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昌学:道路运输重在服务“缩差共富”

2012-3-13 19:36: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在2月8日召开的全市道路运输管理工作会上,市交委副主任杨昌学提出了当前交通运输的主要任务:服务于我市建设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和对外开放的高地以及市委三届八次全委会确定的缩差共富。   
  他指出,服务重庆大开放,大建设,建设发展高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交通运输要提供基础性的服务;服务缩差共富,由于重庆山区和城市之间的自然环境,道路环境差别比较大,因此运输任务更重。   
  认真分析和判断道路运输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坚持稳中求进,保障民生需求,矢志不渝地推进行业管理改革创新,为全市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优质的运输保障。    
  杨昌学指出,要应对当前道路运输面临的形势和任务,首先要多角度思考公交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问题:提前考虑轨道交通运能的充分发挥,正视城市公交发展中的问题,增加供给和控制需求相结合,解决出租车“打的难”,从机制上提升交通运输服务质量,既要体现公交公益性、也要保证公交企业可持续发展,要有自己主导的声音,在公交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据主动。   
  杨昌学强调,当前的运政工作要充分明确道路运输服务于缩差共富的重点。首先是农村客运。他指出,目前,我市农村客运价格相对偏高,特别是交通条件比较差的远郊道路,乡村到农村费用比城市单位里程价格更高,而就在运营费用居高不下的情况下,要保障农村百姓出行需求还要运营,怎么办?是继续加价还是应该公共财政出来买单?这就需要体现道路运输缩差共富。   
  杨昌学说,要在价格体系上保障客运能够在农村可持续的开行,必须得想办法。要争取说服区县、舆论等各个方面,按照缩差共富的要求,进行思考和讨论,应该利用各种手段,形成推进城乡一体客运的氛围。农民出行,就是从村里面走到乡里面,这是最基本的需求,是我们需要保障的。把有限的财力用在最需要保障的人身上,就是缩差共富。   
  其次是要引导货运企业,杨昌学指出,要在帮助农民把经济作物和相对有竞争力的农产品运出来,引导物流企业服务三农经济发展上多做思考。运输管理部门对这方面的政策还需要研究。同时,老百姓低收入群体对蔬菜价格,对肉类价格非常看重,农村物流如何进城市?研究这些问题,即是缩差共富,也是CPI。  
   围绕“加快转型升级,提升公共服务,推进城乡均等,实施科技兴运,强力规范市场,保障行业安稳”,加快建设现代道路运输体系,全面提升行业公共服务水平。    
  《全市道路运输工作报告》提出,2012全市道路运输工作要以服务民生为主线,行业监管为重点,队伍建设为保障,改革创新为手段,全力提升“三个服务”的能力。重点做好十项工作:   
  一是继续实施公交优先战略。力争纳入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工程首批试点城市。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在主城区试点推行公交电子站牌,提升主城公交服务智能化、信息化水平。深化公交票制改革,实现主城绕城高速公路以内公交一票制和优惠换乘,降低群众出行成本。启动主城公交区域化经营,结合轨道线网开行和公交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对主城核心区公交线网进行优化。做好公交与轨道线网接驳工作,确保新开通的站点实现百米内换乘。开展对轨道1、2、3号线,特别是新开通的1、3号线轨道交通运营服务质量评估。确保主城区纳入年度退出计划的班车平稳退出,做好其他班线车辆提前退出和公交线路同步接替工作。进一步规范远郊区县公交发展,实现所有远郊区县城区开通公交。   
  二是不断规范出租汽车行业管理。加快出租汽车电召系统建设,开通主城区电召服务。适时新增出租汽车运力,进一步缓解“打的难”。扩大经营机制改革成果,主城区公司化率达到100%,个体组织化率力争达到65%。深化“惩违规、除陋习、树文明”专项整治行动,提升行业服务质量。远郊区县要进一步理顺经营权属关系,稳妥推进公司化自营;适时开征燃油附加费和调整运价;以安全服务质量考核为抓手,规范经营者、驾驶员经营服务行为和车容车貌管理;强化市场监控,切实规范运力新增程序,确保行业健康稳定发展。   
  三是积极推进道路客运发展。加快完善全市公路客运联网售票系统,增设代理售票网点,确保实现全市二级以上客运站客运联网售票。努力完善农村客运站场设施,编制农村客运站点建设五年规划,建立项目储备库,完善计划评审机制,切实加快乡镇客运站建设步伐,建成1000个农村客运招呼站。着力提高农村客运通达深度,力争统一农村客运发展中安全保障政策,解决发展中的政策障碍,加快完善农村客运网络,重点解决行政村通客车问题,全市行政村通客车率达到85%。   
  四是深入推进传统货运转型。积极培育交运集团、嘉峰物流等龙头企业,加快产业升级。确保进入交通运输部第二批甩挂运输试点,在政策法规、管理机制、经营模式等方面探索经验、寻求突破。认真落实危险货物运输登记制度,推广电子运单,建立健全危险货物运输可追溯机制,充分运用物联网等科技手段,努力由模拟化管理向数字化管理转化。加强货运站场管理研究,探索延伸物流产业链管理的经验,会同行业协会研究货物运输合理价格形成的机制。   
  五是继续加快科技兴运进程。全面建设道路运输综合管理与服务系统(一期)工程,建立全市统一的运政数据中心和综合办公系统。深入推广IC卡道路运输电子证件在行业管理工作中的应用。完成出租汽车服务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建成一个集监控指挥、智能调度、电召服务、公交IC卡刷卡付费和综合运行分析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服务监管平台。   
  六是强化培训和维修管理。加强区县驾校规范管理,合理确定发展规模,做好机动车驾驶培训机构安全服务质量信誉考核,规范驾校行为。打造有序竞争、诚信服务、绿色低碳的市场环境。   
  七是积极开展行业节能减排。实施长江水陆甩挂运输、城市公共交通新能源汽车、城市公共交通线网优化、汽车驾驶培训模拟器等示范工程和重庆城市公共交通综合运营信息平台等5个低碳试点城市行业节能减排项目。   
  八是不断提升依法行政能力。加快市《汽车租赁管理办法》立法进程。制定《主城区出租汽车电召管理办法》、《轨道交通运营服务规范》、《公共交通车船乘坐规则》等规范性文件。清理行政审批依据和事项,规范执法文书和程序,有序开展执法人员培训,大力推进全市交通执法形象“六统一”工作。   
  九是夯实安全稳定工作基层基础。启动“运管系统安全监管能力建设”工作,对全系统安全监管能力具体实施方案进行整改和督促落实。加强企业安全体系建设,通过安全服务质量考核、道路运输企业标准化和企业主体责任评估,强化主体责任落实,2012年的安全主体责任评估A、B级企业要达到85%。提高安全监管信息化水平,完善黑名单程序和GPS监控程序研发,完成道路运输动态安全监管系统,9座以上客车、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GPS安装率和接入率均达到100%。继续抓好三级以上汽车客运站驻站制,加强客运市场日常监督检查,强化源头管理。   
  十是加大运管队伍建设力度。大力宣传贯彻交通运输部468号文件精神,制定全市加强运管队伍建设实施意见,全力抓好运管系统机构改革和队伍建设,继续推进运管处所参公工作。加强与社会媒体合作,全面展示行业改革发展成果。加强党组织建设,深化行业创先争优活动,加强出租汽车等重点行业的党建工作。坚持教育常态化,扎实推进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和政风行风建设。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