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仓储物流用地的思考

2012-12-22 10:29: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张雨航
    继去年,北京叫停了 “商改住”之后,近日,武汉当地媒体又曝出了九州通置业涉嫌改变用地性质,将医药物流港变成公寓式酒店。这一事件再次引发了人们对 “商改住”,以及仓储物流用地的思考。
    近年来,随着我国物流业和仓储业的快速发展,国内仓储用地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大。物流用地的紧张以及土地财政情结推高了物流企业的拿地成本以及用地的租金价格。
    从现阶段来看,我国已拥有5.5亿平方米的存储空间。但是,由于我国仓储业的发展较晚,基础设施建设还尚未完善,目前只有580万平方米可算得上是 “甲级”现代物流设施。而中国的人均存储空间仅为0.41平方米,是日本和美国人均水平的1/10。这足以说明了我国仓储空间严重匮乏,眼前急需得到解决与保障。
    另外,一些企业为了牟取暴利,擅自将仓储物流用地变成了住宅用地,一来是严重地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二来是改变了政府对区域经济、物流用地,以及房地产市场的整体规划,造成了商、住项目的比例失调,进而破坏了区域原有的各项功能和规划用途。然而,针对九州通将商业服务用地变更为住宅用地这一违法行为而言,不仅加重了该地区仓储物流用地的紧张局面,同时,更是阻碍了我国物流业的健康发展,影响了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实施。
    因此,为了保障仓储物流用地的合法权益,避免 “商改住”违法行为的再次发生,政府应该给予物流行业一些良好的发展政策,并与其他部门共同携手建立起监管体系。通过加强物流园区的监管力度,才能更好地促进物流业的健康发展,解决仓储物流用地难的问题。
    首先,政府部门应该加大对民间资本投资物流领域的支持力度,通过减轻物流企业的税收负担等利好政策,改善企业的运营氛围,为企业营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助力降低社会物流成本。其次,政府应该加大对民营物流企业的土地政策支持力度,鼓励民营物流企业利用旧厂房,以及闲置仓库等符合规划的物流设施建设。对于以物流业为主的城市功能区和园区,要细化规划功能分区。根据国家标准确定土地用途,严格按照不同地类和土地使用标准分宗供地,防止以物流中心、商品集散地名义圈占土地和实施整体供地,进而实现增强民营物流企业的土地市场竞争能力,提高节约集约用地水平。
    再次,国家应该完善物流用地的监管体系,通过与土地局、税务局等多个行政执法部门之间进行协调配合,共同对当地的仓储物流用地进行监查与管理。通过联手执法,共同治理仓储物流用地 “商改住”等违法行为。与此同时,还应该加大对物流用地的管控力度、执法力度,以及处罚力度。只有各个部门之间相互配合,共同履行监管职责,才是保障物流园区正常的市场秩序、保障仓储用地合法权益的关键。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