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石油产品市场形势分析与预测

2012-4-6 13:46: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 中国物流信息中心 曾庆宝
    今年以来,在宏观经济走势继续趋缓的背景下,我国石油产品资源供需总量虽然仍保持平稳增长,但增速较上年同期有所回落。整体上,成品油和原油供需都维持紧张平衡的格局,国内成品油价在国际原油价格持续上涨的背景下,两次上调。从后期走势看,趋缓趋稳的世界经济形势将弱化全球石油需求增速,而伊朗局势虽然仍充满不确定性,但由于存在沙特、利比亚等较为可靠的石油供给替代,其推动国际油价继续持续上升的动能不足。由此预计,第二季度,全球油品市场运行将呈现供需形势比较宽松,国际油价小幅波动的格局。在此背景下,国内成品油价格,相对于一季度而言,走势将更为平稳。
    一、资源总量平稳增长,但结构特征较为明显。
    从总量上看,1~2月份,我国原油和成品油均保持平稳增长态势。其中,原油新增资源同比上升6.5%,增速较去年同期下降5.2个百分点,而较去年全年上升3.1个百分点;主要成品油资源总量同比增长3.3%,其中,除燃料油同比有所下降外,汽油、煤油、柴油均保持稳步较快增长。
    而从结构上看,根据国家统计局工业统计快报和国家海关总署提供的《海关统计月报》资料,国内生产和进口情况不同、原油和成品油也表现各异。主要体现为以下四个基本特征:
    一是原油生产出现下降。1~2月份,国内生产同比出现自2009年12月以来的首次下降。其中,1月份生产1736.3万吨,同比下降3.5%,1~2月累计生产3368.8万吨,同比下降1.1%。前两个月原油生产出现下降的原因一方面是受春节假期因素的影响,同时也和宏观经济减缓态势依然延续有关。
    二是原油进口依然保持较快增长。尽管自去年12月31日美国加大对伊朗的制裁,欧盟尾随其后,并由此引发以伊朗局势为核心的中东动荡,但我国原油进口依然保持了较快的增长。1月份进口2341万吨,同比增加7.4%;1~2月累计进口4704万吨,同比增加12.7%,该增速虽然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但与去年全年的增幅相比提高6.7个百分点。由此表明,截至目前,我国的原油进口仍然能够得到有效保障。
    三是成品油生产实现平稳增长。1~2月份,主要成品油产量同比增长4.3%,较去年同期增速回落8.2个百分点,但依然保持平稳增长态势。其中,汽油产量1437.1万吨,同比增长8.3%;煤油产量344.4万吨,同比增长21.8%;柴油产量2868.4,同比增长4.4%;燃料油产量273.7万吨,同比下降24.3%。
    四是主要成品油进口量明显下降。根据《海关统计月报》资料显示,1~2月份,成品油进口量同比下降3.8%,而主要成品油下降达5.2%,高于平均水平。其中,煤油进口75万吨,同比下降8.5%;柴油进口23万吨,同比下降33.6%;燃料油在我国主要成品油进口中所占比重最大,前两个月累计进口462万吨,同比下降2.6%。
    二、需求增速回落,但供需形势依然偏紧。
    前两个月,伴随着我国宏观经济发展态势继续趋缓,我国石油需求尽管仍保持一定的增长,但增速较去年同期有所回落。同时,由于供给增速也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成品油市场总体上仍表现出偏紧形势。
    根据中国物流信息中心统计核算,1~2月份,我国原油总需求7678万吨,同比增长3.5%,增幅较去年同期回落8.4个百分点。其中,国内消费7604万吨,同比增长3%,较去年同期下降8.9个百分点,较去年全年增速下降0.2个百分点,表明国内原油消费增速仍然延续减缓趋势。而同期原油出口74万吨,较去年同期增长超过1倍。
    成品油方面,1~2月份,主要成品油消费5712万吨,同比增长6.1%,较去年同期增速下降14个百分点。其中,国内消费5376万吨,同比增长7.6%,而同期出口336万吨,同比下降13.1%。
    分品种看,汽油消费1393万吨,同比下降0.4%,汽油消费出现下降的原因主要在于出口的大幅下降。从消费结构上看,国内消费1393万吨,同比增长7%,增速较上年同期回落0.9个百分点,而前两个月未发生出口,致使汽油市场总需求出现同比下降。煤油消费430.4万吨,同比增加23.7%,受出口大幅增长影响,表现出较高的市场需求增速。其中,国内消费303万吨,同比增加12%,同期出口127万吨,同比增加65.0%。柴油消费2922万吨,同比增加7.4%,其中,国内消费2905万吨,同比增长7.8%;同期出口17万吨,同比下降34.4%。燃料油消费967万吨,同比增加5.3%,其中,国内消费775万吨,同比增长6%;出口192万吨,同比增长2.2%。
    三、对外依存度:原油继续上升、成品油有所下降。
    国家统计局和海关总署提供的资料,1~2月份,我国原油表观消费量为8002万吨,而进口量为4707万吨,对外依存度达到58.83%。由于前两个月我国原油进口仍然保持较快增长,而同期国内生产出现下降,致使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度较去年同期上升3.24个百分点,较2011年全年上升3.04个百分点,而较“十一五”之初的2006年上升13.82个百分点。
    在原油对外依存度继续上升的同时,成品油的对外依存度略有下降。1~2月份,包括汽油、煤油、柴油、燃料油、润滑油和石脑油等在内的成品油对外依存度为12.91%,较去年同期下降0.97个百分点,较2011年全年下降0.24个百分点。
    四、国际油价攀高,进口成本增加。
    今年以来,美欧加大对伊朗制裁,而伊朗方面对于制裁也以对欧“断供”等威胁予以坚决回击。这种愈演愈烈的制裁与反制裁造成中东局势动荡、全球紧张和担忧情绪高涨,并直接导致国际油价大幅升高,对于对外石油依存度维持高位的我国来说,原油及成品油进口成本都显著增加。
    根据海关总署提供的统计资料,1~2月份,我国原油平均进口价格上升到809.5美元/吨,与去年同期相比,每吨提高146.2美元,上升22.1%;与去年全年平均水平相比,每吨提高34.6美元,在两个月内上升了4.5%,较2010年全年平均上涨43.3%。
    与此同时,成品油进口价格较去年同期也表现出大幅上涨的趋势。根据海关统计快报数据计算,1~2月份,成品油平均进口价格为834美元/吨,同比上涨23.0%。其中,煤油进口价格为1012.9美元/吨,同比上涨18.4%;柴油进口价格为969.0美元/吨,同比上涨21.7%;燃料油进口价格为718.4美元/吨,同比上涨33.7%。
    与年初相比,成品油价格在两个月内形成新涨价因素接近2个百分点,我国成品油进口以燃料油为主,而燃料油价格较年初则大幅上涨4.3%。
    五、国内油品价格顺势上调。
    今年以来,伴随着国际原油价格的上涨,国内成品油价格已经两次上调。2月8日,汽、柴油价格每吨提高300元,时隔仅一个月零11天,汽、柴油价格再次被上调,每吨大幅提高600元。从近年来的情况看,成品油的价格上调多而下调少、并且上调频率加快、呈现加速上调趋势,预示我国已经进入油价快速上涨时代。出现这种趋势虽然和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有一定关系,但本质上仍是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的必然结果。
    具体来看,1~2月份,我国成品油平均价格较去年同期上涨8.9%。其中,2月末,柴油价格为8467元/吨,同比上涨6.7%;汽油平均价格为9604元/吨,同比上涨11.3%;燃料油价格为5484元/吨,同比上涨11.1%。
    一季度,在中东地缘政治及预期因素作用下,国际油品市场被紧张气氛笼罩,原油价格不断上升,导致我国油价两次上调。而从后期走势看,影响国际油价的核心因素包括两大方面:一是不确定性较大的中东局势变化,二是比较确定的世界基本经济形势变化。从中东局势看,伊朗与美欧等国之间的制裁与反制裁,不仅其结果充满不确定性,其过程也将加剧世界石油市场的紧张情绪。但尽管如此,其影响国际油价继续持续上涨的动能仍将不足,一方面是由于美欧等国为推动经济复苏的步伐,均不希望发生战争、亦不希望持续的高油价;而同时,由于沙特尚有过剩原油产能可以释放、利比亚产量迅速恢复,全球石油供给存在较为可靠的替代,因此中东不确定的局势中亦能找到确定性的因素。而从世界经济形势看,包括我国在内的全球经济增速趋缓趋稳的态势不会有大的改变,国际石油需求增势回落也将成为基本走势。
    据此判断,国际油价继续持续上涨的可能性较小,第二季度,全球油品市场运行将呈现供需形势比较宽松,国际油价小幅波动的格局。在此背景下,国内成品油价格,相对于一季度而言,走势将更为平稳。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