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威司达:中国战略浮出水面

2011-5-15 23:44: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 李玟
    上海车展期间,首次亮相的纳威司达带来了重型卡车Prostar、Transtar、IC Bus校车,以及三台大排量迈斯福柴油发动机等展品。同时,其中国战略也渐渐浮出水面。
    “对于中国,我们有备而来”
    数据显示,纳威司达排名世界500强企业第202位,其生产的中型卡车、特种卡车和校车更是稳坐北美市场头把交椅。其重型卡车业务在过去3年间,每年实现9%的市场份额增长,2010年成为北美地区第二。纳威司达亚太区总裁特洛伊·克拉克表示,即使在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时期,纳威司达也能保持基本赢利,并在接下来的两年中实现持续稳定增长。至于为何百余年来纳威司达能在北美市场取得如此成功,纳威司达集团副总裁、首席营销官安·贝拉克认为:“这是我们坚持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的结果。”
    据悉,纳威司达善于聆听客户实际需求,并把这一点作为企业的立足之本。“我们努力建立并维护与经销商及客户之间的长期、牢固的信任关系,倾听他们对产品的需求反馈和建议,通过不断创新为客户提供一整套的运输解决方案。”特洛伊·克拉克介绍到,对于中国市场,“首先,我们会进行具有针对性的详细了解和研究,并将这种了解和研究展示给我们的客户和当地的市场,以此来与中国用户分享我们的经验和理念,进一步了解中国市场的需求。此外,我们还将与合作伙伴一起来实践这样的理念,乃至我们的技术、经验和产品。”
    寻找伙伴,实现本地化经营
    去年9月,纳威司达选择了江淮汽车作为本土合作伙伴。对此,特洛伊·克拉克表示:“这是因为双方拥有相同的企业价值观,在此基础上,我们能够更好地完成技术层面的合作。从产品角度讲,我们与江淮的产品具有互补性。我们主要生产全系列发动机和重型卡车,而江淮需要自产发动机,我们就将自己的全系列发动机通过江淮导入市场;我们希望通过合作来快速提高江淮汽车的产能和市场竞争力,并通过纳威司达的渠道来推进江淮产品的海外销售。在中国,我们的战略是通过与江淮汽车的融洽合作来拓展市场,实现本地化经营。”
    特洛伊·克拉克还表示:“这种本地化经营的战略并非简单的产品引进或移植,而是思想层面的交流——长头车并不能代表纳威司达,我们只是碰巧在今年的展台上展示了长头卡车。我们的真实理念是根据市场需要来制造产品,无论产品的形式是平头还是长头,都是根据市场需要来确定的。如果调查研究显示平头车更适合中国市场,我们同样会将空气动力学方面的经验运用于平头车的设计当中,使我们引以为豪的空气动力学车身与出色的燃油经济性表现完全地结合在平头车产品上。”
    中国战略,任重道远
    鉴于纳威司达在中国树立品牌形象是当下一项重要工作,一切后续中国战略(包括产品战略、价格战略等)都将在此基础上展开。纳威司达集团产品开发与战略高级副总裁拉明·尤尼西表示:“对于合资公司而言,产品是最核心的战略,尤其是发动机,以及一些与本地市场相适应的合作产品。对于向中国引进进口车的问题,我们正在进行相关的可行性研究。”拉明·尤尼西还说,“美国也曾经历过平头车作为市场主流的时代,但是一个简单的法规调整就使全美的卡车几乎在一夜之间‘巨变’——原因很简单:长头车安全,而且舒适。驾驶者不用总是坐在发动机上面,而燃油经济性也一下子节省了10%,维修起来也更加方便。”“我们的全系列发动机产品可以满足欧IV、欧V、甚至欧VI的排放要求;在整车设计中,我们对原材料的回收和再利用也降低了能源的消耗;产品方面,我们是第一家将电动力运用到量产商用车产品中的厂商。”拉明·尤尼西进一步介绍到,“我们的产品中不仅有柴电混合动力商用车,更有纯电动商用车eStar。目前,我们正在进行一个‘超级卡车’项目的研发,这项研发的目标是继续保持我们在燃油经济性方面的领先地位,并将卡车的燃油消耗降低到目前的50%。”此外,据了解,纳威司达仍在寻找并锁定符合中国市场及物流运输环境特点的产品及解决方案,并旨在把最新的产品技术和研究成果向中国市场推荐。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