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物流业:如何破除发展瓶颈

2012-2-8 2:06: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 甘肃物流学会
    2011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促进物流业健康发展政策措施的意见》 (简称 “国九条”)。为了进一步了解“国九条”的贯彻落实情况,甘肃物流学会于2011年10月份,组织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物流企业走访活动,对65家各种类型的物流企业进行了工作调研。同时,于11月1日组织了15家重点物流企业的领导,随后又组织了20家民营物流企业负责人进行了座谈研讨。甘肃物流业发展还存在哪些制约瓶颈?如何解决?
主要问题
    物流业发展遇到的营业税率不统一、重复征税、过高的路桥费、过多过滥的罚款、配送车辆进城难、卸货难等物流顽症,国九条都有正面回应。但是在贯彻落实中,企业反映国九条政策虽好,但似乎只是“只见雷声不见下雨”。比如,国九条明确提出要切实减轻物流企业税收负担,解决物流企业营业税率不统一的问题。但是目前还是按运输环节3%的税率,仓储、配送服务等环节5%的税率上缴,并且还有重复征税的现象。国九条的优惠政策措施都有类似情况,难以操作执行,一切照旧,根本落不实,制约了物流企业的提升和发展。
    管理政出多门
    企业反映目前物流业主管部门过多,发改委、工信委、交通厅、商务厅、税务局、工商局、公路局、运管局等省、市有关部门不下13个之多,并且都有一定的管理权限。由于行政管理体制上的不协调、不适应,直接导致企业经营成本的增加,也对先进技术和现代物流流通方式的引入和推广形成障碍。同时,多头管理实质上等于没人管理。管理上的政出多门,带来较多的来自各个部门重复处罚,重复检查。
    物流市场混乱
    企业反映物流市场比较混乱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市场的设置不够规范和科学合理,条块分割、部门分割、地区分割的现象突出,一哄而上搞物流、低水平重复建设,多数物流市场建设项目属于供应能力的数量扩张,而不是通过整合原有资源来提升协同供应能力。二是在审批物流企业时门槛太低。甘肃省现有近3000家物流企业,但一半以上属于以货运仓储为主的小企业。据不完全统计,全部物流市场中,车辆在10台以上的公司,比例不到10%,车辆在50台以上的公司,比例不到3%,而只拥有1~2台的运输户,占了将近50%以上,整体上处于小、散、弱、差的状况。
    “第三方”发展滞后
    第三方物流企业对于物流资源的优化配置有着积极的意义,也是物流业发展的趋势。但是由于目前甘肃省部分工商企业、物流企业还没有完全摆脱计划经济的影响,缺乏现代物流理念,对物流企业间资源整合、重组的积极性不高。部分大型工业企业拥有自己的运输物流部门,“小而全、大而全,肥水不流外人田”的思想意识还很强,没有充分意识到第三方物流对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改善服务方面的重要性,缺乏对企业内部物流业务进行重组剥离的热情。加之,政府对第三方物流业的发展引导、支持力度不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社会化、专业化物流服务的产生和发展,致使企业大量潜在的物流需求不能转化为社会化有效的市场需求,从而制约了第三方物流市场的形成和物流企业业务发展空间的扩大。
    交通运输问题多
    在这次调研中,企业反映最突出,最强烈的就是过高的过路、过桥费,过多过滥的罚款,配送车辆进城难、卸货难和运输车辆限行等几个方面。目前运输成本,特别是油价、劳动力价格的一再上升,而运价每吨公里从3毛钱左右降到了两毛钱,跑一趟长途运输基本上处于亏损状态。而要想获得利润,只能是超载,而超载就要遭遇数额不等的罚款。尤其是甘肃境内物流配送车辆缺乏无缝对接,返程空驶率极高,但也得同样缴纳过高的路桥费,致使企业不堪重负。而且,大型货运车辆不能进城,为保证按时送货,必须由7~8辆微型面包车换运,既加大了运输成本,又导致了更为严重的交通堵塞和空气污染。此外,车辆实行限号行使,致使许多物流企业频繁的调用外地车辆,根本没有达到车辆限行的目的。
    除了以上企业反映比较集中的问题,还存在甘肃省物流基础建设落后,特别是交通基础设施总量少、水平低、性能差;三产不发达、产业链短;仓储设施陈旧落后,现代化程度低、能耗大、效率低;区域发展不平衡,省内之间、城乡之间互动性不足等。
解决思路
    建议省政府出台相关配套政策
    国九条在企业贯彻中确实难以落实到位,究其原因主要是一系列的优惠政策措施原则性较强,但有关部门不便于操作执行。要保证国九条真正落到实处,主体在政府,建议政府根据国九条的政策措施,结合甘肃省物流业的实际,尽快研究制定出台便于操作执行的促进物流业健康发展的配套政策措施,并建立综合协调机制和考核监督机制,真正形成合力,做到令出必行,促使优惠政策落实到位。
    加大物流业管理体制改革力度
    针对目前物流业的多头管理状况,建议在政府的领导下,成立统一的物流管理部门。或是参照国家做法,建立由相关部门组成的现代物流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整合各有关部门的管理职能,进一步明确各有关部门的管理权限,理顺管理体制、强化部门分工、落实工作责任,建立各部门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共同推进的工作机制,协调解决物流业发展的问题。
    规范物流市场,严把审核关
    建议政府对现有物流市场进行必要的规范和整顿,要按城市发展规划,科学合理地配置物流市场,要完善物流市场准入制度,规范经营行为。在审批物流建设项目时,要切实避免一哄而上,重复建设;在审批物流企业时要严格把关,适当提高门槛,切实避免物流业的无序竞争。引导并支持大型优势物流企业通过兼并重组加强联盟合作等方式,对小、散、弱的物流设施资源进行整合,优化资源配置。
    加大第三方物流建设支持力度
    针对甘肃省第三方物流发展滞后的问题,建议政府设立“物流业发展扶持引导基金”,鼓励和引导工业制造业与物流企业建立合作关系,通过资产重组,组建第三方物流企业。给予已经具备第三方物流发展要素的企业一定的资金扶持,促使其做大做强。要加大对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对符合条件的重点物流企业的运输、仓储、配送、信息设施建设给予必要的资金扶持引导。
    切实改善经营环境
    针对企业难以承受的过高的过路过桥费,建议政府适当降低过路过桥费,按照规定逐步取消政府还贷二级公路收费,控制收费公路规模,加大对高速公路收费的监管力度,撤销不合理的收费站点,清理向货运车辆收取的各种费用,严禁违规对物流企业乱检查、乱收费、乱罚款。对城市物流配送车辆放宽限行标准,并逐步取消限号行驶,对物流配送车辆返程空驶的给予减免过路过桥费,推行不停车收费系统,提高车辆通行效率、降低企业运输成本,促进物流车辆的便利通行。
    加大物流统计核算的支持力度
    甘肃省物流统计核算是政府委托学会承担的一项具体的工作。物流统计是一项跨行业、专业性强、基础薄弱的开创性工作,许多工作还有待于进一步开拓和完善。要逐步扩大统计范围、开发应用物流统计软件、建立物流信息数据库、筹建物流统计信息平台,增加审核、分析、核算功能等。建议政府进一步加大对全省物流统计核算工作的支持力度,提高统计报表的质量,切实为各级政府部门准确把握物流业发展情况,制定物流政策和规划,加强宏观调控提供科学依据。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