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孝来建养并重,公路发展的历史转折

2012-3-13 19:37: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经过近年来的大建设、大投入,全市公路行业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就。但公路交通中的矛盾和问题依然突出,2月7日,在全市公路工作会上,市交委副主任陈孝来指出,在严峻的形势下,公路工作更需要坚定信心,提振精神,向纵深发展。    
   清晰认识矛盾和问题,切实做到“四个深刻认识”,在困难中前行,在前行中提高,坚定信心,提振精神,促进公路工作向纵深发展。    
   陈孝来说,公路交通中的矛盾和问题主要体现在路网整体规模增长速度难以跟上车辆的增长速度,导致道路与车辆运输的供求关系不平衡,一定程度影响了经济社会发展;路网结构需要进一步完善,断头路、特大桥隧、地灾防治等方面依然问题较多;农村公路养护亟待加强,与“路通车通”目标还存在一定差距。同时,农村公路的管养体制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群众对公路建设需求远远高于我们目前承受的资金范围,导致部分区县的群众通过信访件要求修路的呼声很高;“一圈”和“两翼”地区交通发展不平衡在一定时期将长期存在,公路行业承担的城乡统筹任务依然相当的艰巨。   
   同时,陈孝来也表示,面对这些问题、矛盾和压力,需要切实做到“四个深刻认识”:   
   一是深刻认识到当前公路发展正从“建设为主”向“建养并重”的历史转型期迈进。二是深刻认识到公路养护管理方式正从传统手工作业型向现代养护技术应用型转变。三是深刻认识到对公路人才的培养、使用和尊重才是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四是深刻认识到保持良好的行业形象对于巩固公路发展成果具有深远意义。    
  他强调,只有坚定信心,提振精神,才能促进公路工作更快更好的向纵深发展。    
   保持清醒头脑,敢于面对困难,勇于接受挑战,善于抓住机遇,有效化解各种风险。按“畅通主导、安全至上、服务为本、创新引领”十六字方针,根据“稳中求进”的总基调,把握好五个“更加注重”。     
  《全市公路工作报告》指出,目前公路交通仍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但也面临一些挑战。一是全市机动车保有量以每年超过20%的速度增长,对公路发展提出新的要求。二是公路路网结构不合理。虽然我市公路总量大,但技术等级低;路面状况差,无路面的公路占57.2%;断头路多,部分区县之间公路联结不顺畅;附属设施不完善,标志、标牌等还需增设规范;路域环境差,乱堆乱放、乱搭乱建现象普遍存在。三是公路建养资金筹集困难。重庆自身财力有限,同时又面临二级公路全部取消收费,筹融资难度更大;部分区县前一阶段大规模负债建设,债务很重。四是重庆地质地形条件差,降雨量大,突发自然灾害多,公路养护及保通保畅难度大;应急保障物资和设备不足,应急处置体系尚未完全形成,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不强。五是公路养护人员、设备不适应发展需求。    
  报告强调,必须保持清醒头脑,敢于面对困难,勇于接受挑战,善于抓住机遇,有效化解各种风险。要按照李盛霖部长提出的“畅通主导、安全至上、服务为本、创新引领”十六字方针,以及滕宏伟主任在全市交通工作会上的总体部署,根据“稳中求进”的总基调,结合公路工作的实际,把握好五个“更加注重”。   
   更加注重公路养护管理。我市公路总量大,主骨架公路已基本形成,在资金有限情况下,宁可少新建,少大挖大填、裁弯取直,也要多注重路面的平整舒适和附属设施的规范完善,确保路域环境“畅、安、舒、美”。    
   更加注重安全体系建设。我市特殊的地质地形条件,要求我们必须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既要保证公路设施的自身安全,也要保证公路设施的运行安全,更要保证公路使用者的出行安全。    
  更加注重提高管理效能。管理是手段,服务是目的。全市公路行业要切实转变发展理念和管理方式,做到由粗放型管理向精细化管理、由事后处理向事前处置、由传统管理方式向现代管理方式转变,不断提高管理效能。    
  更加注重提升服务水平。做好对社会公众的服务,是公路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按照公路发展以人为本理念,不断提高公路服务水平。    
  更加注重人才队伍建设。着力加强公路行业人才队伍建设,建设一支综合型、复合型管理人才梯队,逐步形成“总量适度、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公路人才队伍。    
   真抓实干,以科学发展为主题,进一步加快公路建设,完善路网结构,强化行业管理,构建更加完善的公路服务体系。     
  《全市公路工作报告》指出,2012全年普通公路总投资将达到145亿元,其中国省干线70亿元,农村公路75亿元。七项工作:   
   一是紧紧围绕“质量、安全、进度”三大重点,健全管理机制,加强过程监管,畅通干线公路瓶颈路段,提高国省道服务功能,加快农村公路通畅工程建设,逐步形成干支衔接顺畅的公路网络。普通国省道改造是今年公路工作的重点内容。全年计划新实施国省道改造1200公里,其中大中修1000公里、升级改造200公里。在规划中将加强与区县的衔接,对涉及区县工业化、城市化、城乡统筹化的国省干线项目,优先支持、优先建设。农村公路建设方面,要引导区县打造农村公路示范工程,以点带面,全面提升农村公路建设效果。   
   二是进一步巩固国检成果,强化养护基础工作,逐步提高养护管理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水平。健全养护管理制度体系和标准规范,做到有办法、有检查、有考核、有落实。加强国省道及时性、预防性养护,按照相关制度做好日常巡查,使病害早发现、早治理。建立小修保养队伍,加强公路日常保养和维护,重点做好路面裂缝处治、绿化补植、汛期防护修缮、排水系统疏通、路面杂物清除。启动“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年”活动,切实做到管养责任落实到位、机构人员配备到位、制度制定执行到位、资金筹措管理到位、监督检查考核到位,将农村公路养护纳入常态化管理。此外,还将加强桥梁隧道养护管理和加快路网结构改造。   
   三是进一步加大路产路权保护力度,为维护公路安全畅通提供一个良好的路域环境。打造路政管理新亮点、塑造执法队伍新形象、推行治超管理新模式。    
  四是运用科技、信息化等现代手段,丰富服务内涵,增添服务措施,不断提升公路对社会公众的服务水平。重点围绕公路防灾减灾、智能监测等新技术组织研发,加强以典型工程为示范,以技术培训为依托,全面推广应用各类先进技术。积极打造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公路行业,鼓励路面材料再生和施工废料等资源的综合利用,加大干线公路、农村公路建设改造中节能减排技术的推广应用,创新科研成果服务基层一线。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筹协调”的原则,集成各类业务管理系统,建立行业管理协同工作平台,实现全市公路基础数据库的动态更新。鼓励和支持开展国省道综合服务区试点工作,各区县要结合公路沿线现有设施,增设休息区、便民服务点、应急救援点,提升干线公路综合服务能力。    
  五是加大安全设施投入,完善安全体系建设,提高公路安全通行能力。以“十二五”公路应急保障规划为依据,以区县属地管理为主导,紧紧围绕“队伍、设备、基地”三要素,逐步健全市、区县的公路应急救援保障体系。各区县要组织对管养公路进行安全专项排查,及时排除安全隐患。   
  六是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和人才队伍建设,为公路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严格督促区县对162号文件全面落实到位,切实将公路养护机构基本支出纳入地方财政预算。强化养护市场资质管理,力争出台养护市场管理办法,逐步建立公路养护市场。按照“培养为主、引进为辅”原则,重点培养公路事业发展急需的公路施工和养护、筑路机械操作与维护等紧缺型技能人才,适度引进高端人才,全面提高公路行业职业素质和技能水平。  
  七是加强行业自身建设,增强管理服务能力,打造廉洁高效、务实创新的公路形象。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