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三乱”抬高物流成本

2012-12-24 11:19: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央视《经济半小时》栏目近日播出《交通部门为养队伍纵容上路罚款》。这期节目所揭露的公路乱罚款现象,让人深感触目惊心。 
  从该节目所报道的内容来看,诸多乱象主要表现在乱罚款方面。一些地方违规治理货车超载;一些路政人员违规收取“黑钱”,而不是依法治超;一些地方的交通部门为养队伍则纵容上路罚款--公路“三乱”之一的罚款之乱,由此可见一斑。 
  透过这期节目,我们清楚地看到了这样一个困局, 即守法运输赔钱,违法运输赚钱。在“如果不超载,根本没利润”的情况下,运输行业往往违法运行,宁可被罚款,也要超载运货。这样的情形,为一些地方交通部门乱罚款提供了条件。虽然国家三令五申,强调要治理公路“三乱”,但由于物流业背负重担及路政领域存在的“权力自利”,治理效果远不尽如人意。 
  超载是超载者出于利益考量选择的违法行为。超载行为当然要治,但要依法去治,这是一个命题。普遍超载背后的物流业的困局,更是要寻求突围,这是另一个命题--否则,单靠针对权力的约束展开的对“三乱”的打击,不能从根本上破解悖论。 
  现在的困顿在于,仅仅是就治理公路“三乱”而言,也显得苍白无力。自1994年起,政府即开始针对“三乱”问题提出治理。18年过去了,如央视的报道所揭示的,公路上依旧乱象迭出。公路被指为“吸金的机器”,让人叹息,也让人愤懑。 
  从乱罚款的情形来看,所谓的罚款之乱有两种可能:一是不该罚的乱罚,二是该罚的不依法去罚。目前公路上的罚款乱象,两种情况皆有。一些路政人员借助手中权力,私开罚单,将本该纳入国库的罚金,放进了个人或小集体的口袋。这样的乱罚款,本身就是一种违法行为。 
  乱罚款只是“三乱”中的一大问题,除此之外,还有乱设卡、乱收费。“三乱”问题严重,也抬高了整体的物流成本。“三乱”的根源,还在于公路收费的暴利诱惑,以及监督的缺失。比如,有些地方下达或变相下达罚款指标、执法人员收费罚款不开票据、违规收取停车费和拖车费、只罚款不消除违法状态、随意拦车检查等违法违规行为,正是暴利诱惑下的产物。 
  人容易受到利益的诱惑并不奇怪,问题在于,要有监督、制约的力量帮助去除那些不当的诱惑。可是,很多时候,在治理“三乱”问题上往往权力自利,监督虚置,公路乱收费的利益地方上也能共享,导致少有人跟自己的利益过不去。既得利益的固化阻挡了治理之手,这也正是针对公路“三乱”的治理多年难见成效的原因所在。 
  正如前文所说,仅靠治理“三乱”,也不能完全解决问题。让乱罚款无法进行的最好办法,是被罚款对象无违法行为。这就牵涉普遍超载现象背后的物流业困局。一个相对保守的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货物运输总量75%是由公路承担的,过路过桥费占到了运输成本的20%到30%,其中就包括了大量的乱收费部分。无疑,这是压在众多物流企业肩上的一个重担。 
  物流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作用毋庸置疑,倘若物流企业负担过重,则必然会扼杀经济的活力。中央曾于去年决定减轻物流业税负,降低过路过桥收费,其目的就是希望通过在交通和税负方面给物流企业松绑。这是一个正确的方向。物流企业唯有负担合理,才会避免出现被逼“违法”超载的普遍情形(至于那些贪图违法所得的少数企业,当然还是需要依法惩罚)。 
  回过头看,央视这期节目指出了一个很严肃的问题,但公路“三乱”本身并非什么新鲜事。民众为公路“三乱”所害,为时已久。治理沉疴,还须持续不断用药才行。(本文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