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公路建设大发展 基本实现县县通二级公路

2012-5-19 16:10: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海省十一次党代会以来,在省委、省政府和交通运输部的亲切关怀和支持下,青海交通事业取得了质的飞跃,办成一些大事、办好一些实事、办妥一些难事,为社会提供了安全畅通的道路条件,为保持全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改善民生做出了重要贡献,成为公路交通高歌猛进的辉煌五年。

公铁水运谱新曲

    在公路建设大发展、大跨越的同时,公路运输、地方铁路和水运业也得到迅猛发展。

    建设了一批汽车站点,客运站功能、规模和形象大幅提升。目前,全省从事道路运输的经营业户5.4万户,客货营运车辆8.4万辆,从业人员28万余人,其中:道路客运经营业户1088户、客运车辆5003辆,货运业户50864户、货运车辆79028辆。全省道路客运班线达到774条,平均日发班次8839班;全省90.7%的乡镇和77%的行政村通了客运班车。一个以旅游客运、高速客运、农村客运、公交客运多种运输方式相衔接,长、中、短途结合,高、中、低档次车型配套的客运市场格局已初步形成。各种客运方式在支持城乡经济发展、缓解城市交通压力、满足人民群众出行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大美青海的建设、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支撑力。

    建成青海省首条地方铁路——柴达尔至木里地方铁路,并开工建设锡铁山至北霍布逊湖支线铁路。水运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和进步。至2011年底,在青海湖、贵德、龙羊峡、公伯峡水库等5个重点水域,建成龙羊峡港、青海湖151、鸟岛、贵德港等14个码头港点、22个泊位,形成了青海湖、李家峡两个水上旅游重点区域。全省通航总里程达到了409.39公里,拥有各类船舶及水上设施136艘。水上运输客运量、客运周转量分别由1999年底的5万人和50万人公里,增加到目前的41.7万人和555.98万人公里,分别是1999年的8倍和11倍。水上交通安全形势稳定,创造了连续20年未发生人员伤亡事故的好成绩,成为青海交通工作的又一亮点。

大气磅礴铸辉煌

    时光飞逝,岁月流转。在青海这座欣欣向荣、蒸蒸日上的高原省份,交通人以其艰苦奋斗和不懈努力,把青海72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贯穿起来,将外省群众的视野和脚步带进青海,使王洛宾歌中唱的那个“遥远的地方”变得不再遥远。

    五年来,交通建设投资规模不断攀高:2007年完成80.08亿元,2010年突破100亿元,2011年达到135.56亿元。五年共完成493.74亿元,与前五年完成投资238.69亿元相比,增加255.05亿元。先后建成西宁西过境高速公路、贵德至大武二级公路和河卡山隧道等一批重点工程,省会西宁至各州府公路达到二级以上标准,县县通了油路,基本形成了以西宁为中心、辐射东部周边县的高速公路网,全省以二、三级公路为主的公路网主骨架初步形成。特别是2011年,察德、德大、大察、当大、德小、察格、共茶等1000多公里高等级公路的集中建成,为柴达木循环经济区的建设提供了便捷的交通条件。目前,全省公路通车里程从2007年的52626公里增至64280公里,高等级公路里程从2007年的391公里跃升至1445公里。如今,当您驱车青海,从城市到乡村,从高山到平川,干支相连、四通八达的现代化公路网络,文明、和谐、高效的交通环境,使您如沐春风,豪气勃发,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行”,在青海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高山草原幸福路

    五年来,交通部门把农村公路建设作为为民办实事的民心工程,不断加快农村公路建设,累计完成农村公路建设投资156.31亿元,新增农村公路30000多公里,建设乡村便民桥梁2000多座。到2011年底,全省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50634公里,占全省公路总里程的78%,全省94.8%的乡镇和45%的行政村通了沥青水泥路;占全省行政村69.8%的2911个行政村实施了村道硬化,280万农牧民兄弟彻底告别了出行难。同时,在有条件的地区开展了城际、城乡客运班线公交化改造,目前,全省开通城际、城乡公交运营线路184条、共有1252辆公交车辆参与运输,全省100多万人民群众享受到了低票价出行的实惠。便捷的交通条件,加快了农业资源开发和农产品流通,带动了设施农业、“农家乐”、“牧家乐”和旅游等特色产业的发展,农牧民收入逐年增加,农牧区经济稳步发展,农村公路已成为农牧区经济发展的“助推器”。

碧血丹心交通人

    五年来,全交通行业紧紧围绕促进交通运输科学发展这个中心,深入巩固千里文明通道建设成果,大力开展“学树创”、“三讲一树”、“创先争优”等活动,不断提高交通行业服务水平,树立交通“窗口”的良好形象。至2011年底,全行业有11家单位被中央文明委命名为“全国文明单位”,52家单位获省部级荣誉称号。省交通厅先后获得“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全国文明单位”、“全国交通运输文明行业”等称号。在2011年省委、省政府相关考核中分获2011年度目标责任、党政领导班子及成员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惩防体系建设专项考核以及实施“四个发展”绩效考核等三项工作的全部优秀。全行业形成了风清气正、为民务实、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服务社会筑坦途

    五年来,青海交通部门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开展“服务创新年”和“干线公路养护质量年”等活动为契机,深化内部改革,健全养护管理机制,大力推行专业化养护和规范化养护,提高了公路养护质量和处置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紧急抢修保通能力,进一步提升了公路综合服务水平,保障了历届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青洽会、青海湖国际沙雕与大地艺术节、黄河极限挑战赛等重大活动的顺利举行。同时,不断拓展公路服务内涵,坚持“以人为本、以车为本”的服务理念,积极开展平安公路建设,增强了干线公路的安全畅通能力。

公路卫士保成果

    五年来,青海交通部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保护路产、维护路权中心工作,求真务实、真抓实干,认真履行公路法律、法规赋予的管理职责,同时,按“统一管理、分级负责、依法行政”的原则,进一步加强机构和队伍建设,组建路政执法总队,分级建立国省干线、高等级公路、农村公路路政管理机构,并通过地方立法明确执法主体资格,形成国省干线、高等级公路与地方道路相结合、垂直管理与指导地方业务相结合的管理网络模式,较好适应了青海公路路政管理需要。按联合执法、统一管理、方便运输、归口处理原则,充分发挥全省15个集卸载、监控、检测等为一体的治超站点功能,与公安交警联合执法,增强了治超合力。超限超载车辆从治理前的71%降至3%以下,有效地维护了公路建设成果。

全面发展创新篇

    五年来,交通部门秉承科学发展理念,始终把提高交通科技含量、推广交通科技成果作为一项工作重点,投入科研经费用于破解交通建设中的种种技术难题。其中《多年冻土地区硅藻土改性沥青应用研究》等6项科研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立足行业发展和社会需求,组建了“青海交通运输职业教育集团”,迈出了我省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发展的实质性步伐,为交通发展输送了一大批专业人才。交通医院以创建“优质医院”为契机,结合新医疗大楼的启用,切实加强内部管理,努力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同时,着眼交通职工高原病防治、劳动卫生与保护研究,先后承担交通部、交通厅科研课题,其中,《高原低氧地区劳动能力研究》、《急进特高海拔地区急性肺水肿防治研究》、《高原筑养路职工劳动卫生保护综合措施》一、二期推广等,达到国内领先和国际先进水平,其中部分项目填补了世界空白。著有《高原劳动卫生与劳动保护》、《高原野外作业诊疗学》等5本科普教材。荣获交通部、交通厅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10多项,为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作出了积极贡献。

展望未来著华章

    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更激发了广大交通人加快交通发展的决心和干劲。“十二五”期,交通部门将结合全省“四区两带一线”战略规划和东部城市群建设布局,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交通运输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建设便捷、安全、经济、高效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为方向,着力强化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国家高速公路网、通州高速路、国省道干线公路改造和农村公路建设,到2015年,全省公路通车里程将力争突破7万公里,高等级公路突破9000公里,其中高速公路达到3000公里。打通与四川、西藏、新疆的高速公路通道,基本实现县县通二级公路,以西宁为中心的东部城市群之间用高等级公路连接,具备条件的乡镇和80%的行政村通沥青水泥路,使全省公路网服务水平适应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