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道贺游湘南

2012-3-15 13:37: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临近冬至的那几天,午后有太阳,蓝天上飘着白云,有些暖洋洋的感觉,采访和拍摄还算是不错的天气。我们从长沙坐高铁到郴州,转乘小车,一路快跑,翻越湘南崇山峻岭,来到道县境内,在一个叫万家庄的美丽山村,车速慢了下来,司机宋师傅提醒,道贺高速公路到了。 
  我们从第一个入口道州收费站上高速,映入眼帘的是,在山峦叠翠、峰谷幽深之间,黑色路面如泼墨,白色分道线如绸练,一幅大手笔浓墨重彩绘就的画轴铺展开来,向着南方不断延伸,犹如奔驰在一条瑶山神奇织锦般敞亮的黑色飘带上。 
  车外飞掠的,是高速公路上安装的防眩板和桥梁上的波形护栏,有车轮下的彩色减速带和靠近居民区的隔音墙;有道路两旁的峰峦丘岗和高山流水,有山坡上的牛羊和田野里的油菜;还有瑶汉人民的歌声和笑脸…… 
  道贺高速公路全长约50 公里,途经永州市的道县、江华县、江永县、回龙圩管理区等三县一区,是连接湘粤桂三省重要的出省通道,设枢纽互通与厦蓉高速公路宁(远)道(县)段顺接,止于湘桂两省区交界地回龙圩管理区永济亭,是厦蓉和包茂两条高速公路之间的连接线。 
  车行驶在道县段,道县历史悠久,远在新石器时代,境内就有人类活动。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 年)建立县制,其间1500 多年为郡、州、府所在地。位于湖南省永州市南部,紧邻广东、广西,素有“襟带两广,屏蔽三湘” 
  之称。道县东南有九嶷山,南有铜山岭,西有都庞岭,北有紫金山。海拔千米以上的山峰150多个,且多与邻近山脉连成整体,是湖南通往广东、广西、海南及西南地区的交通要塞,是珠三角产业转移的承接基地。当然,秦代修“高速公路”——秦直道时不会想起这里,不知不觉就过了2300 多年,这块古老土地才有了高速公路。 
  过道县、江永,前面就是江华县,宋师傅接到电话说“直接去江华”,因江华的宾馆比道县好,于是下高速来到被誉为“神州第一瑶都”的江华县城,在有着世界瑶族朝圣之地盘王殿的山下,住进了一家名字很洋气的宾馆。宾馆酒店是冲着经济繁荣而扎堆的,这一带的几个县才有这么一个较高档的酒店,可想此地经济社会发展的程度。 
  江华瑶族自治县地处五岭北麓,潇水源头,是镶嵌在湘、粤、桂金三角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人口45 万人,其中瑶族人口25.7 万人,占总人口的57.1%,是全国瑶族人口最多、面积最大的瑶族自治县。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 年)置县,迄今已历两千多年。在漫漫历史长河中,生息繁衍于此的瑶族先民与其他兄弟民族一道开发了这片神奇的土地,创造了辉煌灿烂的瑶族文明。 
  积淀丰厚的历史文化与钟灵毓秀的奇山秀水交相辉映,瑶山英才辈出。唐广明元年,农民领袖蔡结,扎寨深山,同唐王朝抗争达19 年之久。清朝时期,瑶民领袖赵金龙率部起义,震撼朝野。还有中共三大代表、曾任满洲省委书记、中央文库主要负责人的陈为人烈士,中共早期党员、省港大罢工发起人之一的李启汉烈士,曾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长、中顾委常委的江华。 
  江华(原名虞上聪),1907 年出生在江华县瑶族贫苦农民家庭。1930 年10 月,随红军三军团长征,始用江华之名,意在如果为革命牺牲了,知道他是湖南江华县的人。所以,“ 先有江华县而后有江华这个人”。 
  江华地处南岭腹地,自古以来被外人视为荆楚蛮荒之地,然而它的人文风景资源跟它的自然风景资源一样丰富多彩。这里有662 座千米以上的高峰巍然耸立,有5 万亩原始次森林莽莽苍苍,38 种国家保护植物根深叶茂,20 余种珍稀动物怡然自得,充满着天人合一的宁静与和谐。这里,有新石器、商周、战国时期的珍贵文物,有秦始皇开疆之时的屯兵遗址,有历代文人墨客元结、柳宗元、徐霞客等游览题咏过的“江华八景”,有古朴浓郁的民风民俗,有天然狩猎场,风景如画,美不胜收。 
  第二天,道贺高速公路公司派小龙陪同采访,车驶出江华县城,从江华收费站再次开上高速,体验全程,直到与广西接壤的边界李家塘。 
  看前方,可谓鬼斧神工,刀砍斧劈,一会笔直,一会蜿蜒,有时穿行于山谷之间,有时翻越山岗,有时跨过桥梁。 
  看窗外,峰峦叠峙,深邃幽奇,青山如黛,河流迂回,溪水潺潺,村庄如画,正如“车在路上走,人在画中游”。 
  而车窗外划过的那一片山景,苍松翠柏之间,夹杂着片片红枫,像一幅水墨图,那红叶由浅黄渐入深红,犹如丹青手泼墨上去,慢慢渗透入苍翠,浓妆淡抹总相宜。 
  我们从车上站起来从天窗拍照,相机也不抖动;在车内拿出笔来捕捉一些灵感写的字也不是歪歪扭扭,可见道贺高速的平坦。在一座名为赵家大桥的路段车停了下来。这是道贺高速公路跨度最大、最高的大桥,也是设计最漂亮的大桥,气势如虹,桥下是村庄、田野,桥头是嵯峨的山峰;站在山坡上俯瞰大桥路面,线条优美,色彩绚丽,节奏明快,很有视觉享受,也很有镜头效果。 
  我们一路驱车前行,很快就越过江华地段,来到最后一段回龙圩。 
  回龙圩是一个国营大农场改制成永州市管辖的一个县级区,与广西贺州交界。车到尽头,是湖南境内最后一个收费站,横幅写着“欢迎您下次来湖南”,反过来看写着“进入湖南省界”。我们下车走到省界牌子边,脚下突然出现道贺高速公路广西境内一个悬着的断层,放眼望去,一片开阔地带,不远处有一座小山兀地凸起。道贺高速湖南段建设催化了广西段建设,目前贺州段已经规划,准备修建,届时,道贺高速将连通湘粤桂乃至东南亚。 
  在返回的路上,我们远远看到“江华八景”之一的“秦岩深处”,秦岩在白芒营镇秦岩村秦山脚下。相传秦始皇焚书坑儒之时,有些读书文人避难岩中,故名“秦岩”。这里,历代刻碑题咏甚多,洞口有“秦岩”二字,相传为汉代大文学家蔡邕所书。 
  返回江华县城,我们从市民那里了解到,在大山区,盘、赵两姓可同姓通婚,其它各姓一般为异姓通婚。但瑶汉一般不许通婚,民国时期,稍有松动。解放后,民族交往日多,团结融洽,通婚之禁,基本放开。婚姻形式主要是“赘婿”(即招郎),瑶语叫“纠千”。赘婿还有另外两种形式,一种叫“两边走”,男方仍用原来姓名,夫妻共同照顾双方父母,所生子女,第一个随母姓,第二个承父姓,以此类推;另一种叫“明招暗讨”,这种婚姻多因女方父母年老,弟妹年小,家里无劳力,一旦上述条件改变,男则携妇归家,所生子女随父姓。 
  女嫁男家的,主要在平地瑶中,妻保持原姓,子女随父姓。 
  与汉族地区相比,瑶族的婚姻则保持了自由恋爱的传统,父母包办等现象比较少见。恋爱阶段,青年男女无须媒妁之言、父母之命,而是以瑶歌为媒,互诉爱慕之情。结婚以后,可以男到女家落户,也可女到男家落户,所生子女,可以随母姓,也可以随父姓。 
  瑶族的婚礼程序,尤以伴嫁和“坐歌堂”别具一格。伴嫁分为两步,新娘出嫁前两晚坐歌堂伴嫁,叫“伴小嫁”;出嫁前夕伴嫁坐歌堂,称“伴大嫁”。 
  入夜开始,通宵达旦,上半夜唱耍歌,下半夜唱长歌,第二天黎明时,跳伴嫁舞,之后新娘开始哭嫁。伴嫁歌的内容十分丰富,或嬉笑逗耍,或传播历史、生产知识,或歌唱风俗人情,但主要还是围绕妇女生活和出嫁而唱。伴嫁舞多从生产劳动动作中升华,如把盏、香火、走马、划船、卖酒、推磨、娘喊女等。 
  “坐歌堂”是在姑娘出嫁的前一天晚上,以新娘和伴嫁姑娘为一方,以新娘的嫂嫂、婶娘和已出嫁的姐妹为一方,互相对歌。对歌分说郎、道情、盘歌三部分。“说郎”由婶、嫂一方提问,新娘一方回答新郎的人品、外貌及恋爱经过。“道情”是对歌的中心。双方运用大量的比喻、双关等手法,回忆共同相处的美好岁月,表示依依惜别之情。父母兄嫂在道情中,把如何待人接物,尊老爱幼,勤俭持家,处理好婆媳、夫妻关系等唱给新娘听,新娘都一一作答。这实际是新娘离家前,长辈对她进行文明礼貌教育。新娘也可以对父母兄嫂提意见,无论多尖锐,父母兄嫂也不能发气。这些都可以说是瑶家的好传统,也是瑶家母女恩爱、姑嫂和睦的重要原因。“盘歌”则是对歌双方互相猜谜,歌声委婉悦耳,歌堂呈一派热烈欢快气氛,一直唱到雄鸡报晓,接新娘的人们到来为止。 
  看来,瑶族虽处偏僻山区,但是思维方式、处事风格还比较灵泛,婚嫁礼仪既古老独特,又富有文明和谐的时尚元素。 
  下午,我们又从江华上高速,行至江永收费站出口,驱车去了有着“中国香柚之乡”的江永女书的发源地,参观了女书博物馆。江永县属南岭山脉的山地丘陵区,都庞岭和萌渚岭环绕四周,中部地势平坦,山间盆地相连,属喀斯特地貌,大体为“七山半水二分半田”。县内有千年瑶都——千家峒、千年奇字——江永女书、千年古村——上甘棠,上甘棠有历代形成的古陵、庙、楼、阁、塔、碑、桥等建筑文化的集中展示。该县还有允山古窑址、龙虎关古战场、黄巢墓、桃源书院等古遗址几十处,有酷似毛泽东卧像的圣人山,还有种种神奇传说。民风淳朴,瑶家习俗浓厚,盘王节、尝新节、敬鸟节、斗牛节等节日仍然盛行。境内田园风光秀丽,以香柚为主的20万亩柚园风光为该县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女书博物馆位于一块四面环水的岛上,通过一座吊桥上岛,那里古村依旧,果树菜畦,生态园林。在女书博物馆,我们看到,女书是一套奇特的汉字,应称为世界上发现的唯一一种女性文字——“女字”。它不仅符号形体奇特,记录的语言奇特,标记语言和手段奇特,流行的地区、社会功能和传承历史也很奇特。 
  关于女书的起源,当地有几种说法,其中之一说:自古以来,江永潇水流域的妇女喜欢聚在一起织布绣花,她们不能上学读书,学习男字(她们称方块汉字为男字),为了把自己的苦难经历记下来,她们便在织布绣花图案的基础上,共同创造了这种文字。女书字的外观形体呈长菱形的“多”字式体势,右上高左下低。 
  斜体修长,秀丽清癯。乍看上去,好似甲骨文,又有许多眼熟的汉字痕迹。 
  流连于此间,我们似乎看到了千百年来妇女哀怨情愫的表达。解说员是女书第三代传承人,她的女书咏唱听来有如歌谣一般。女书所记录的语言,它既不是湘语、西南官话,也不是瑶语;而是一种流行在江永一带的汉语土话。 
  与汉字是表意文字不同,女书则是一种单音节音符字的表音文字。女书是当地乡村妇女,特别是中老年妇女的文化工具。男人是看不懂听不懂的。女书具有独特的社会功能,基本用于创作女书作品、记录女歌,一般为七言诗体唱本。每篇长的可达四五千字,短的只有几十字,一般书写在精制手写本、扇面、布帕、纸片上,被国内外学者叹为“中国文字史上的奇迹”。 
  第三天,我们离开江华沿高速返回,回到高速入口道州收费站,下了高速几分钟就到达道县县城,然后驱车来到宋代大思想家、理学鼻祖周敦颐故居,即濂溪故里——道县清塘镇楼田村。这里不仅是周敦颐诞生地,而且也是鲁迅、周恩来祖籍地和湖湘文化发源地。在这里,你可以用视觉感受山的美妙,用听觉领略水的旋律,用嗅觉体会林的气息,用思想领悟理学的精髓。 
  村庄依山而建,前临十里沃野,道山突兀而起,豸岭、龙山东西两峰并峙。濂水环腰而过,岗陇丘阜,拱揖环合。近百户人家鳞次栉比,依山而居。山村四时山岚瑞霭,佳气葱茏。村因周敦颐,千百年来古风蕴藉,文气沛然。豸岭下,濂溪祠堂内供奉理学鼻祖周敦颐的画像,两厢墙壁上,镶嵌着“太极图画”和《爱莲说》。 
  有意思的是,我们穿行于山村,看到一农户正在家门口用土锅酿酒,闻的酒香扑鼻,十分好奇,遂至屋前,看个究竟。农家好客,让我们一一品尝新出的米酒,顿觉清雅香醇。此时,道贺公司副经理罗品杰提议,买酒三壶,留在农家吃饭,一并结账,于是大家赞同。农家主妇当即杀鸡宰鸭,烧火做饭。此间,与农家主人闲聊,不用问,他周姓,名周德道,且全村姓周。说话间,饭已做好,满桌菜肴,主人拿出最好的高粱酒,一起畅饮。席间,老文诗兴大发: 
  把酒楼田村,周家好热情; 
  敦颐遗风在,爱莲说濂清。 
  从周敦颐故居出来,一路上罗品杰还介绍,除了周敦颐大师,清代大书法家何绍基及近代革命家何宝珍等历史名人都诞生在这片热土上。唐代著名文学家元结、宋朝名相寇准等在此为官。道县道江镇东门村是清朝大书法家何绍基的故里,村民立志传承先祖文化,他们自发创办了农民书法协会、何绍基书法院,村小学开设了何绍基书法课。目前,全村已有超过半数的农民在勤练书法,成了名副其实的“农民书法村”。 
  道县还有神奇的月岩,在道县城西20 公里处。岩有东西两洞门,东洞门长65 米,宽40 米;西洞门长105 米,宽60 米,宛如城阙,状极雄伟森严。入洞数十步,敞若广庭,洞顶空能见天,日光直照洞内。月岩酷似月亮,自乐边看象上弦月,自西边看象下弦月,从洞中看,空顶之空圈宛如明月悬空。“月岩”由此得名,因东西两门贯通,又称“穿岩”。是为道州八景之一。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曾游此洞,并住宿洞内。他在《楚游日记》中把道州月岩列为“永南洞目”第一。月岩内壁那厚厚的石灰岩层上,尚存宋代以来各种碑刻40 余方。 
  道县有“金桔出营道者,为天下冠”之美称; “道州红瓜子”畅销东南亚; “道州灰鹅” 
  是湖南省十七个地方名优品种之一,荣获外贸部“优质出口产品”称号;“道州厚朴” 
  等享誉全国市场。 
  尽管道贺高速主线车程不到30 分钟,但我们来回穿行,山村采风,留恋往返,几天的行程,颇感收获之大,所见之处,风景旧曾谙,民风淳朴,资源丰厚。现在,古老的湘南大地增添了这么漂亮的道贺高速,沿线三县一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汉瑶各族人民生活福祉,将更加美好灿烂。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