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收货款服务:吃尽“糖衣”方知苦

2012-4-24 12:00: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本报记者隋秀勇
    3月中旬,阿里巴巴集团旗下的第三方支付企业支付宝,宣布推出物流POS支付方案,并投入5亿元推动电商代收货款(COD)体系发展。
    不论是两年前东道物流的崩盘,还是近期陷入危机的星晨急便,或多或少都与代收货款业务发展的不规范脱不了干系。然而,代收货款作为快递企业的一项核心业务,有着巨大的市场需求。
    这正是支付宝斥巨资推动COD体系软硬件环境改善的初衷之一。用支付宝副总裁樊治铭的话说,目前市场上的COD支付方案未能很好的满足客户与用户需求,主要表现为配送收银时,不能实现配送签收信息的同步传送,而且许多COD服务也不能提供POS刷卡应用。
    快递行业代收货款的规范发展之路在何方?
    ●●乱象丛生
    自1998年就开始涉足代收货款业务从50万元的年代收货款额到如今60亿元,代收货款业务占总收入比重的30%以上。宅急送代收货款业务突飞猛进的发展,是国内快递企业在COD业务领域发展的一个缩影。
    来自艾瑞咨询的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网购市场中B2C交易规模达1791.1亿元,占中国整体网络购物市场交易规模的比重为23.2%,较2010年增长了9.5个百分点。在B2C市场,近70%的交易都通过货到付款完成。宅急送董事长陈显宝接受采访时指出,代收货款业务还有2~5年的高成长期,预计到2014年占比将会达到50%以上。代收货款业务为何会呈现出如此快速的发展速度?
    有分析人士认为,货到付款因更接近于“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传统购物方式,更易被国内的消费者接受。而且在线支付的方式,收窄了消费人群的范围,不适合年龄较大和文化层次较低的消费者。
    在快递行业代收货款业务快速增长的同时,潜在的风险也渐渐浮出水面。国家邮政局定期公布的快递业消费者申诉情况的通告显示,“代收货款”一直是热点的申诉对象。仅今年2月,代收货款有效申诉量就多达54件。更令人担忧的是,我国快递企业大多数是加盟模式,代收货款涉及到巨额资金,风险相对较高。在加盟体制下,快递企业松散的内部管理进一步放大了这种风险。
    对于快递企业而言,由于扮演着“中间人”的角色,倘若电商企业和终端客户任何一个出现问题,快递商往往是两头受气难处理。但为何快递公司还如此热衷替客户收货款呢?
    曾经作为某国内著名快递企业加盟商的冯旭告诉记者,除了市场有这方面的需求外,快递企业将代收货款作为一项重要的增值服务。快递公司提供代收货款服务会收取3‰~5‰的手续费。对于多数中小快递企业而言,手续费收入还是蝇头小利。扩张网点需要大量资金。而融资难困扰着快递企业发展。代收货款则能给他们带来可观的现金流,以满足其网络扩张的资金需求和解决融资难的问题。有的快递企业为了招揽客户,甚至不收取任何费用。
    不过,代收货款对快递企业是一把双刃剑。在给其带来充沛现金流的同时,也成为悬在快递企业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京东商城CEO刘强东2010年11月底在微博上曝料:99%的COD(代收货款)物流公司早就资不抵债了!以京东目前的行业调查来看,还会有大量COD物流公司倒闭,所欠的代收货款总金额超过2亿元!
    ●●原因何在
    其实,代收货款业务在国际快递业中也备受青睐。
    日本玛雅多控股有限公司在2010年5月进军中国物流市场之初曾宣布,计划在配送基础上附加更多服务,寻求以多元化业务取得中国国内市场的一席之地。而其附加的服务就包括代收货款业务。国外一些大型物流快递企业将COD业务当成一个新的赢利拉长点。为何代收货款业务却屡屡成为民营快递企业的“滑铁卢”?
    其实,代收货款业务本身没有问题。问题发生在快递企业发展该项业务过程之中。冯旭告诉记者:“在以加盟模式为主的快递行业,代收货款先由加盟网点与快递企业总部结算,快递公司所代收的货款是通过加盟网点返还给客户。虽然加盟商是挂靠某一品牌快递公司的,但是他们都是独立运营,自负赢亏的。”
    一般来说,一个网点一周的代收货款额度累计能达到几十万元。通常情况下,一周之内返还给客户,但现实情况是,结算的时间很不固定。而挪用货款的现象在快递行业内非常普遍,但是并不是每家公司第一次都能将挪用资金的漏洞及时补上。
    由此不难看出,准入门槛过低是造成代收货款问题频发的重要原因。事实上,关于快递企业从事代收货款业务资格的限定,在2009年10月1日施行的《快递业务经营许可管理办法》就有明确的规定:“应当以自营方式提供代收货款服务”。也就是说,开展代收货款业务的快递企业必须是自营模式。目前,在国内民营快递企业中,除了顺丰速运和宅急送之外,绝大多数快递企业都是不符合这一规定。然而,该项规定没有明确规定违反后的法律责任。
    在东道物流事件之后,国家邮政局发布了《关于加强快递企业代收货款业务管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要求“快递企业总部承担所属品牌经营者代收货款业务的管理责任,确保代收货款资金支付与结算安全,严禁挪用、拆借代收货款资金以及无故拖延还款等情况的发生。”《通知》为快递公司内部的责任界定提供了依据,不过,由于代收货款业务属于金融服务,仅凭国家邮政局发布的一纸《通知》,显然无法从更深层次上治理快递公司的代收货款业务。
    除了准入门槛低和法律监管上的盲区之外,国内快递企业屡屡在代收货款业务上“打滑”,快递公司自身对代收货款业务管理经验不足,相关制度不健全、代收货款业务操作流程不规范和风险控制措施缺失,以及内部管理松散混乱,也是导致国内快递企业在代收货款业务上屡屡“打滑”的重要原因。
    ●●综合治理
    有专家指出,货款的安全性和返款的及时性,成为快递企业开展代收货款业务必须突破的瓶颈。支付宝启动的物流POS战略则是针对资金安全和回笼问题。
    公开资料显示,支付宝推出的物流POS支付方案,通过引入整合刷卡与货单信息管理功能的支付宝POS终端设备,实现了电商COD资金与物流信息的实时匹配。在该方案下,刷卡收银、取件和签收录入等功能,配送员都可以通过一个支付宝POS终端完成,刷卡收单后,资金快速转账到电商和物流商的支付宝账户。“一台机器打通收款和订单系统,而且交易信息流和资金流也可以做到同步管理。”
    在支付宝的物流POS战略中,POS的普及范围成为该计划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按照计划,今年支付宝将针对电商COD市场投入3万台支付宝POS,将基本实现一、二线城市区COD服务POS应用的全覆盖。在完成一、二级城市的布局后,明后年将推动三、四级市场电商COD升级。
    不过,支付宝POS战略存在着“硬伤”。有分析人士就指出,在传统加盟模式下,快递公司在使用POS收费的同时,现金支付的方式仍在长期存在。两种收费方式会增加资金及信息管理的难度。而支付宝对这类管理问题也是有心无力。
    其实,代收货款业务是否成功的核心问题在于,快递企业能否跨越与客户之间的信用鸿沟。宅急送代收货款业务的突飞猛进,与此不无关系。宅急送无论此前以B2B为主,还是目前将B2C作为主攻方向,企业客户都是宅急送重要的资源。这也是其开展控制代收货款业务风险的基础。
    宅急送对代收货款风险的有效管控还在于,POS机收款和系统监控。宅急送副总裁郑瑞祥此前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推广使用POS机减少了现金交易行为。宅急送与用友合作的信息化系统实现了对末端收款的实时监控。目前宅急送与快钱合作,2011年在全国投入万台POS机终端。
    任何市场要保持健康发展,除了企业加强自身制度建设之外,政府有关部门的有效监管和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也是应有之义。代收货款市场也不例外。从宏面层面上看,政府监管不力和法律、法规的滞后是快递行业代收货款问题的成因。
    因此,首先,要严格界定“代收货款”从业者所必须具备的资质,设置准入门槛。其次,要建立从业保证金制度。降低“携款潜逃”事件对上下游企业带来的风险。三是,要制定出具有可操作性的管理规定、监管方式和违规处罚制度。
    事实上,国家已经着手从宏观层面加强对代收货款的管理。如《快递服务“十二五”规划》要求,“严格落实快递业务经营许可制度,指导企业加强代收货款管理,规范快递企业行为,净化市场环境。”《电子商务“十二五”发展规划》也明确提出,针对网络促销、电子合同和代收货款等问题,加快研究相应的行政规章和法律法规。如何将政策中的有关规定落实到位,在一定程度上左右着快递行业代收货款业务的未来。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