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海关推动贸易便利化改革调查

2012-4-7 12:22: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立足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天津海关积极推动贸易便利化,在优化通关环境、服务企业转型升级等方面发挥作用,打造天津口岸高效便捷的通关环境。  统计显示,2011年天津外贸进出口额突破1000亿美元,增长25%。2011年天津海关接受并审核进出口报关单265.9万份,监管货运量1.7亿吨,货运值1972.5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5%、4.6%和20.3%。
  --分类通关提升效能 区域通关铺筑“快速路”
  3月28日上午,天津永诚世佳报关行有限公司的李经理来到天津国际贸易与航运中心报关大厅,将报关单递进报关窗口,海关关员轻点鼠标,计算机中自动弹出“低风险快速放行”对话框,几十秒钟就办完了通关手续。“实施分类通关后,通关效率提高了很多。”李经理说。目前,天津关区95%以上的高资信企业报关单享受到快速通行的通关便利,近70%的报关单通过低风险通道得以快速通关。
  天津海关负责人介绍,分类通关即应用风险管理技术和手段,根据企业守法状况,对诚信守法企业的低风险货物快速验放,对高风险货物实施重点审核和查验,加强了有效监管。
  2009年9月,天津海关启动出口货物分类通关改革,目前出口分类通关范围已基本覆盖关区海运、空运出口业务现场。2010年8月,作为第一批改革试点,天津海关启动进口货物分类通关改革。天津海关抓住区域经济发展机遇,推动通关作业改革不断延续、深化,进出口分类通关改革使通关作业方式由“纸面人工为主、逐票审核”向“电子自动为主、重点审核”转变,通过风险分类和差别措施优化了监管资源,在保证严密监管的同时既提高了通关效率,又降低了企业成本。
  同时,为了服务内陆经济,促进贸易便利化,天津海关不断推广区域通关,努力营造便捷、高效的口岸通关环境。山西威奇达药业有限公司以前办理货物进口手续时总要奔走于港口和内陆之间,不仅耗费人力财力,而且经常延误交货时间。在符合有关监管条件并采取了区域通关方式后,公司直接在太原海关申报通关,货物就能通过天津口岸进口。天津振华报关行的报关员刘凯表示,海关开辟专用的区域通关窗口使报关人员免去了排队等候,单据随到随报、随报随放,大大节约了报关时间。
  以“属地申报、口岸验放”为基本形式的区域通关,是以跨关区快速通关为基础,以企业守法管理为核心,为信誉度较高的诚信企业所打造的便捷通关方式。经过几年的努力,目前天津海关已与东北、西北、华北、华南、西南等地区的24个海关开展区域通关合作,区域通关业务量由2006年的报关单近4万票增长到2011年的报关单5万余票,税收总额也由2006年的9亿元增长到2011年的近210亿元,实现了20余倍的增幅。区域通关的飞速发展提升了滨海新区的辐射能力,使天津港的港口功能更广泛地延伸至内陆,有力促进了贸易便利化,在港口和内陆间架起了一条通关快速路。
  ----创新监管模式 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天津海关积极推动辖区内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引导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加工贸易企业进行科技创新和品牌建设,实现加工贸易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大陆汽车系统(天津)有限公司是位于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一家生产控制单元等汽车配件的企业。为提升产品科技含量,增加产品附加值,2011年企业开始致力于油电混合动力电机等新产品的研发工作。为支持企业发展,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海关主动送政策上门,向企业讲解业务办理流程,并在加工贸易手册备案、设备审批等多个环节给予大力支持,尽可能提高审批效率,为企业节约研发时间和生产成本,帮助企业新产品尽快投产,早日实现转型升级。
  针对公司转型初期订单变动较大,需要第一时间完成手册备案信息的调整等情况,海关主动为企业打造“绿色通道”:对于加急手册随到随审,全力支持企业出口订单能够如期执行,帮助其在国际市场上赢得良好信誉,为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奠定了坚实基础。公司今年1月份出口总值达到943万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6.92%。
  天津保税区海关在深入企业调研中了解到亚实动力系统(天津)有限公司等单位面临手册备案量大、执行周期长、变更频繁等难题。为帮助企业解决问题,海关创新监管和服务,在保证监管到位的基础上推出了“主辅分离、化整为零、储用结合”加工贸易监管模式,使多家企业从中受益。新模式实行以来,截止到目前仅亚实动力系统(天津)有限公司便备案手册17本,已执行完毕12本,手册执行周期减少到3个月,大大提高了企业的核销效率,也使企业能轻车简从,为实现产量翻番的腾飞计划打下坚实的基础。
  据了解,天津海关以落实《海关总署天津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署市合作的备忘录》为契机,通过采取定期组织企业、地方、海关三方座谈和发挥加工贸易联网平台优势等一系列措施,帮助企业把握市场动态及国家政策调整,及时发现、解决企业发展面临的新情况和加快加工贸易审批核销速度,积极推动企业拓展外发加工、深加工结转等业务,引导和促进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升级,为天津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特殊监管区成发展“助推器” 科技水平提高监管能力
  天津拥有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园区、保税港区、综合保税区、保税区物流中心等各种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和场所,是我国特殊监管区类型最齐全的地区之一。天津海关充分发挥特殊监管区功能优势,提供“货到申报”“预约报关”等通关服务,开展“集中申报、分批出区”等措施,单票货物通过卡口的时间最快十几秒钟就可完成,提高了物流效率,成为优势产业规模化和集群化发展助推器。同时还推出“铁路转关”“航空转关”等转关新模式,支持企业扩大物流辐射范围。据统计,2011年天津关区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监管进出区货值199.3亿美元,同比增长35.3%。
  天津海关以落实《海关总署天津市人民政府合作的备忘录》为契机,将进一步提高监管效能,建设物流监控平台,推动监管场所物联网建设;为出口加工区转型为综合保税区、设立保税物流中心提供政策服务,推进东疆保税港区租赁业务创新试点,创新海运拆拼箱业务监管模式;推动无纸通关改革,探索天津保税港区实施启运港退税试点工作模式。同时还将通过搭建统一数据服务总线,完善天津电子口岸通关信息发布和数据交换功能。这些不断创新发展的业务将成为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有力的“助推器”。
  记者采访了解到,天津海关一直以来非常注重以科技水平提高监管能力。在新港海关查验现场,依托H986大型集装箱检查系统,创建了“24小时过机,工作时间审图”作业模式,系统24小时扫描集装箱并自动存储图片,关员工作时间集中审核,大大提升了通关效率。同时还将视频监控、信息监控、实体监控有效结合,在各监控场所联结架设360度旋转摄像头600余个,监控信号通过光纤传输到视频监控中心屏幕墙集中显示,实现了对码头、仓库、卡口等场所的不间断监控。
  天津海关还推进“保税区区域信息化管理系统”优化升级,提高了通关效率,缩短通关周期,减少企业成本。自去年11月上线运行至今,“天津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保税场所)信息化管理平台保税物流模块”分别在综合保税区、保税物流园区运行情况良好。东方瑞泰(天津)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海关进出口业务主管周亮说,新系统使货物进出区管理更加规范,底账信息更加清晰,企业成本更低,客户反映我们的供货效率大大提高。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