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增速暂别两位数 宁波外贸企业伺机转型

2012-7-17 12:20:00 来源:宁波日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上半年宁波外贸暂别两位数增长态势,进出口额同比增速仅为1%,呈现低位增长格局。在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的艰难困境下,业内专家提醒,以外贸经济为主导的宁波应该出台有力举措,推动企业加快转型,而不应该坐等市场转暖--- 
  -外贸增速暂别两位数 
  7月10日,海关总署对外公布了上半年中国外贸数据:今年1至6月,全国外贸进出口总值18398.4亿美元,同比增长8%。其中,出口9543.8亿美元,增长9.2%;进口8854.6亿美元,增长6.7%。6月份当月,出口同比增长11.3%,低于5月份15.3%的增幅;进口增长6.3%,为5月份同比增幅的一半,而且远低于预期。 
  在浙江义乌,今年"义乌小商品指数"首次跌破荣枯分界线。这个指数由商务部从义乌批发商处收集的数据编写发布,自2006年推出以来,已成为中国外贸的"晴雨表"。 
  以外贸经济为主导的宁波,今年进出口情况更糟。据宁波海关统计,上半年,全市外贸进出口总值473亿美元,同比增长1%,进出口规模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仅次于深圳和广州,居第三位。其中,进口174.4亿美元,下降4.3%;出口298.6亿美元,增长4.4%。 
  "今年外贸形势的确比较严峻,受供求基本面、全球流动性状况以及突发事件等因素影响,我们的进出口贸易面临较大挑战。"远大物产集团副总经理翁启栋告诉笔者,今年前5个月,公司实现销售收入126亿元,同比增长2.7%,其中进出口额约3亿美元,同比下降18%。 
  欧盟和日本两大传统市场的不景气,是宁波外贸增速放缓的重要原因。统计显示,上半年,我市对第一大贸易伙伴欧盟进出口额为96亿美元,同比下降2.4%,其中出口降幅更是达5%,对日本出口增长接近停滞。而中国与美国的外贸摩擦频繁,外部贸易环境依然严峻。 
  -透过半年报看亮点 
  尽管上半年宁波外贸整体指标弱于全国和全省平均,但细细分析海关提供的半年度数据,其中亮点不少。 
  出口在高位增长的基础上,今年依然维持强势。从半年报看,出口同比增幅为4.4%,而且这几个月一直呈现良好的增长态势。6月份,宁波出口额为55.3亿美元,较去年同期的53.35亿美元增加近2亿美元。机电产品、纺织服装、塑料制品和家具等特色支柱产业出口稳定增长,其中上半年机电产品出口168亿美元,同比增长6.2%。 
  对新兴市场进出口保持较快增长。上半年,宁波对东盟进出口38亿美元,同比增长15.7%;对巴西进出口15.9亿美元,增长14.4%。同期,与欧盟各成员国的对外贸易增减不一,其中对英国出口额为11亿美元,增长11.5%,这主要受益于伦敦奥运会的召开,仅体育用具及设备就出口1280万美元,增幅达33.5%。 
  广大民营企业开展外贸的积极性不减。前6个月,我市民营企业进出口总值243.7亿美元,同比增长5.3%,占全市进出口总值的51.5%,同比提高2.1个百分点。而来自市外经贸局的资料显示,前5个月,全市有进出口实绩企业有11211家,同比增加874家。民营企业展现出较强的外贸活力和生命力。 
  面对罕见的外贸困境,我市外贸企业积极开动脑筋,抢抓市场机遇。远大物产集团提出了向供应链管理商转型的战略,设立石化研究中心和自己的物流企业,为上下游重点客户提供库存、供求、趋势判断等专业信息服务,同时强化上下游联盟,提高资源的控制力和对产业的增值服务能力。从事百货业出口的宁波凯越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在南非尝试建立了直接批发和零售卖场,产品不但进入欧美国家,而且覆盖只有几百万甚至几十万人口的小国家,今年公司确定的自营出口目标是同比增长60%以上。 
  -寻觅另一片发展蓝天 
  对于宁波这样的外贸大市而言,外贸进出口增长放缓影响深远,而整条产业链上的数十万家企业将如何度过这个寒冬,更是引人关注。上周六,在《南方周末》、上海通用别克君越联合主办的2012中国经济论坛上,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纷纷为宁波外贸发展支招。 
  "中国外贸出口未来不可能再走过去20年超常增长的道路,接下来的10年会出现常规化的态势,宁波也一样。"复旦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张军说,人民币实际汇率的上升是影响贸易的主要因素,"过去,1美元在中国买到的东西和在美国买到的东西差别很大,所以美国人认为人民币低估。但是2005年以后,中国东西变贵了,出口成本上升了,自然会导致出口订单的减少。"他引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最新报告说,过去5年人民币实际汇率已经上升了40%。 
  告别两位数的高速增长,外贸企业该如何应对?"企业经营要更细更专,要做强而不贪大,专业化是未来的出路之一。"中国制造网副总裁许剑峰结合江苏徐工、Zara的品牌案例,详细说明了外贸专业化的重要性。 
  地方政府调整和完善支持外贸的政策也迫在眉睫。这方面,我市已率先行动,上个月出台了《关于努力促进当前外贸稳定增长的若干政策意见》,在支持企业境内外参展、投保出口信用保险、开展电子商务营销、扩大进出口规模等方面出台14条政策措施,鼓励企业大力拓展国际市场。而针对今年进口下滑明显的现状,我市又于最近启动了进口升级行动,力图扭转进口下降态势。 
  "在复杂多变的外贸形势下,我市外贸企业必须伺机转型,找到另一片发展蓝天。"市外经贸局副局长丁海滨认为,依照往年的经验,外贸增长呈现"前低后高"的特征,同时,进口价格持续走低,部分大宗商品价格下跌,也缓解了外贸企业的成本压力,下半年外贸走势有望反弹。 
  延伸阅读 
  知名财经评论家叶檀--- 
  出口的黄金时代告一段落 
  央视财经频道特约评论员、知名财经评论家叶檀近日在宁波举行的2012中国经济论坛主题演讲中表示,中国出口的黄金时代告以尾声。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中国的对外贸易就以两位数增长,特别是中国加入WTO以后,基本上以20%的速度增长。"这种疯狂的增长,只要中国躺在出口上就能赚钱,根本不用想进行制度改革,但是现在这样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叶檀说。 
  叶檀认为,目前中国出口放缓的现状,是受很多因素影响的,主要包括以下三点: 
  第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是信用折价。从外部环境来看,原先中国概念股到美国上市,一元净资产有可能卖十元钱,现在则只能卖两元钱,出现了从溢价到折价的过程; 
  第二个因素是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随着欧债危机的进一步恶化和美国经济缓慢复苏,今年上半年,一直以来都是中国第一大出口地的欧盟首次让位于美国,而中美贸易摩擦的加剧,是中国需要应对的难题; 
  第三个因素是中国劳动力成本快速上升,制造业回流欧美趋势显现。当中国一度廉价的劳动力不再具有明显优势时,国内以劳动密集型出口为主的企业将面临巨大压力。 
  "我不是说中国的出口不行,而是说黄金时代结束。过去,你只要敢借钱建生产线就能赚钱,生产什么都赚钱,但这个时代结束了。"叶檀表示,如果中国出口产品的附加值能大幅提高,或有可能进入一个新黄金时代,"但我认为现在还没有到来,因为时机还远远没有成熟。" 
  (俞永均王家颀)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