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萧山如何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2012-6-25 7:56: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一直以来,萧山经济发展处在全省领先水平,各项经济指标长期高位运行。面对如今冰雪封冻般的国内外经济形势新环境,萧山如何开启新一轮的经济发展暖春之旅,保持“全市领头雁、全省排头兵、全国先行者”的位置?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是唯一的答案,而这要求我们必须走有萧山特色的创新发展之路,平台建设引项目、新兴产业谋发展,是萧山分析发展形势所作出的正确部署,也是推动萧山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在文明幸福之路上越走越宽的正确选择。

  区委报道组吕耀明汪一航赵吉

  先行先试抢占新兴产业制高点

  一年前的冬天,素有浙商“常青树”之称的鲁冠球带着他的萧山口音进入美国白宫,参加与中美两国元首会谈的圆桌会议。一家民企何以受到美国总统奥巴马的邀请进入白宫?答案在于万向集团在美国的一系列成功并购行为,为中国制造“走出去”提供了样板。万向不仅为传统制造开拓国际市场,更坚守主业谋长远发展。据了解,近年来万向集团先行先试,抢占高地,积极进军新兴产业,目前已基本形成以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链以及风能、天然气发电为主的清洁能源产业链三条主线。

  以万向为代表的萧山民企素来敢为人先,当面对传统产业遭遇各要素制约困扰后,纷纷涉足新兴产业,抢抓历史发展机遇。2011年,萧山先进装备制造业、新材料产业分别实现规上工业销售产值1269.5亿元和558.87亿元,分别增长21.8%和38.5%。目前,萧山区内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中规模以上企业已有200多家。

  “新能源汽车的前景很好,其中最关键的就是电池技术,万向有时间和信心,为社会创造更多价值”。鲁冠球在今年全国两会上针对新能源汽车国家标准的有关问题这样说。作为国内唯一一家能够完整提供电动汽车电池、电机、电控等关键技术和产品的企业,万向已经拥有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锂电池生产设备和技术路线。目前万向生产的纯电动电力专用车等整车共336辆,在全国19个省、28个城市投入使用,累计运行里程超过520万公里,曾为上海世博会、亚运会提供运输服务。

  此外,万向在光伏发电领域起步较早,并在今年初取得了新的突破。作为我省最大的光伏发电站,万向光伏发电项目顺利并入国家电网运行,标志着光伏发电产业化阶段已经来临。据了解,该项目建设规模可满足2175户普通家庭的用电。早在2003年,万向技术中心就正式成立太阳能项目组。经过近10年的发展,万向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已经包含硅片、太阳能电池、组件到光伏系统,形成了完整的光伏产业链。

  近年来,萧山坚持把培育新兴产业、提升传统产业作为转变发展方式、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突破口。围绕十大产业发展布局,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大力推进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完善落后产能及企业淘汰退出机制。萧山汽车整车、先进装备制造业、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正在不断形成。

  创新驱动引领企业高端发展

  当记者站在传化公路港基地,眼前繁忙而有序的景象完全颠覆了对物流行业“小、散、乱”的刻板印象,宽敞明亮的大厅内,电子显示屏滚动播出货源及车源信息,实时更新物流资讯大大减少了“放空车”现象。这便是传化物流首创的“公路港”模式,通过搭建一站式的管理、信息服务平台,集聚整合物流企业、货运信息和车辆,带动物流业转型升级。目前传化物流已具有10项自主知识产权专利,成为国内专利最多的公共物流平台型物流企业。

  创新,是萧山经济发展走上新台阶的最强动力。作为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区、省科技强区,萧山的科技综合实力连续5年来保持在全省第一的位置。目前,萧山已绘就“十二五”创新蓝图,四年之后全区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20家以上,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突破1000亿元,构建形成纺织、化纤、羽绒、汽车电子、卫浴等十个行业性技术研发(检测、设计)中心、企业技术中心达到600家以上,企业技术开发费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达到1.5%以上。

  恒逸石化就是萧山区一家持续创新,引领高端发展的典型企业。2009年-2010年,恒逸与荣盛两家民企强强联合,成为我国首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全球单线产能最大的PTA工厂;2011年,恒逸和中国石化联手建设年产20万吨己内酰胺项目,成为第一家进入己内酰胺生产领域的民营企业,使公司在化纤领域形成了国内独一无二的“涤纶+锦纶”双链模式。

  据了解,萧山区先后出台了《关于实施科技强区战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政策细则》、《萧山区科技进步奖励办法》、《萧山区企业技术开发费加计扣除政策的实施办法(试行)》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引导企业形成自主创新的浓厚氛围,今年,全区有意愿申报国家重点扶持高新技术企业多达83家。

  创新更是推进了萧山传统产业的华丽“蜕变”。华瑞集团从单纯化纤公司起家,通过纺织化纤行业电子商务来服务提升传统产业,创建的中国化纤信息网享有“中国化纤第一网”的美誉。在萧山中纺城5万多平方米的“面面俱到”轻纺商务空间,不仅可以欣赏绚丽的模特走秀,还能进行现场设计、剪裁,将面料制成成衣,彻底颠覆常人对化纤面料采购方式的印象。

  萧山民企转型升级、高速发展的背后是当地政府的鼎力支持。近年来,萧山大力实施人才兴区战略,通过“创新领军人才计划”、“海外人才引进计划”等人才引进培养规划,构筑人才高地,为民营经济做强实业提供人才支撑。2012年一季度,3名海归人才新入选国家“千人计划”,累积入选千人计划的海归人才达到14名。

  引凤筑巢产业集聚大美临江

  在萧山最东部,杭州湾出海口的第一站,有一个年轻美丽的新区域,16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湖光十色,飞鸟翔集,秀水环抱,绿荫满园。

  这是萧山的一方投资热土、创业天堂,近两年工业园内就有30多个大项目落户,“汽车产业园”、“机械装备产业园”、“中科院产业园”、“台湾产业园”等特色产业平台,正从图纸规划中的美好愿景慢慢蜕变为现实中的各个主导产业集聚园区。

  这就是临江,大江东产业集聚区的重要平台,一座新兴的创业之城。依托省委省政府“四大建设”的战略部署,借助大江东新城建设的契机,临江工业园区正走出一条“产业兴城”的特色之路。一季度,临江实现规上工业销售产值74.34亿元,增长26%。

  “今年园区引进外资任务为2.5亿美元。”临江工业园区党工委书记楼增明向记者介绍,“任务艰巨,有利于"倒逼"园区进一步转变发展方式,坚持以生态立城,为投资发展创造良好环境。”临江工业园区坚持以产业招商为主攻方向,以引进具有牵动力的大项目为重点,开启产业高端化、高质化、高新化发展进程。对外来项目严格把关,实行“一禁三高三并重”的招商政策,禁止一切高能耗、低产出、有污染项目进园,大力招引高新技术项目、高端服务业项目与高财政贡献项目,重点引入大外资、大民资、大国资。

  继东风裕隆、东风大客车、三一重工、杭齿集团以及著名央企东方电气等重大项目落户后,近两年有总投资2800万美元的普洛斯物流、投资8500万美元的比中联合钻石加工、吉利全球汽车研发技术中心等项目落户园区。总投资2亿美元的德国圣照光电太阳能、浙江双兔新材料、舒奇蒙光伏、中科院新松机器人等重大项目也都看好临江发展前景,纷纷落户。此外,位列世界500强43位的美国UPS物流项目也确定“花落临江”。

  以环境引进项目,以产业带动发展,奋斗8年的临江工业园区,已然成为全省大平台建设的示范区、高效低碳的转型升级示范区,集聚新兴产业,不断增强发展后劲,开启了经济转型升级的新航程。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