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意识待强化

2012-12-15 11:33: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 本报记者 张颖川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如今,在大街小巷中都可以听到这句话并看到这类标语。可见强化环保,已深入人心。
    然而,近段时间以来,在物流基建方面因环保问题被叫停的项目可以说是接连不断。先是哈尔滨至齐齐哈尔铁路客运专线工程,由于未重新报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即擅自开工建设,被环保部叫停;然后是连接陕西、甘肃两省的国家“十一五”时期重点项目西平铁路,最近因涉及文物保护问题停工数月;接下来,由于涉及环境污染,江苏省启东市政府在其官网发布通告称,经南通市政府研究决定,停止在启东实施南通大型达标水排海工程……
    随着一系列事件的发生,在引起各界震惊的同时,也促使人们做更深层的思考:为什么我国物流基建被环保部门叫停事件频出?如何才能有效平衡建设与环保之间的关系,进而杜绝上述事件的发生?影响巨大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类似上述这些基建项目,或者未经过环保部门审批即先行建设,或者经过审批后随意更改规划,或者在经过审批之时就已经属于违法或不合理规划,最终遭遇了被环保部门叫停的共同命运。
    就拿南通“大型达标水排海工程”来说,一直就在规划方面存在问题。从2002年9月~2012年7月,该工程整整进行了十年之久。十年里,反对的声音从未消失过。
    据知情人士透露,南通“大型达标水排海工程”2003年就基本确定是经海门市进入启东,之后在吕四港镇入海。该项目实施后,直接受影响的是位于出海口附近的吕四渔场。而启东市全市110多万人口中,直接依赖该渔场为生的渔民就接近20万人。也就是说,该工程真正运行后,不但会对环境造成极大的危害,也会严重威胁到当地民众的生存。在今年7月28日,随着大批群众走上街头表达对排海项目的反对,该项目最终被叫停。
    而据南通开发区管委会在向南通市政府呈递的汇报文件中称:“截至2009年11月30日,排海工程各项行政审批手续已经全部完成。截至2011年5月底,排海管道工程已投入资金近7000万元,铺设管道约15.8公里。”随着该项目的“永久消失”,已经投入的7000万元资金也随之付诸东流,造成了巨大的资源浪费。
    再看哈尔滨至齐齐哈尔铁路客运专线工程。据了解,哈尔滨至齐齐哈尔铁路客运专线工程于2009年2月经环保部环评批复。在环保部东北环境保护督查中心后续现场调查中,发现该工程松花江特大桥擅自变更建设地点、扎龙湿地保护区路段擅自变更施工方案,破坏了扎龙湿地保护区的自然环境,最终被环保部叫停。当然,由于铁路工程被叫停,伴随而来的还有难以估量的巨额经济损失。
    一直以来,在物流基建领域,类似上述重经济建设、轻环境保护的事件都是屡见不鲜。不仅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还使物流基建工程或停工或改变建设规划,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和巨大的资源浪费,影响极其恶劣。
    为了统一港口工程环境保护设计标准,控制和减少污染,改善和保护环境,2011年4月,国家环境保护部组织专家在北京对《长江干线航道建设规划(2011~2015年)环境影响报告书》进行了审查。这是国家环保部首次对航道建设规划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对于从规划层面考虑长江干线航道整治的环境保护因素、推动长江水运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而鉴于去年4、5月份发生的胶济铁路客运专线、津秦铁路客运专线因环保问题被相继叫停事件的恶劣影响,为了更有效地治理相关建设部门重建设、轻环保问题,今年2月,环保部在官网发布了《关于铁路建设项目变更环境影响评价有关问题的通知》,细化了铁路项目发生重大变动的6类15项情形。
    然而,即使如此,物流基建领域的轻环保问题仍然是屡禁不止,所造成的影响也是愈加严重。如何有效治理,成为相关管理部门亟待思考的问题。
    “意识”缺乏
    到底是何缘故,使得物流基建领域重建设、轻视环保问题之顽疾难以根除?“环保意识淡薄是一个重要因素。”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交通运输规划研究室主任罗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有些新因素所产生的影响,如高铁的建设对环境的影响,人们对它的认知还是有限的,好多东西都没有量化,相关认识有待进一步强化。
    对此,罗萍向记者举了铁路方面的例子。随着铁路渐趋高速化,其产生的噪声干扰较以往明显增大;铁路电气化的普及,会产生更多的电磁干扰,对居民的电器使用会有很大影响;另外,铁路过于密集化,站车垃圾的收集、回收、处置也将成为重要问题。而这些,对于一些部门来说都认知较浅。
    而中国港口协会副秘书长杜麒栋在分析问题缘由时认为,地方政府盲目追求经济利益是关键所在。环保工作目前面临的一个严峻挑战是,一些地方盲目追求发展,存在重经济发展、轻环境保护的意识问题。
    据记者了解,上述南通“大型达标水排海工程”便是这方面的一个典型。虽然在项目调研过程中,多位专家表示反对,并提出具体的修改意见。但是,南通市政府为推进该项目加速,成立了“南通市重大项目推进办公室”、“大型工业达标水排海工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办公室”,发出的诸多文件中,也出现大量“力求通过”、“确保通过”等字样。2008年起,南通市政府要求开发区每月5日、15日、25日向南通市报送《排海工程项目推进工作专报》。南通市政府为促进项目落成的不遗余力,充分暴露出一些地方政府重建设、轻环保思想的根深蒂固。“当然,这里还存在着部门协调上的问题。”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赵坚对记者表示,“就拿铁路叫停事件来说,在这个事件中,铁道部和环保部明显没有协调好,都有一定的责任。铁路不像一般的企业,它是‘国民经济的大动脉’。‘大动脉’随便停下来,那实在是不应该的事情。铁路如果建好不能运营,损失会很大,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影响也很大。”综合治理
    那么,究竟如何才能防止重建设、轻环保事件的发生,使其不在物流基建领域频频上演?
    首先,强化环保观念是当务之急。无论是基建部门、地方政府还是物流企业,都应该充分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在物流基建过程中,须强化环保意识,将环境保护充分重视起来,努力做到建设与环保并重。“经济发展要与国际接轨,必须强化这种环保意识。项目审批必须经过环评这一关,这种程序性的东西必须要有,作为一种法律程序必须履行。”罗萍强调。
    而据记者了解,在这方面,我们还有很多需要向国际上学习。就拿公路建设来说,20世纪80年代,发达国家就开始关注公路建设所造成的影响。到80年代后期,开始重视公路沿线自然资源的保护和生态系统的恢复,并建立了相应的公路环保法律体系和管理机制。近10年来,人们开始重新审视公路施工过程中的环境影响和破坏,建立了融于公路工程建设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技术。这些都说明,环保意识在物流基建工作中的重要性逐渐凸显出来。
    第二,各政府主管部门要做好协调沟通工作。特别是环保部门与其他物流主管部门的沟通,只有沟通及时,协调到位,才能确保物流基建环保工作的有序进行。协调不畅,则难免会出现上述各部门互相掣肘,以致重大基建工程停建的现象。
    赵坚对此表示:“各部委的工作流程应进一步明确,办事规则上不能有冲突。如前不久被叫停的哈齐铁路客运专线,环保部已做审批,而铁路建设方中途改变规划,这还需要环保部再次评审,那么何时报批、需要多长时间批复,这些都需要有一个明确的规则。”
    第三,还应充分发挥好行业协会的组织、协调、服务、监督等职能。其中监督作用尤为重要。这是因为,行业协会在本行业中具有一定的权威,一般都能够参与本行业政策、法规的制定工作。而行业协会制定的行业政策建议往往也会形成国家制定相关政策的依据。
    杜麒栋对此深表赞同。他表示,现在港口建设的审批程序是,地方政府提出一个方案报上去,深水码头的审批权限在交通运输部,而一些小码头的审批权在省级政府。而无论是交通运输部还是省级政府,在工程调研和审批上均很难做到全面、客观。这样就容易导致基建工程审批上的不客观、不公正,容易将环保因素排除在外。
    “我的想法是,应该有一个审核机制来审查这件事。不妨成立一个码头建设准入评审委员会。这是一个非官方的组织,由民间的航运协会来组织。一个建设方案提出后,经过地方审核机制进行审查,虽然没有权力审批,但可以提出一定的意见。这样,就可以将地方政府与地方审核机制的意见同时报到交通运输部,交通运输部以及环保部门在最后审查确定时会更客观一些,对地方建设自然也是大有裨益。”杜麒栋说。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