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设蒙煤外运专用铁路的提案

2012-3-20 16:53: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全国政协委员张明森
    镜头1:华东电煤告急,浙江、山东等地火力发电厂平均存煤仅够1周,仅够5天、4天……
    镜头2:某某公路内蒙古-山西路段运煤车队连绵上百公里,一旦发生堵车,少则一两天,多则四五天甚至一周。车上司机携家带口被堵在马路上,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维持秩序的警察给司机递上开水和方便面。
    镜头3:驱车走在内蒙古境内随便一条公路上,公路只能留下一半供普通车辆通行,另一半被各种样式的大型运煤车占据着,秩序倒是井然有序,都在静静地等待着。问:多长时间了?答:2天了。为什么不走?等着前面放行。
    镜头4:晚上7点10分左右,天津-北京间的高速城际列车上,本人与另外一位老教授在天津大学办完事后匆匆赶来,整个车厢就我们2个人。
    数据1:内蒙古2011年年底煤炭产量达到9.9亿吨,居全国第一。山西居第二,2011年产煤8.6亿吨。两者相加18.5亿吨,几乎占据中国原煤产量的50%。2011年内蒙古还从蒙古国进口原煤2040万吨。
    数据2:截至2011年年底内蒙古探明煤炭储量为7703亿吨。
    数据3:大秦铁路2011年计划运量4.5亿吨,但还是满足不了晋煤外运的需求。
    山西、内蒙古两地的煤炭产量几乎占据了全国煤炭产量的50%,并且内蒙古还承担大量从蒙古国进口煤炭的任务,未来几年,从蒙古国进口的煤炭数量还会有较大幅度提高。当地的政策和目标本是想内蒙古的煤炭应尽可能在当地转化,转化成电活或化工产品外送。但是从发展趋势看,这只能是一种理想。实际情况,一是由于水资源及环境承载能力等因素的影响,这些煤炭不可能完全在当地转化;二是北京、天津、华东等较发达地区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不但需要电力,而且还需要原煤。因此注定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山西、内蒙古的煤炭除了一部分在当地转化以外,大量的煤炭还得输出,目标主要是华北、华东地区。
    尽管多年以来中国的铁路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由于铁路一直是政企不分,整个铁路发展远远落后于国民经济整体发展速度,并且内地慢于沿海、货运慢于客运。由于片面追求高、新、奇,近年来有限的资金几乎都用在了提高客运速度上,京津高铁、京沪高铁、武广高铁等等,占用了大部分的发展资金。而像内蒙古这种新型能源、资源型地区的进出货运多少年来几乎没有多少进展。结果就导致开头出现的镜头,大量的煤炭运输由汽车来承担,不但运费高,而且污染环境、大量消耗宝贵的石油能源,造成能源消费的极不合理现象。据测算,一辆80~100吨的运煤货车,从鄂尔多斯运一车煤到北京河北一线,仅消耗的柴油一项如果折算成煤,就得用掉它所运输煤的20%。
    因此规划建设蒙煤外运专用铁路网络刻不容缓。
    建议:
    第一,国家有关部门应该立即立项规划、设计、建设蒙煤外运的专用铁路网络。
    第二,该网络应该不同于简单的大秦铁路,其起点要考虑连接蒙煤的多个重要产煤地区,还要考虑从蒙古国进口煤炭的需要。终点应该在北京、天津一线,既考虑出海往南输运的需要,也要考虑京、津、鲁、冀地区的直接需求。
    第三,投资可以采用多元化模式,除了国有资金外,还可以大量引进民间资本甚至外资,如像大秦铁路采用股份形式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