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国际业务赢利能力需要应对新变局

2012-7-11 13:02: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刘建新
    五个国际业务通道
    根据中邮速递招股说明书的信息,其现有的国际业务通道主要有五个。
    一是万国邮联(UPU)的全球邮政速递系统(MES),从1980年起合作至今。万国邮联的主旨是推动各国保障邮政普遍服务(维护基本人权的一部分),为此而设立的政府间处理邮政事务的国际组织。万国邮联建立了EMS的合作机制,成为各国邮政利用全球邮政的大网相互提供商业快件增值服务的主要平台。近20年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步伐加快,EMS的国际标准类快递服务已通达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我国在改革开放后国内使用EMS的人数大增,推动了我国邮政速递业务量持续增长并位居各国EMS的规模之首。但EMS体制也有明显不足。由于邮政涉及各国主权,商业合作采取加盟方式,各国邮政自主决定加入或者退出EMS,加盟后各国邮政自主经营、自负赢亏;作为商业运营,还要依照全球EMS的规定,根据所提供的服务支付、相互结算费用等。一国的邮政快件要集中打包运到目的国后,再由该国EMS分拣、转运、投送到户。
    尽管全球EMS对于服务质量有规定,但是各国经济发展的差异性和各国EMS服务设施、服务能力有差别,决定了邮政快件的发件国对于收件国快件运送过程的控制力较弱,服务时效慢一些。这在某种程度上就像国内民营快递加盟制的国际版。这与DHL、UPS、TNT等使用自有飞机、自主航线、一票到底、全球隔夜送达、高度全程控制,并且不断推出定制化服务产品的直营模式相比,EMS的国际竞争力还有一定差距。
    也许是EMS不能满足中国邮政部分国际快递客户的需要,于是开辟了第二条国际业务通道,即与欧洲TNT快递公司、德国汉莎航空货运公司、日本佐川环球快递等直接合作,将部分时效性更强的国际邮件外包给后者,使用这些服务供应商的飞机与派送系统直接送达境外客户,同时承接对方国际快件进入中国境内的快捷送达服务。中邮速递招股说明书显示,2011年其向TNT快递公司的采购额达3.04亿元人民币,占当年营业成本的1.45%;向德国汉莎公司的采购额达1.74亿元人民币,占当年营业成本的0.85%。
    第三条国际业务通道是2002年由中国邮政与美、日、韩、澳大利亚、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邮政部门发起成立的“卡哈拉”邮政合作组织,简称“KPG”。在各成员中相互开展国际限时承诺快递服务,成效显著,目前已扩大到9个国家和地区的服务。
    第四条通道是国际陆路,通过国内的陆路口岸可直达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通过曼谷转运可以辐射东南亚,通过内蒙古、新疆地区等口岸可以转运、送达至中亚、中东等地区的国际客户。
    第五条通道就是成立自己的中国邮政航空有限责任公司 (以下简称 “邮航”),自2006年批准运营以来逐步发展,目前除了开辟国内35条自主货邮航线外,直飞的跨境货邮航线包括台湾地区的台北、日本大阪和韩国首尔。
    应对新的挑战
    中邮速递上市后,开展国际业务总体看比发展国内业务的困难要多些,但同样存在着巨大商机,需要审时度势,提高应变能力。
    一是全球经济的大环境不容乐观。2008年以来美债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加上当前欧债危机的蔓延,局部地区持续动荡等因素,加剧了国际经济复苏的困难。发达经济体的外需减少,国际贸易不振,导致国际快递与物流市场的需求不足。中邮速递招股说明书也显示,2009~2011年的3年里,其国际快件业务的增幅同比逐年下降,分别为15.37%、11.91%和-1.29%;国际权威机构预测在我国“十二五”期内国际经济大环境总体上不乐观,这对于中邮速递未来国际业务的增长形成了挑战。
    二是我国外贸发展方式处于重要的调整期,将影响未来进出口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的发展格局。我国外经贸经过30年的高速发展,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也与我国整体经济一样,进入了调整、转型、升级发展的新阶段。
    主要特点有:从传统的重视进出口货物的数量增长向数量与提高质量并重发展;从重视出口商品向进出口的平衡发展;从重欧美国家市场向积极开发不同国家与地区的市场多元化发展;从只重视货物贸易向同时重视服务贸易发展;从以低档次的外贸商品为主向发展中高档次和较高附加值的外贸商品升级;从以引进外资的资本、技术、管理、产品等为主与鼓励支持中国企业“走出去”相结合,深入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努力提高中国企业和商品的国际竞争力,进而提升中国经济的整体实力和世界影响力。实施这一外经贸发展的新战略,将推动我国从外贸大国向外贸强国的转变。这其中,蕴含着发展国际快递与国际物流的巨大商机。需要包括中邮速递在内的所有相关物流企业去认真地研究新的外向型经济的市场趋势,追踪新的客户群,满足新的服务需求。
    三是应抓住国际网购快速发展的新商机。金融危机是加快电子商务与电商物流发展的催化剂,与近年来国内电子商务市场高速增长的成因相近,目前全球电子商务、跨国网购、团购也来势凶猛。特别是中国游客拉动世界旅游业,也促进了跨国网购热潮。招股说明书披露,2011年中邮速递的国际网购快件同比增幅达802.62%,成为推动其国际业务增长的重要因素。我预计今后数年仍将有望强劲增长。但是今年海关已发现部分以私人物品名义进口的跨国网购邮件具有抽逃关税的嫌疑,并且开始采取行动。所以在抓住国际网购等新商机的同时,也要保持警惕。
    四是需要处理好与外资合作商的关系,稳步推进海外网点布局。从国际业务的渠道看,当然首先需要巩固与全球EMS体制的全面合作,继续发挥好各陆路口岸的通道作用,拓展与KPG组织成员的紧密合作等,同时也要处理好与重点外资合作商的关系。在这方面可能存在变数。例如,中邮速递多年来依托TNT外包部分国际快件的境外服务,双方合作愉快。但是,随着2012年UPS宣布收购TNT后,一旦欧盟和美国政府批准了此项收购,将会打破以往欧美快递物流巨头2:2相对稳定的竞争格局,对未来全球快递与物流服务市场产生重大的影响,也会影响到中邮速递对于外资合作商的选择。
    其实在欧洲,德国邮政——DHL的市场竞争力更强,德国邮政的市场化改革之路也为国内许多邮政人士所认可。由于它较早选择了与我国另一家大型国有物流企业——中外运集团的长期合作,而与中邮企业形成了某种竞争关系,也就不方便与其全面合作了。
    新的形势下,中邮速递可能需要选择其他的境外合作商来继续其服务外包。另外,随着中国经济整体实力的增强,更多中国企业“走出去”,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深度融合,也将增加对中邮速递提供全球化快递与物流服务的需求,它应当逐步加快海外服务网点布局,以配合拓展国际业务。
    (作者系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快运分会副秘书长、中国物流学会常务理事)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