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配送为王 电商突围服务竞争是出路

2012-7-5 10:38: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一边是海水,一边是火焰”是当下家电线上和线下两种渠道状况的真实写照。全球金融危机持续带来的家电冷年使得家电卖场同往年相比显得相对冷清,但是在厂商价格战的推动下,作为家电新兴渠道的电子商务却呈现出异常火暴的局面,一时间,电商似乎成了家电业突围“寒冬”的唯一渠道。对此,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价格战只能成就一时,以物流配送为核心的服务战才是家电电商乃至整个家电业的真正出路。 
    价格战让各方都受伤 
    刚刚过去的6月,以京东商城店庆为契机,家电线上渠道上演了一场被业界称为史上最大规模的电商价格战,京东、天猫、苏宁易购、当当、亚马逊等国内大型电商平台悉数卷入,“击穿全网底价”、“0利润”、“消费299返618”等令消费者心动的口号充斥于各种广告媒介。按照电商巨头们公布的数据,在这轮价格大战中,电商投入的资金高达70亿元,被誉为史上最强价格战。 
    虽然惨烈的价格战让电商们收获了不错的销售业绩,京东甚至号称店庆当日销售10亿元。但是记者在调查中却发现,低价并不意味着实惠,“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包括消费者在内,电商企业自身和员工、生产厂商、代理商的整个供应链利益各方均受到不利影响。 
    面对低价吸引来的巨大订单,加班加点已成为电商员工的家常便饭,一些员工直言“在天黑前下班已成为一种奢望”。一些电商企业为了迅速扩大市场份额,给员工施加不切实际的任务,完不成就大幅降薪。记者获悉,某知名电商几近全员减薪的做法引发了员工不满,导致员工激烈抗议。 
    在这场电商价格战中,居于厂商和电商之间的渠道商也未能幸免。海尔自主渠道的程经理告诉记者,与海尔厂商合作都是要先付款,而一些电商都是先压货款、销售后才付款。渠道商有时未按时拿到货款,就会面临资金链紧张的问题。 
    电商的低价策略还给生产厂家定价体系形成困扰。程经理说,电商压低价格会对厂家价格体系产生影响,引发连锁店或专卖店不满,对厂家和渠道商伤害尤为严重。 
    电商的低价策略对线下实体店还形成了一定冲击。北京格力电器专卖连锁店鲁谷西店店长白宗石告诉记者,实体店经营成本比电商高,电商的低价竞争压低了他们的利润空间,尤其消费者已形成网上购物的消费习惯,从去年开始客户流失比较明显。国美一名员工则反映,电商低价引发了退货热:“我们卖2000元,消费者找来说网上卖1800元,要求退货。” 
    “低价格就是低利润甚至是零利润,长此以往,企业缺乏创新动力,缺乏市场竞争力,得不到良性的成长。”中国电子商务协会网上交易保障中心副主任乔聪军如是认为。 
    在价格战中,本被视为“坐收渔翁之利”的消费者也未能幸免,纷纷掉入电商的低价、假货、服务、促销等陷阱,下单拿不到货、订单被恶意删除、退款延误等现象时有发生,消费者权益受到损害。 
    电商低价策略中最为典型的就是销售厂家已停产淘汰或库存陈旧的产品。“电商会进一些库存量比较大甚至是淘汰的机器低价出售,但是网上并不说明。”白宗石告诉记者。 
    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一些生产企业为了满足网购消费者的低价诉求以及电商低价噱头需求,并保持与线下商场产品的差异化,已开始提供所谓的厂家网购专供、特供产品型号,实则降低品质、缩减成本。 
    针对电商热衷的价格战,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副院长荆林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电商之间的价格战是一种同质化的竞争,长此以往将导致电商自己和供应商两败俱伤。”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