吸引更多大型船舶挂靠。然而,港口停靠大船并非无条件要求。与航企大船化战略必须对应的是,港口的“深水条件”。也正是得益于深圳港的深水优势,才成为很多大船首选靠泊的港区。2012年,全球运载量超过1万标箱的超大型船舶有168艘, 超过95%挂靠了深圳盐田国际集装箱码头。
  马士基的1.8万标箱装载能力的“巨无霸”更是港口停泊能力的最好检验。经过交通运输部组织专家严格论证,目前国内仅有上海、宁波、深圳港三个港口获得批准靠泊3E级集装箱船,成为3E级集装箱船舶靠泊首选港口,进一步确立了深圳港作为华南集装箱枢纽港、全球集装箱干线港的地位。
  市交委负责人表示,在船舶大型化趋势下,深圳港将大力实施深水战略,迎接2.2万标箱规模的船舶到来,将深圳港从世界级大港发展为世界级强港。
  嘉宾发言
  黄敏 深圳市交通运输委员会主任
  国际港口链战略论坛,搭建了国际港口和物流业紧密联系、加强交流和精诚合作的良好平台,对携手推动世界港口航运业转型发展、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深圳将以举办论坛为契机,加强与世界各先进港口的学习、交流与合作,加快打造具有国际资源配置功能和国际商务营运功能的全球物流枢纽城市,更好地服务城市经济社会发展。
  Kieran Ring
  全球物流学会首席执行官
  在过去的15年时间里,深圳港作为在此方面发展的先趋,同多家国际主要港口建立了姊妹港口的友好关系,共同寻求贸易发展机会,提升客户服务质量。在今年的论坛上,我们以如何通过全球港口链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服务为主题,希望借此机会能够让中国企业更好地了解世界港口发展及当地市场投资机会,也希望通过港口链网络的不断完善,更好地服务深圳地区经济。
  Pedro Zaragoza
  西班牙特内里费港务局局长
  今年6月我们特内里费港同深圳港建立了友好港关系。我们非常重视中国市场,通过加强与深圳港务局间的交流,让中国企业更好地了解西非市场的发展,为双边贸易建立纽带。特内里费港地处西非沿岸,但隶属于西班牙王国,属欧盟法律管辖,使投资者权益得到有效保护。同时特内里费全欧洲最低的公司税,高效地物流体系以及地区政府对外来投资的大力支持,都是将特内里费港建成通往西非门户港口的重要保障。
  Joachim Coens
  比利时泽布鲁日港首席执行官
  在经历了欧债危机后,欧洲经济在逐渐复苏,深圳港同泽布鲁日港间的通关数据在上升。泽布鲁日港在过去一年里推广的一系列促进贸易发展的举措,举得良好成效。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