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市“泥泞” 宁波船企艰难前行

2012-11-14 11:19: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 宋兵 孟庆飞
    今年上半年,受全球船舶市场持续低迷影响,宁波船舶工业经历严峻考验,接单难、融资难、赢利难等问题持续困扰宁波船舶企业。1~6月,宁波船企造船工量为8.79万载重吨,同比增加34.7%;新承接船舶订单38.078万载重吨,同比下降35%;6月底手持船舶订单120.96万载重吨。同比下降46.1%;实现工业总产值46.5亿元,同比下降6.3%;实现工业销售产值36.8亿元,同比下降30.9%;完成出口交货值19.9亿元,同比下降50.7%;实现产品销售收入47.02亿元,同比下降19.7%;实现利润总额1.9亿元,同比下降60.5%。面对不利的市场环境,宁波船企努力谋求出路,其中既有苦苦挣扎者,也有逆势兴旺者。
    基础薄弱 部分船企不敌 “寒流”
    据宁波船舶工业协会统计,目前宁波有65家船厂,以民营企业为主,其中,具备1万吨级以上造船能力的有20多家。总体上说,宁波船企除部分由原国有、乡镇造船企业转制而来以外,大部分是2000年以后以民间集资、融资方式建立的,企业软件、硬件水平相对较低。
    上一轮船市高峰期时,宁波船企也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承接了大量的常规船订单。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暴发后,船舶市场陷入低迷,给宁波船企的生存与发展带来了挑战。由于受订单总量减少、钢材等原材料价格上涨、融资难度加大、劳动力成本提高等因素影响,宁波船企赢利空间不断缩小,生存艰难,个别企业甚至走向破产。早在2011年10月下旬,宁波恒富船业(集团)有限公司和蓝天造船有限公司就被宁波北仑区法院依法宣告破产,当地政府原定的对这两家公司联合重组的计划也彻底终止。
    这种情况在今年上半年变得更加突出。由于2011年以来很少接到新订单,宁波一些船企开始出现资金断链的问题,使得这些企业在建船舶的生产进度受到严重影响。目前,宁波已经有相当部分的船企出现接不到单、船台闲置的情况,一些在建船舶也遭遇了来自船东的严苛要求,甚至面临延期处罚、弃船等风险。
    即使有些企业能够接到新船订单,船价也普遍较低。而且,不少船东提出由船企垫资造船的要求,再加上船舶市场的低迷使银行等金融部门对造船业贷款采取谨慎态度,民间融资也不再像前几年那样青睐造船业。目前很多宁波船企私下里表示,就算有单也不敢接,因为实在负担不起巨额的垫资费用。
    着眼高端 转型升级谋出路
    不过,在上半年一片萧条的市场环境中,宁波部分船企依然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其中,前几年就率先开始转型升级的浙江造船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浙船公司)是典型代表。
    早在造船行业形势一片大好,大多数船企被繁华的景象“迷离了双眼”时,浙船公司就已开始进军海洋工程船领域,提早转型。事实证明,这样未雨绸缪的做法十分明智。据该公司总经办主任戎波透露,其订单任务已经排到了2013年年底,其中海洋工程辅助船要占造船业务总量的八成以上。
    戎波说,散货船等常规船型产能严重过剩,企业必须走差异竞争的路子,努力向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船舶建造领域拓展。“一艘普通散货船的用钢量达1.9吨,价格只有3000多万美元,而一艘海工船的用钢量仅为3000吨,其价格能达到七八千万美元。”他说。
    与浙船公司向海工领域进军类似,宁波新乐造船集团 (以下简称新乐造船)致力于建造高端化学品船。新乐造船前几年就将化学品船作为其主打产品,在提高产品技术含量上狠下功夫。该公司共有2个船台、2个船坞,目前在建船舶共有6艘,订单也排到了2013年年底。据该公司有关人员介绍,除了建造高端化学品船,其还计划建造海洋工程船和液化气运输船。
    在船市“寒冬”之中,与同行们的惨淡经营相比,宁波还有一些船企以业务多元化为自己赢得了较多的生存空间。比如象山博大造船有限公司、宁海船舶修造厂在上一轮船市高峰时以建造散货船为主,去年下半年以来,这两家企业不仅积极建造小型运输船和加油船、污油回收船等工程船,还凭借着自己已经拥有的渔船建筑资质,开始积极承接鱿钓船、渔用辅助船等的订单,同时积极发展修船业务。通过产品结构调整,这些企业的船台、船坞等设备的利用率较高,取得了比较好的经济效益。
    低端打转不如力争上游
    宁波大多数船舶企业如今窘迫的状态,可以说是前一轮船市高峰时国内如雨后春笋般大量涌现的新建中小型造船厂在船舶市场突变的情况下,从以往的欣欣向荣迅速沦为“瑟瑟发抖”之态的缩影。由于建厂时间短,规模比较小,技术积累少,客户群有限,这些底子很薄的船企,抗风险能力很差,一旦船市低迷,立马就会陷入困境。
    不过,凡事都有利弊,俗话说船小好掉头,与那些员工成千上万、固定资产几十亿元的大型船企相比,这些中小船企对订单的需求较小,在生产经营上有更多的灵活性,通过积极开展一些多元化的业务,在经济效益方面倒也能够有所收获。正如宁波一家船企老总所说,以前大多造出口的大船,很少接国内订单,现在出口订单少了,那就多造一点国内的小船;造船业务量小了,那就修船,甚至做点钢结构业务。
    从维持企业基本生存的角度来说,宁波中小船企这种灵活经营的做法值得肯定。但是,也必须看到,他们正在开展的“多元化”,与其说是一种主动的选择,不如说还是一种应对船市低迷的无奈之举,有很大的被动性。更重要的是,不管是国内沿海和内河运输船、渔船,还是修船和钢结构制造,其实每一个领域都有自己相对独立的体系,其产品的技术含量方面从高到低分成许多档次。如果船企没有长远发展的意识,在这些领域依然只满足于建造那些技术含量较低的产品,那么其将始终停留在低水平上。这样一来,即使未来船市复苏,他们也依然只能够在产业链条的最低端打转。
    船企要想真正提高自己的抗风险能力,真正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最根本的还是努力追求技术的进步和产品质量的提高。对于这些小船企来说,当前在开展多元化业务的同时,不妨潜下心来钻研技术、培养人才队伍,千万不能从一个领域的低端转战到另一个领域的低端,一再重复“昨天的故事”。低水平的重复肯定是没有前途的,无论船企在哪一领域开展业务、在多少领域开拓经营,在技术上力争上游才是王道。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