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需为“热钱”流出早作准备
2013-10-15 10:57:00 来源:中国青年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美联储暂缓退出QE(货币量化宽松),让中国及其他新兴市场国家松了一口气,热钱在短时期内大幅流出的风险显著降低。然而,有关专家提醒,中国经济仍需未雨绸缪。
美国QE影响几何
2008年金融危机后,QE成了美国经济的“万金油”。简单而言,这主要指美联储实行零利率或近似零利率政策,通过购买国债等中长期债券,增加基础货币供给,向市场注入大量流动性,以此来刺激经济复苏,俗称“打鸡血”。
不过,即便5年来经历了4轮QE,美国金融市场也显示了突出的“财富溢出效益”,道琼斯指数创下危机后新高,但在实体经济领域效果并不明显。有观点认为,这种激进的货币政策实质还是走消费提振经济的老路,而与奥巴马政府上台后提出的“再工业化”战略,夯实美国实体经济的思路不完全吻合。
持批评态度的分析人士更认为,QE产生的货币财富,都给金融利益集团“补了血窟窿”,而美国的实体制造部门仍然乏力,老百姓的就业没增加,工资没上涨。最近一段时间,美国房产市场已开始复苏,而同时就业市场并没有太大起色,这相对清晰地反映了QE政策的利与弊。
耶鲁大学教授史蒂芬·罗奇近期就在激烈批评美联储的QE政策。他认为,未来很可能出现一场“全球QE退出危机”,许多之前高歌猛进的新兴经济体突然发现自身陷入被动。
罗奇认为,新兴经济体泡沫破灭,其初创者就是美联储的QE。这之前,通过空前的量化宽松,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投资人向全球提供了旨在寻求更高收益率的大量过剩资本,进而允许新兴经济体能持续保持高增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研究显示,自2009年美国首次启动QE以来,涌入新兴市场的累计资本流入量接近4万亿美元。大量涌入的廉价海外资本,让新兴经济体畅享着经济快速增长的捷径,由此也让这些经济体的决策者错误地认为,其自身的收支失衡是可持续的,进而也就丧失了推动必要改革,来帮助经济走上更加稳健和可持续增长道路的动力。
可是一旦“热钱”撤离,这些国家就会发现此前的发展是“一枕黄粱”,他们剩下的很可能是一个“杯盘狼藉”的经济。
从某种意义上说,QE是美联储挽救美国经济的手段,但它对全球经济的影响似乎更大。国家信息中心预测部研究员张茉楠认为,对于全球经济,特别是新兴经济体而言,无论是量化宽松的“进入”,还是“退出”所产生的外溢效应都对他们产生巨大的伤害。
美联储扩张资产负债表,不断释放美元时,这些流动性就如洪水猛兽般冲向新兴经济体,导致国际资本流入,本币升值,国内信贷扩张,以及通货膨胀的加剧;而反过来,当量化“退出”时,这些国家又面临着资本外流,本币汇率急跌,国内流动性紧张,资产价格大幅缩水,引发金融市场的剧烈波动,甚至泡沫破灭。
她认为,今年以来,美联储提前退出QE政策预期加强,导致国际资本流入新兴经济局面正在发生逆转。而从历史上看,美联储货币政策变动与新兴经济体危机爆发有密切关系,几乎每次新兴经济体危机都爆发于美联储货币政策由松转紧的转折时期。上世纪80年代的拉美危机,1994年的墨西哥危机,1997年的亚洲金融风暴,以及2000年的阿根廷危机等都有着相同的逻辑。
有分析人士比喻,拥有全球货币霸权的美元,在“一呼一吸”之间就实现了“伟大的套利”,全球经济都跟着受罪。这一次,经过一连串QE扩张之后,美联储似乎要故伎重演,开始导演退出大戏。于是,可以看到今年6月日本股市狂跌,随后是新兴国家的汇率、股市、债市出现大幅调整,如印尼10年期国债利率调整至10%以上,巴西、印度货币贬值20%左右。
不过,虽然今年以来美联储退出QE已数次高喊“狼来了”,可是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很早就设定了退出QE的标准:其一是美国失业率降低到6.5%,其次,通胀率达到2%,只有在同时满足上述两个条件时,才会落实退出QE政策。目前来看,美国经济指标并未达到这个预期。
“伯南克的胡子最近全都白了,肯定他也是非常痛苦的,他也在猜,现在这个数字到底怎么看,是不是已经要退出了,还是不应该退出?”农业银行(601288,股吧)首席经济学家向松祚认为,美联储退出QE不是“一个机械的动作”,全世界投资人都被预期所左右,“美联储也是在试探市场的情绪,前一段时间,一季度他们释放非常强烈的信号以后,马上伯南克的调子就变了,因为市场的反应太强烈了”。
此前,向松祚即分析,美国至少在9月不会宣布退出QE,因为美国很多经济数据显示的复苏并不稳固,用他们自己的话说叫“弱增长”或“弱复苏”,尤其实体经济的复苏现在还不是很强劲,很可能过一段时间又夭折了。“在这个背景下,美联储还是非常小心谨慎的”。
中国经济要未雨绸缪
但“暂缓”只是时间上的变化,从根本上而言,退出QE是早晚的事儿。因此,打铁还需自身硬。
经济学家李才元(博客,微博)认为,“热钱”来了或走了,对于中国经济这么大的体量而言,目前根本算不上多大影响。“就算这些投机热钱短时间离开,中国的流动性也足以填补空缺”。“热钱”顶多制造一些趁火打劫的机会,比如他们一直就在中国楼市泡沫中火中取栗。
他认为,关键在于只要中国经济自身调整过来,实业真正复苏,就没什么可担心的,“热钱”今天走了,明天还会回来。
“你身体很弱,美国人打喷嚏,你就感冒。如果你身体好,就没事”。向松祚认为,即便美国QE退出,对中国有一点点影响,但实际上不会感冒。原因很简单:中国外汇储备3.5万亿美元,外债全部加起来也就3000亿美元,而且都是长期外债;中国的对外贸易是顺差,外商直接投资(FDI)也是顺差。这些指标说明中国经济的身体状态不错,足以抵御“风寒感冒”。
“还有更重要的因素,中国是世界第一大制造业基地,是世界第一出口大国。在这个大的背景下,中国是稳坐钓鱼台的。”他说:“大家必须要站稳脚跟,不要制造恐慌的情绪。”
左晓蕾认为,如果美国退出QE,中国经济应该不会像2008年那样陷于“被”危机的窘境。
首先,国内一致保持对热钱流入的审慎态度,资本不允许完全自由流动,由此形成了一道防火墙,使QE释放过剩流动性对中国的流入规模相对保持在一个可控的范围。因此,QE退出导致的热钱流出规模还不至于撼动经济,也不至于引发证券市场的恐慌。其次,中国一直是贸易顺差国。虽然近几年受全球危机的冲击,以及因为经济结构主动调整的缘故,贸易顺差有所收窄,但仍保持在占GDP3%左右的合理水平上,不存在需要资本流入以平衡国际收支的担心。其三,热钱流出规模与中国的巨大外汇储备相比,不是一个数量级。
不过她强调,没有全球危机不等于没有局部风险。那些存在巨大经常账户赤字,必须依靠资本账户顺差以达到国际收支平衡的国家,很可能受到很大冲击。对中国而言,在全球化的世界经济格局下,危机有传递效应。假如印度爆发危机,对印度的投资就会传导到国内的相关企业和机构的损益上。同时,中国与巴西、印尼、南非等面临QE退出高风险的新兴市场国家,都有越来越密切的贸易投资往来,因此面对“美元的折腾”,中国还需要未雨绸缪。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