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物流成本分析

2012-4-15 20:51: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中国物流信息中心胡焓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煤炭作为主要能源和工业原材料,对经济发展支撑作用明显增强,经济快速发展对煤炭需求大幅增长也推动了煤炭物流的发展,基于煤炭开采、加工、运输、中转、消费的煤炭物流体系也逐步完善。全国重点企业物流统计调查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煤炭生产企业物流成本费用率上升,在全部工业行业中处于较高水平。
    一、我国煤炭物流基本情况
    我国煤炭资源储量主要分布在华北、西北地区。其中,晋、陕、蒙西(三西地区)占我国煤炭资源的60%,煤炭生产也集中在这一地区。煤炭消费则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的东南部沿海地区,华东等省作为煤炭消费的主力,占全国煤炭消费总量的近三成,而煤炭资源储量只有全国的5%,处于极度缺煤状态。我国煤炭资源地域分布上北多南少、西多东少,产业布局上东部发达省份煤炭消费量较大,这种煤炭物流输入和输出区域在空间上的差异化分布,决定了我国煤炭物流西煤东运、北煤南调的基本格局,大量的煤炭资源自西向东、由南向北、长距离、多次转运成为煤炭物流的基本特点。2010年我国煤炭产量达到32.4亿吨,较2009年同比增长8.9%。按照调查企业数据及行业统计数据推算,我国煤炭货运量约60亿吨,同比增长9.2%,煤炭物流规模巨大且煤炭物流业务量快速增长。
    二、运输是煤炭物流最重要环节
    大量煤炭通过各种运输方式从生产地区到消费地区转运,主要包括以直达方式的铁路运输、公路运输和水路运输,以及铁路、公路、水路等各种运输方式之间联合交叉进行的运输,运输成为煤炭物流最重要环节。从物流业务量来看,煤炭占各种运输方式货运量比重较大。在铁路运输系统,煤炭占铁路总货运量的50.4%;在水路运输系统,我国沿海和长江干线水上运输量中,煤炭占船舶货运量的40%以上,占港口货物装卸量的30%;煤炭短途运输量约占公路运输总量的20%~25%。
    调查企业汇总数据显示,煤炭生产企业物流成本构成中,运输成本占比最大,占56.4%,同比上升0.4个百分点。管理成本占企业物流成本17.4%,同比持平。保管费用占20.8%,同比回落0.4个百分点。保管费用中反映现代物流的配送、流通加工、包装等物流成本所占比重有所下降,从2009年的3.2%下降到2010年的3.6%。
    目前,我国煤炭物流运距不断增长,铁路煤炭平均运距由2005年的595公里增加到2010年的642公里,增长1.1倍,主要煤炭物流通道平均运距已超过1000公里。在煤炭物流多环节、大运量和散货运输条件下,靠推进技术进步改造现有物流环节,提高现有效率难以大幅降低煤炭单位物流成本。加之运力紧张短期内难以解决、资金约束和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影响,煤炭单位物流成本难以下降。
    今后一段时间,我国煤炭生产开发布局将变为:控制东部、稳定中部、开发西部。随着煤炭主产区的逐渐西移,煤炭生产和消费区域分布重心的背离趋势加重,煤炭物流总成本将呈上升趋势。以“三西”地区为例,预计到2015年,“三西”地区煤炭外运总量将达到15亿吨,“三西”地区煤炭物流总成本将达到3000亿元,“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长7.7%。
    三、煤炭行业物流费用率偏高调查企业汇总数据显示,2010年煤炭行业物流成本费用率为19.6%,与去年同期相比提高3.4个百分点,比全部工业企业物流成本费用率高出9.9个百分点,仍处于较高水平。按此物流费用率推算,2010年我国煤炭行业物流成本大约4627.5亿元。
    四、煤炭物流存在问题及政策建议
    随着我国煤炭生产和消费能力的增强,煤炭物流得到极大发展,但仍不能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主要表现在:煤炭物流基础设施不足。全国铁路主要干线煤炭运输能力饱和,请车满足率低。公路和水路运输基础设施设备不配套,公路煤炭运输和港口中转效率不高;现代物流管理理念缺乏。煤炭物流产业链条长、节点多,但各环节经营主体众多,规模较小,加大各环节之
间链接协作的难度和管理的复杂性。同时物流管理体制导致各个物流环节相对独立和封闭,部门分割,缺乏统一的协调。各种物流功能、要素之间难以做到有效衔接和协调发展,运输方式之间标准不能互相兼容;煤炭物流可靠性有待增强。目前,从煤炭主产区物流输出通道过于集中,但物流通道环节多。在运输方式上表现为铁水、铁水陆联运,在距离上表现为上千公里的里程,物流系统任何一个节点出现问题,必然会影响到煤炭供应的稳定。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建议要加大煤炭物流通道建设,提高现有通道物流效率,重点建设“三西”煤炭南北流向通道,提高煤炭铁路直达能力,减少煤炭物流大迂回。合理调整煤炭供给结构,建议东部省区利用区位优势,在煤炭供需紧张时期,比较西煤东送和进口煤炭价格,合理选择煤炭资源。改善煤炭物流市场环境,建立多部门、跨地区的长效煤炭物流监督机制,消除运动式执法带来的反弹影响,切实有效治理公路运输中煤检、高速、交通部门的违法违规收费行为和铁路部门的不合理收费。加强对煤炭物流成本的统计监测,尽快建立煤炭物流成本核算科目,统一核算标准和核算方法,完善现有物流统计制度。加大对煤炭物流成本变动的统计监测和分析,积极开展煤炭行业物流成本对标,深入研究煤炭物流成本对经济运行的影响。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