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蜀道难”到长江上游综合交通枢纽

2012-7-3 19:43:00 来源:重庆交通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公路好比鹅肠带,坐车不如走路快。”这是直辖之初重庆交通的真实写照。 
  1997年,刚刚直辖的重庆百业待兴。这一年的全市交通工作会上,市领导给重庆交通发展下达了具体要求:“五年变样,八年变畅。”“一年起步打基础,十年渝州变通途”。 
  2010年9月30日,是重庆交通建设史上的一个重要日子。 
  这一天,重庆“二环八射”高速公路全面建成,比原计划提前了10年。高速出口通道增至10个,密度2.4公里/百平方公里、居西部地区第一。“4小时重庆”、“8小时周边”初步实现。 
  “倒退15年,这样的场景,只会在梦里出现。”市交委主任滕宏伟介绍,直辖之初,重庆只有1条高速公路,全市公路总里程仅27006公里。出口通道少,国省干线公路等级低、路况差,农村公路基本没有得到发展。 
  直辖后,掀起公路建设热潮——高速公路规划提前10年,县际联网公路遍地开花,公村公路纵横交错。 
  截至2011年底,全市公路总里程达118562公里,是直辖之初的4倍多,打通县际出口通道17个,全市所有区县之间、省际之间全部实现高等级公路连通。此外,重庆还取消二级路收费,物流运输成本大大降低。 
  广袤的农村,不仅实现了公路“村村通”,100%的乡镇和82%的行政村还通了客车。广大农民走出封闭的大山,踏上了康庄的“致富路”。 
  山水相连的重庆人,不仅走出了大山,更迈向了大海。直辖后,重庆新建码头、疏通航道、改造船舶、成立航交所——“黄金水道”被再次唤醒,并迸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 
  2011年底,重庆港口吞吐量和货运量双双迈入亿吨大关,成为长江上游“亿吨大港”。其中,集装箱通过能力240万标箱;船舶总吨位530万吨,平均吨位1800吨,分别是直辖之初的3倍,240倍,6倍。 
  如今,重庆已成为长江上游唯一拥有水运一类口岸、保税港区和5000吨级深水航道的地区,多项水运指标位居全国内河第一,正在成为“长江上游航运中心”。 
  2005年,轨道2号线一期工程较场口至动物园段建成通车,重庆迈入了“轨道时代”。主城目前已建成通车轨道交通1、2、3号线。四通八达的轨道交通线网已通达主城七区,连接五大商圈及两江新区、中央商务区,无缝衔接了机场、火车站等大型换乘枢纽,城市交通压力得到有效缓解。 
  截至2011年底,主城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达75公里,日均客运量达70万人次,位居中西部第一。预计今年内,主城将新建成通车轨道线路68公里,到2015年底,全市将建成轨道交通线路208公里,日均客运量达200万人次以上。 
  怀揣“内畅外联”的梦想,重庆人并没有就此止步。“高速公路新1000公里建设已启动。未来五年,我们将以‘畅通对外通道、完善内部网络’为重点,大力推进综合交通网络建设,建成‘一枢纽十一干线’铁路网、中西部航空枢纽,综合交通枢纽功能领先西部。”重庆未来的交通建设已经站上了一个新平台,目标直指“长江上游地区综合交通枢纽”。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