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国际内陆港模式叠加西安综合保税区

2012-4-15 20:54: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2012年4月7日,西安国际港务区管委会项目集中签约。西安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西安国际港务区党工委书记韩松同志出席。西安国际港务区国际陆港医院、西安综合保税区欧洲城、西安综合保税区光伏太阳能电池组件、西安综合保税区精英光电、西安综合保税区优传进口酒展示交易中心、西安国际港务区新型移动终端云服务、陕西广告产业园等项目落户西安国际港务区。
    继3月31日、4月5日、4月6日西安国际港务区多个招商引资项目签约后,上述项目是在第十六届中国东西部合作与投资贸易洽谈会(西洽会)上又一批西安国际港务区签约项目。据西安国际港务区管委会主任强晓安介绍,截至目前,西安国际港务区已在西洽会上成功签约项目27个,总投资额达到815.25亿元人民币,其中,招商引资金额315.25亿元人民币。西安国际港务区今年西洽会上招商引资项目呈现出4个鲜明的特点。一是大项目(龙头项目)多。在27个项目中,总投资额超过3亿元人民币的有18个,其中投资额过10亿元人民币的项目有8个。西安国际港务区临潼产业园的投资达500亿元人民币,东盟国民国际产业园项目投资达100亿元人民币,广告产业园项目投资达46.7亿元人民币,西安综合保税区欧洲城项目投资约20亿元人民币。二是外商投资项目多。在签约的27个项目中,有12个为外商投资项目,总投资额约26.75亿美元,投资企业主要来自美国、法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印尼、中国香港、台湾等新兴经济体,国际港务区的国际内陆港平台功能效应逐步显现,与欧洲、北美洲、以及亚太地区的经贸合作关系日益加强。三是综合保税区项目多。签约项目中,共有12个项目将入驻西安综合保税区,总投资额达到176亿元人民币,项目涵盖进口商品展示交易、保税加工、研发制造、国际采购分拨、信息服务等多种功能,同时,太阳能光伏产业、进口商品展示交易逐步形成产业聚集。四是国际商品交易类项目多。目前,西安国际港务区引进了包括东盟国民国际产业园、欧洲城、香港 (东莞)城、日本产业园、台湾产业园、优传进口酒交易中心等在内的7个国际商品展示交易类项目入驻综合保税区,与西安华南城、出版物物流基地等国内贸易项目相互呼应、互相支撑,进一步巩固了国际港务区西部商贸物流中心的地位。
    西安综合保税区承载国际产业转移优势凸显
    在陕西省突破发展外向型经济和西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大发展环境下,在省市鼎力支持园区建设和引导外向型产业入区发展的前提下,西安综合保税区的独特功能优势得以充分发挥,吸引了国内外知名外向型企业、财团纷纷落户区内。韩松指出,本届西洽会期间,西安综合保税区签约项目多,投资总金额大,成为本届西洽会上一大亮点。其中由世界500强企业及国际知名财团投资的东盟国民国际产业园、欧洲城、日本产业园、香港(东莞)城等大型项目的签约成功,标志着西安综合保税区作为海外及沿海地区产业向内陆地区转移的重要承载地已初具雏形,并已形成一定的产业规模聚集。
    2011年2月14日,国务院正式批复成立西安综合保税区。它是设立在内陆地区的具有保税港区功能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是目前中国内地开放层次最高、优惠政策最多、功能最齐全、手续最简化的海关特殊监管区。本次签约的西安综合保税区项目,为西安综合保税区的发展奠定了产业基础和发展后劲。
    西安综合保税区欧洲城由法国J2C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投资20亿元人民币建设,项目总占地300亩。主要建设法国进口商品展示交易中心,加工法国高档品牌箱包、服装及高端奢侈品等,建设相关物流等服务配套设施。随着发展,将增加保税加工、售后服务、设计研发等产业体系。西安综合保税区优传进口酒展示交易中心项目总投资20亿元人民币,占地约200亩。建立进口葡萄酒一条街,发展进口葡萄酒消费、交易的商贸型大市场。建立西安全球进口名酒展示交易中心、进口商品展示交易中心以及总部结算中心、恒温仓储中心、葡萄酒及烈性酒博物馆、葡萄酒学院。
    西安综合保税区光伏太阳能电池组件项目由西安黄河光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西安综合保税区投资建设,形成300兆瓦光伏太阳能电池组件生产线,产品全部出口欧美市场。西安综合保税区精英光电项目由西安精英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投资运营,总投资额超过1亿元人民币。产品将以工业级半导体激光器为主,用于出口,预计年出口额将达到1亿美元。
    除上述项目之外,西安综合保税区还与国际上多家跨国企业牵手成功。西安综合保税区东盟国民国际产业园项目由东盟SAN-DRATEX财团投资建设,占地3000亩,投资100亿元人民币。东盟国民国际产业园主要包括保税加工项目和商品展示交易项目,建设国际知名品牌商品的保税加工基地,以及橡胶产品深加工、咖啡产品加工、奢侈品加工的厂家,东南亚及非洲各国进口商品、奢侈品的展示交易中心等。
    西安综合保税区香港(东莞)城项目将成为以加工贸易、国际国内商贸为核心产业的香港企业在内陆的聚集区。西安综合保税区日本产业园作为日本投资企业向中国内陆地区梯度转移的主要承载区,重点吸引装备制造、IT、电子等产业领域的日本企业进驻。项目占地500亩,总投资约3亿美元。西安综合保税区台湾产业园项目占地1000亩,总投资30亿元人民币。由台湾秦商会牵头组织实施,项目将以台湾名优产品加工、展示交易、内销平台建设为主,形成台商在西安的产业聚集区。美国胡商国际集团将在西安综合保税区投巨资建设美国胡商保税加工交易中心,建设进口商品展示交易中心和标准厂房。
    针对本次西洽会上西安国际港务区签约的辉煌成绩,韩松指出,这些签约项目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实现了西安国际港务区发展的新突破。一是在“国际内陆港”功能发挥方面取得了突破。目前,“国际内陆港”已经基本建成,但是发挥“国际内陆港”功能,搭建与国际市场对接的通道,发挥产业服务功能才是根本目的。西安国际港务区、西安综合保税区通过引入东盟国民国际产业园、欧洲城、日本产业园、台湾产业园、美国胡商保税加工交易中心等综合性产业园区,为西安融入世界经济、吸引相关产业聚集,建立了直接渠道和平台,是西安参与国际产业分工、融入国际市场的新途径,将有效地促进“国际内陆港”功能的发挥。二是在西安综合保税区发展上取得了突破。西安综合保税区是激发区域经济活力,承接产业转移的宝贵平台,是西安市招商引资工作的“金字招牌”。签约的西安综合保税区项目,充分依托西安综合保税区的政策优势和“国际内陆港”的功能优势,连接国内国际市场,降低产业发展综合成本,增强产业国际竞争力。通过引入这些项目,西安综合保税区必将充分发挥优势,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引领西安经济走出一条“内生性”发展的新路子。
六大百亿组团壮大产业与生活配套并举
    按照“一年打好基础、两年核心区运营、三年初具形象、五年形成规模、七年建成新城”的步骤,西安国际港务区核心区已建成并投入运营。西安国际内陆港口岸服务功能作用正逐步发挥作用,带动了西安国际港务区6大百亿产业组团的迅猛发展,也带动了周边地区外向型经济的蓬勃发展。本届西洽会上,具有产业链带动效应的企业争先恐后涌入西安国际港务区共享发展机遇。
    目前,西安国际港务区6大百亿产业组团已形成规模。以落户西安综合保税区的产业集群为核心,构成了国际贸易组团的坚实基础;以西安华南城、出版物物流基地等大型商品交易中心为主构成了国内贸易组团;以集装箱物流、保税物流、公路物流、航空物流、金融交易结算等构成了生产服务业组团;以国际学校、医院、新筑新城、广汇汽车城等为主形成了生活服务业组团;以物联网应用等形成了信息产业组团;以中西部大宗商品交易中心、海尔(西安)创新产业园等为主形成临港产业组团。
    作为西安国际港务区信息产业组团的重要内容,西安国际港务区新型移动终端云项目由中国云方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新型移动终端云项目总投资3亿元人民币,建成后可以使各种移动终端和桌面终端连接云平台后成为一个整体,从而获得强大计算能力、巨大存储容量。
    陕西广告产业园主要建设内容有广告产业孵化中心、广告标识大厦、广告产业展示交易中心、广告产业总部聚集区、综合办公服务区、广告创意中心、商业街区及相关配套设施等。陕西广告产业园以广告标识产业为主导,与其他文化产业园的影视、动漫产业导向错位发展。
    西安国际港务区国际陆港医院项目作为生活服务业组团的核心内容,由西安国际港务区管委会与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合作共建,是集卫生、医疗、教学、科研、保健、休闲养生为一体的国际化三级甲等综合医院。设计床位1500张,总投资约14亿元人民币,主要涉及综合、儿科、妇产科、心血管、神经科、干部保健、VIP、重症监护等诸多功能科室,整个医疗和管理团队由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负责。
    与之相适应,国际港务区已引资在建的项目中,如西工大附属学校、中西部大宗商品交易中心、广汇汽车城等,与本次已签约项目的共同开发建设,将极大的助推国际内陆港的持续快速发展。园区引进西北工业大学附属陆港中学、陆港小学、陆港幼儿园,将为园区及周边区域孩子提供优质教育。西安华南城将成为中国西部经营规模最大,经营商品种类最多,服务功能最全的工业原辅料商品集散中心和综合性物流中心,今年项目一期将建成运营。中西部大宗商品交易中心年交易额将达到5千亿~1万亿元人民币,年营业收入10亿元人民币。西安广汇汽车物流产业园项目,是新疆广汇投资80亿元人民币倾力打造的汽车销售服务业航母。
    强晓安表示,本次签约的项目预示着西安国际港务区在完善产业布局和配套上取得了突破。27个项目,除了传统的商贸物流项目,还有文化创意、物联网、先进制造等国家支持和鼓励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国际陆港医院。这些项目的引入,对于完善国际港务区现代服务业功能布局,提升园区品味,增强持续发展能力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他指出,签约后抓好项目的落地将是一个艰巨的任务。为此,国际港务区将全力以赴为这些项目做好服务,成立项目服务小组,认真研究每个项目的需求,分解细化任务,实行领导包抓负责制,确保项目早日建成运营,让投资者满意,让创业者安心,让广大群众受益。
西安国际内陆港“外溢效应”显现
    随着西安国际港务区内陆港功能的日益完善,园区临港经济迅速发展,国际内陆港形成了庞大的商贸交易平台和商品展览展示平台,生产加工和原材料供应链及仓储区等随之发展起来。从而,西安国际港务区和周边区域形成了良性的互动发展,西安综合保税区“前店后厂”模式和“外溢效应”的优势明显发挥出来。
    近日签约的西安国际港务区临潼产业园是西安国际内陆港引发的“前店后厂”发展模式的实现,是西安国际港务区“外溢效应”的一种具体体现。随着国际港务区现代商贸物流交易平台的建立,临港产业的发展成为一种必然。西安国际港务区临潼产业园规划面积12平方公里,总投资500亿元人民币,主要以发展保税加工制造、空港物流、物流分拨、商贸流通等产业为主。西安国际港务区临潼产业园将进一步利用西安国际港务区的国际内陆港口岸服务功能和物流功能,促进临潼区的产业优势和资源优势有效发挥,实现两区利益共享,互惠互利,发展共赢的宏大目标。
    韩松指出,西安国际港务区临潼产业园项目协议的签署,是西安国际港务区与周边区域合作共建模式的突破。这种合作共建园区的模式,一方面,扩大了西安国际港务区的发展空间,可充分发挥西安国际港务区的国际内陆港的服务功能;另一方面,把国际港务区在招商引资过程中同步带来的产业功能和项目,有机有效地集中配置在了周边相适应的产业功能区里,形成集聚和互补效应,带动了相关区域的经济发展,造福了当地百姓,也为西安国际港务区下一步与周边其他区域开展合作创造了样板,积累了经验,是一个寻求多方共赢开发建设模式的探索。
    除此以外,本届西洽会上,连云港港口集团合资项目、天津港集团合资项目,以及中国卫星航天恒星物联网行业应用服务运营中心等项目也相继落户西安国际港务区,意味着西安国际港务区全力打造中国最大内陆港,建设现代服务业新城,助力陕西外向型经济突破发展和西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宏伟构想,正在逐步变为现实。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