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战金沙江

2012-7-2 9:36: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金沙江,是中国 长江的上游,也是西藏和四川的界河。历史记载两个大事件:三国时期,诸葛亮南征,与孟获曾在此交战,并七擒孟获;万里长征时,中央红军曾路过此地,巧妙摆脱几十万敌军的围追堵截,取得了战略转移的决定性胜利。 
  古老的金沙江承载了太多的历史沉重。在21世纪的今天,金沙江将以何种方式告别过去?将以何种身姿一展雄风?这块尚未开发的处女地,有着令人眩目的自然资源。金沙江被称为“水电富矿”,国家决策实施西部大开发,继三峡工程之后适时开发溪洛渡和向家坝水电站,进行“西电东送”,对于弥补华东、华中地区能源不足,实现长江流域可持续发展等方面都具有战略意义。 
  据了解,溪洛渡水电站是世界第三大、我国第二大水电站,位于四川省雷波县和云南省永善县境内,地处大山峡谷,具有高、深、窄、曲、陡的特点,84%的山地地貌成为交通上的天然屏障,被誉为“西部开路先锋”的武警交通部队受命水电站专用保障公路建设任务,六支队担负了最艰巨的施工段。由此,拉开了一场新时期的“战斗”序幕。 
  作为筑路部队的尖兵,上士、测绘员曾小强是最早爬上雷波大山的人。因为公路导线点布设在几百米的半山腰上,坡度近乎垂直,他带领战士艰难登攀,翻山越岭,6公里长的施工段,他们加密了数10个导线点,为了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有的导线点涉险增补在金沙江对岸。“当时江水湍急,我们趟着浑水过去,心里头也直犯嘀咕”。生性果敢的曾小强说,好在那时候是枯水期。但有一次,他和副班长漆利军上山测量,忽然下起了小雨,走在前面的曾小强脚底一打滑,侧倒后滚了七八米,所幸的是,被身后的漆利军牢牢抓住,有惊无险! 
  “如果掉下山谷的话,后果不堪设想。”漆利军心有余悸,他告诉记者,他们经常遭遇山顶飞石、泥石流和塌方等危险,现在都摸出经验来了,能敏锐发觉一些前兆,一次次成功避险。对此,他和战友们没有畏缩过,“处置得当,其实也没什么害怕的。” 
  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危机四伏。据了解,由于山高谷深,少有平地,几经现地勘查,部队营区选在一个叫老牟沟的地方,当地彝族人说,这是多年前一次泥石流冲刷而成的,当时半座山垮塌下来,形成500多平方米的洼地,正中间还有一块巨石,重达几百吨。这个泥石流沟的故事有些耸人听闻,但确实如此。 
  来自“千年不涝古城”江西赣州的战士刘林群,感触颇深。他说,家乡遭遇大暴雨城中也无恙,但在此全然不同。5到10月份,雷波进入雨季,境况十分恶劣。刘林群告诉记者,去年8月28日,暴雨引发泥石流,冲翻行驶中的一辆大客车,部队官兵闻讯后,紧急前往营救伤员和被困乘客,记忆犹深。前不久,一股狂风突袭营区,竟然把房顶掀跑了,大家正在吃饭,碗里都是沙子,他戏谑为“盖沙饭”。因此,刘林群未雨绸缪,身为技术员兼任安全员的他,主动和雷波县气象局紧密联系,积极做好预报预防工作,协调筹划好施工计划,并严格加强现场管理,确保工程安全有序开展。用他的话说:“我们要打有准备的仗,避免伤亡,坚决完成好任务!” 
  苦不苦,想想红军两万五,累不累,想想雷锋董存瑞新兵卢秋伟把这句话写进了日记,作为独生子,他是上海家中的宝贝疙瘩,一年前,他从上海第二工业大学直招入伍。他说:“我生长在城里,没吃过多少苦,但选择当兵,就做好了吃苦的准备!只是没想到……”在采访座谈中,小卢欲言又止,记者后来才了解到,他特别爱干净,虽然身在施工一线,但是军装脏了就洗,不带一点污渍,然而,部队进驻之初,由于金沙江浑沌,生活用水匮乏,饮用水都是几十公里外靠车拉回来的,洗澡就成了一件奢侈的事。冬春之交,小卢熬了一周,实在忍受不了,就到山里挑了融雪水,“痛快地”洗了个冷水澡。“现在好啦,几个月前部队把山泉水引进了营区,还安装了太阳能热水器,每天都能洗上热水澡啦!”卢秋伟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据了解,武警交通六支队也把山泉水引进了彝族人家里,解决了当地群众没有自来水的历史问题。彝族老人吉克吉哈给官兵们送来了脐橙等特产,紧紧拉住战士的手:“喝上自来水,更觉得共产党好,子弟兵亲啊!” 
  如果说“蜀道难,难于上青天”,那么通往金沙江的道路则难上加难。 
  毛泽东 在《长征》中有“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一句,表达了红军长征的艰难。何日缚龙问与谁,长缨在手看金沙!滥觞于溪洛渡水电站公路建设的武警交通部队官兵,在长征精神的鼓舞下,科技攻关,奋战拼搏,即将夺取新胜利。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