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立国家级“支付云”的提案

2012-3-25 14:15: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全国政协委员张鳌
    一、现状:电子支付企业数据中心数量多、规模小、地域分散
    近年来,我国电子支付行业发展迅猛,至今已有300多家第三方电子支付企业。其中101家已经正式获得人民银行颁发的支付业务许可证,尤其是致力于构建“国际金融中心”的上海,在101家获得许可证的电子支付企业中占据了34家,全国网上支付排名前5位的企业中有4家总部设在上海。
    目前,这些电子支付企业基本都各自采用自建或租用各个信息技术服务商的互联网数据中心(IDC)机房的方式,来满足自身支付业务所需的信息基础设施和服务。据统计,截至2011年,我国IDC市场规模已达128.6亿元,预计2012年将达到176.2亿元,许多城市都已着手构建或计划构建自己的数据中心。这其中,电子支付企业的数据中心需求占了很大比重。从而形成了当前我国电子支付企业的数据中心数量多、规模小、地域分散、运作管理良莠不齐的状况。
    二、问题:不符合经济效益,不利于安全管理
    1.规模和技术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2005年以来,我国电子支付行业年增长率连续超过100%,交易规模逐年增加。根据艾瑞咨询的最新统计,2011年第三季度单季度我国网上支付交易规模已达6155亿元,所涉及领域覆盖了制造、航空、物流、旅游、教育、游戏、保险、基金等各个行业。随着经济金融活动的日益活跃和电子商务的广泛普及,未来我国电子支付业务市场规模必然还将迅速增长。
    而在各电子支付企业独自构建或寻求数据中心服务的情况下,现有电子支付企业的数据中心规模普遍偏小,难以获得规模化运作可以带来的低成本、高效率,也不能满足市场规模迅速扩大带来的海量数据处理需求。并且,在规模局限下,现有电子支付企业数据中心多采用传统的信息基础设施和技术,没有追踪和更新技术的动力。
    2.自建数据中心不符合专业化分工要求
    电子支付企业的核心业务是支付系统的开发、运维和相关服务,用于后台数据存储管理的数据中心显然不在此范围内,也不是电子支付企业的强项。电子支付企业自建数据中心,不仅专业水平难以保证,而且会分散企业的资金、精力等,不利于核心竞争力的培养,不符合专业化分工的要求和趋势。
    3.重复建设导致资金浪费
    集中规模化的运作是数据中心行业发展的本质规律和必然方向,现阶段各电子支付企业、信息技术服务商在各城市纷纷投资建设自己数据中心的做法,会带来重复建设和资金上的浪费。
    4.安全保障良莠不齐,难以有效监管
    在电子支付业务过程中,涉及资金支付、资金划转、信息系统、客户信息等多种安全风险,一旦发生问题将带来严重损失。中国人民银行在其2010年所发布的《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及其实施细则中,要求申请支付业务许可证的企业,必须具有符合要求的支付业务设施,包括支付业务处理系统、网络通信系统以及容纳上述系统的专用机房,其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加强对电子支付企业的监督管理、严格控制风险。
    在目前电子支付企业各自建立或租用信息技术服务商数据中心的情况下,不同数据中心的运作管理水平取决于各实施主体,往往良莠不齐。对于许多非金融企业和信息技术服务商来说,金融风险的监控并不是其强项。同时,数据中心数量多、地域分散的现状,也给相关部门的监督管理造成了不便。
    三、措施:建立国家级“支付云”—Chi-naE-PaymentCloud
    1.建立国家级“支付云”是推动第三方支付产业发展的关键
    国家级“支付云”,即借助云计算技术为第三方支付企业提供国家级的共享数据中心。
    国家级“支付云”的建设有利于降低运营管理成本,除能减少因企业重复建设而造成的资源浪费外,云计算平台能大幅度降低在硬件、网络、电力等方面的运营投资成本及配备专业团队所带来的管理成本;有利于提升资源效率。云计算平台改变以往企业按照最大流量配置服务器及网络资源的模式,通过动态分配释放资源的方式,使得资源利用率提升4~6倍;有利于推进专业化分工,第三方支付企业有更多的资金和精力专注于核心技术的创新、支付市场的精耕细作,而“支付云”提供商则更多的投入到数据中心的技术革新,双方通力合作,实现共赢。
    国家级“支付云”的建设,为政府监管提供平台。通过对第三方支付企业数据流量的实施监控,建设动态预警机制,防止越权调用托管交易资金的发生,保障资金的正确使用;提升安全风险防范能力,减少其受黑客攻击,病毒、木马、恶意程序入侵或发生内部风险如地震、火灾等的可能;保护客户信息安全,降低客户信息泄露的几率。同时,与国家相关部门展开合作,通过对企业、个人身份的认证,加强对非法转移资金、洗钱、贿赂、诈骗等不法活动的控制。
    2.建议由中央部委牵头,组建国家级“支付云”
    由中央部委牵头,组建国家级“支付云”,这是一个本土化的“云计算”公司,体现中国特色,保障信息安全,集国家最先进的硬件与软件,锻炼与造就一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云”。该项目从微观效益来说,是值得看好的企业化公司。
    3.出台措施推进国家级“支付云”的建设
    国家级的面向101家第三方支付企业的“支付云”公司有赖于国家出台支持措施。建议措施两条:
    第一,这是一家新型的国企,建议纳入国家的“积极财政”,并吸纳现有的若干国企参资。挑选技术骨干、经营人才,尽早启动。第二,税收政策支持。首先建议用“增值税扩围”等支持服务业发展的税收政策,扶持该“云”的运营。其次,101家中的若干第三方电子支付企业购买国家级“支付云”的服务,允许在其营业环节中,对现有的营业税予以减免。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