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今年高速公路建设超1000公里

2012-2-26 10:30: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20日,2012年吉林省交通工作会议在长春召开,副省长王祖继出席并讲话。省交通运输厅厅长王树森表示,今年吉林省交通运输发展全口径投入503.8亿元,高速公路建设规模将突破1000公里,路网结构和功能进一步完善,改善农民群众出行条件,县(市)基本实现通高速公路。    
  重点进行高速公路建设    
  据了解,吉林省将继续把高速公路建设作为重点来抓,全力推进省际、省会通市州和长白山等大通道建设,全年计划投资141亿元,力争建成吉林绕越线和松原绕越线等高速公路。全力推动四平至长春改扩建工程,加快嫩丹高速镇赉至白城、营松高速靖宇至松江河段建设。并尽快开工建设长春至双辽、梅河口至通化等项目的要件审批工作。    
  在加快高速公路建设的同时,按照注重公平、有序推进交通运输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推进普通公路建设。加快国省干线升级改造,建设长吉北线土门岭至吉林、长吉南线饮马河桥至东方广场等项目,建设规模710公里,建成通车150公里。    
  王树森表示,吉林省将继续加大农村公路建设力度,重点建设通行政村、“强基固边富民”和“三帮扶”项目。新增通水泥路的行政村70个,使行政村通畅率达到98%,力争2013年具备条件的行政村全部通水泥(沥青)路。此外还将完成四川黑水垭口山隧道援建工程。    
  新举措破解建设资金难题   
   2012年,吉林省将加强与金融部门合作,积极探索使用多种金融产品,落实已建项目增贷和新项目贷款,采取有效措施增加资金流量。并进一步降低门槛,鼓励和引导各种社会资本和有条件的社会组织,特别是省内有实力的民营资本参与高速公路建设。通过加大通行费征收力度,压缩管理费用,减少非生产性支出,保障资金有效供给。    
  根据项目性质和规划目标要求,因地制宜地推进高速公路建设。不论采取何种建设方式,对主动承担建设任务、征地拆迁工作顺利、建设环境好的地方,都将给予政策支持和奖励。在配合省直有关部门方面,将围绕重点项目和关键环节,明确专人和时限,采取跟踪审批等办法,争取尽早获得国家审批。    
  全面保障公路交通安全畅通    
  据介绍,吉林省将以实施《吉林省公路条例》为契机,全力打造和谐高速、阳光高速、质量高速、数字高速、文明高速。推进我省区域性公路交通应急物资储备中心建设,筹建省级公路路网检测和应急处置中心。建立健全养护管理激励机制,完善项目评估机制、监督机制和科学决策机制,提高养护管理科学化水平。还将进一步完善养护管理制度措施,全年计划投资23亿元,实施高速公路路面养护工程114万平方米,干线公路养护工程640公里。   
   据王树森介绍,吉林省将严格落实桥隧管护责任,加强重点桥梁、隧道等关键部位的动态检测与养护,切实做好公路夏季防汛、冬季除雪防滑和安全保通工作。进一步落实农村公路养护主体责任,对养护工作积极性高、资金落实到位、养护质量和效果好的市县给予投资倾斜,推进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规范化。   
   高效运输体系降低农产品成本   
  将更加注重优化运输组织和提高服务效率,充分发挥道路运输在综合运输中的基础作用,围绕拓展中心城市运输服务功能,加快国家综合客运枢纽前期工作,新改建的客运枢纽要与铁路、航空、城市公交等多种运输方式有效衔接,实现运输服务一体化。在四平市东综合客运枢纽示范工程建设,搞好客运站所改造,全年新改建客运站9个,新建候车亭牌149个。完成鸭绿江、图们江部分航道建设和整治任务,启动实施渡口渡船标准化工程建设。    
  推进道路客运网络建设,加快城乡一体化,促进客运服务均等化。实施城市公交优先发展战略,引导地方政府出台促进公交发展的政策措施,扩大中心城市公交网络覆盖面,提升公交运营效率和服务水平。建立健全农村客运资源配置机制,扩大农村客运服务范围,鼓励发展镇村公交。在落实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方面,我省将围绕推进现代物流业发展,积极培育新型货运组织方式,发展农村物流配送体系,降低农产品运输成本。   
   信息化建设提高行业发展质量    
  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加大科技投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信息化水平,完善交通运输专网,强化数据共享和系统互联互通。加快公路水路应急系统、信用管理系统等部示范试点工程建设,完成网上行政许可和综合执法管理系统,完善出行服务系统,加快与邻省不停车收费系统联网和交通行业物联网技术的应用研究,提高交通运输智能化水平。严格执行营运车辆节能减排限制标准,扩大节能和清洁能源营运车辆使用范围。    
  今年,吉林省将积极推进《吉林省水路交通运输管理条例》立法进程,加强规范性文件的制定和清理工作,完善交通运输法规体系。以推进诚信体系建设为切入点,积极开展从业单位信用评价,进一步完善建设市场、养护市场、运输市场的准入、监管、退出机制,规范市场秩序。建设市场要加强招投标管理,执行基本建设程序,落实严格的质量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运输市场要进一步完善与公安等部门联勤联动的执法机制,严厉打击非法经营活动,加强从业人员资格管理,严格从业单位质量信誉考核。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