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张名片,让营口成为全省经济跑得最快的城市

2012-6-7 7:51: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走进营口港,就走进了东北最大的内贸集装箱港口。 
参加“加快文化强省建设看辽宁——2012年全国重点网络媒体辽宁行”的全国30家重点网络媒体,6月6日,就在营口港,迎风而立。远处,不断传来有节奏的汽笛声;近处,则是塔吊装卸集装箱时发出的咔咔声。这段长约10公里的港口卸货线,有几十台巨型吊车正在原定的轨道上忙碌着,岸上堆积的成千上万个集装箱,让网媒记者深切感受到,这里的经济发展正在提速。据营口港务局曹立斌部长介绍,今年以来,营口港投入5亿元资金修建了东北最大的物流中心,高达9个专用码头,高达30万吨的吞吐量,都是全国先进水平。
这,只是营口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
最近几年,营口经济发展迅速,全市的经济总量增速连续四年在全省位列第一,经济总量已经跃升到全省第四位。在“十一五”期末,营口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000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突破100亿元。

排列有序的塔吊。

集装箱船即将启航。
什么因素促使了营口经济的突飞猛进?创先争优?营口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刘焕鑫的答案是:六张名片。近年来,营口正在全力打造“三城三都”6张名片,包括港口之城、温泉之城、乐器之城和中国菱镁之都、电机之都、汽保之都在内的这6张名片,是营口在辽宁沿海经济带建设中率先崛起的决窍。
刘焕鑫告诉我们,营口是东北第二大港口城市,也是东北腹地最近的出海口。从1861年正式开埠以来,为东北地区建设发展做出重要贡献。2007年,营口港货物吞吐量突破亿吨,成为全国沿海十大港口之一。2011年,营口港的货物吞吐量突破了2.6亿吨,跃居全国沿海港口第9位;集装箱吞吐量超过400万标准箱,成为全国港口内贸集装箱疏运大港;营口温泉历史悠久,储量丰富,日出水量万吨以上,水温80℃—99℃,富含硫酸盐、氡、铀等多种矿物质元素,对人体腰膝等部位有很好的保健护理作用。营口温泉面积、储量、水温均居辽宁之首,被誉为“东北第一泉”;营口还是全国四大乐器生产基地之一和乐器经贸中心,是东北三省唯一的乐器文化产业区,拥有全国仅有的三家国家级乐器检验权威机构之一——国家轻工业乐器质量监督检测站。中国第一架音乐会演奏钢琴就诞生在营口。“诺的斯卡”牌钢琴是中国的名牌产品。
与此同时,营口市菱镁矿总探明储量30.06亿吨,占世界的15%,是世界四大镁矿之一。营口已成为我国高温窑炉工业镁质耐材的生产、供给基地和世界镁质耐材领域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精深加工、出口基地,产品远销美洲、欧洲、东南亚等94个国家和地区,国际市场份额达到60%,被国内外誉为“中国镁都”;营口以建设千亿电机产业集群,打造“中国电机之都”的目标,在营口北海新区规划建设了25平方公里的电机产业园,重点发展电机产业及其配套产业,打造集世界和中国各系列、各门类电机的研发、制造、销售、集散为一体的电机产业集群。目前,已引进电机产业项目285个;营口享有“中国汽车保修检测设备的摇蓝”和“中国汽车保修检测设备生产基地”的美誉,国内第一台汽车万能试验台由营口测试仪器厂于1966年研制成功。目前,全市汽车保修检测设备生产及直接配套企业达168家,其中汽车保修检测设备生产企业117家,从业人员达1万余人。产品有20大类58个系列155个品种近千款产品,拥有知名品牌60余个,产品遍布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及欧美等20多个国家。
近年来,营口市紧紧抓住东北振兴、沿海开放和辽宁沿海经济带、沈阳经济区开发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历史机遇,已成为辽宁最具发展活力和潜力的城市之一。
据了解,营口经济总量连续4年居全省第4位,增速连续5年居全省第1位。
对于已经到来的“十二五”,刘焕鑫说,营口已经早有“准备”,那就是努力把营口建设成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新型产业基地、东北物流枢纽和现代化港口特大城市,实现跨越式发展和在沿海经济带率先崛起。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