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培育发展进口转口市场

2011-5-14 1:11: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Rafat来自苏丹,在国际商贸城五区市场“进口商品馆”拥有一个商位,专营非洲各国的特色产品。 
  “我是从上海世博会上得知,义乌五区市场要设立一个‘非洲产品展销中心’的,回国之后,我专门咨询了苏丹政府部门。在我们非洲,义乌的知名度很高,在苏丹,很多商人甚至只知道三个中国的城市,北京、上海,还有就是义乌。” 
  试营业半月有余,望着“减员”严重的商品展示架,Rafat乐了,眼睛眯成了一条线。 
  馥郁芬芳,只因采百花之长 
  法国的红酒、西班牙橄榄油、意大利的皮具、巴西的水晶、非洲的乌木雕塑、日本陶器、印尼工艺品……这些原本很难在中国市场上寻觅到的进口商品,已在两年多的时间内,相继登陆义乌市场。 
  原三区五楼进口商品馆,这是中国首个综合展销境外产品的贸易商场,也是国内最具规模的进口商品集散地,运营两年多时间,口碑、业绩斐然。就销售而言,俊福珠宝、天然居、广艺珠宝的销售额均已突破百万,俊福珠宝的货品价值更是超亿元,发展的代理商也多达200家;西班牙馆、万国酒业、玛高酒业3家的销售总额甚至突破2000万元,经济效益显着。此外,日本的烂漫樱花(日用品)、台湾的乐梦家居通过网络销售已发展代理商140余家,销售总额也突破千万。 
  这些主体的崛起不仅带动了进口馆的整体繁荣,还把进口商品的销售网络大范围地铺开,形成了“由主体烘托市场、由市场壮大主体”的良好态势。 
  “呜呜祖拉”,再续义乌情缘 
  南非世界杯,中国版“呜呜祖拉”通过义乌市场源源不断奔赴足球赛场,而今,非洲正版的“呜呜祖拉”即将入驻“非洲产品展销中心”。 
  据悉,“非洲产品展销中心”设想源起于2009年召开的中非合作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并在第十六届义博会上正式确认落户义乌。作为全球最大的小商品集散地,义乌与非洲一直保持着密切的经贸往来。目前,非洲商人在义乌设立的常驻贸易机构达362家,1000多名非洲商人常年在义乌经商,义乌小商品市场内设立有专门的非洲商品馆。 
  通过前期不断努力和各方资源的整合利用,“非洲产品展销中心”如今初具规模,已引进坦桑尼亚乌木、津巴布韦石雕、贝宁铜器、莫桑比克乐器、南非钻石首饰等17个非洲国家的近1000种特色商品。截至目前,已有布隆迪、尼日利亚、埃及、佛得角、尼日尔、利比里亚等国的经商处来电咨询招商相关事宜或推荐联系单位。 
  借“试点”东风,新进口商品馆满帆起航 
  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的获批,对新进口商品馆而言,无疑是一剂强心针,给做强做大进口商品交易区注入了新的动力和活力。 
  “在人民币持续升值的大背景下,我对五区新进口馆的前景绝对看好,现在试点批下来了,商检、通关方面肯定会有利好的政策出来,不用说,我更加有信心了。”新进口馆从国际商贸城三区五楼搬到五区一楼之后,工艺品经营户施新雨心情畅快,他的店面从原来的2间增加到了3间,橱窗陈设和产品展示的空间更为宽裕。 
  据悉,位于五区一楼的新进口馆,规划面积10万平方米,是一个集经营、展销、洽谈于一体的国际性商品贸易中心,当前汇聚了来自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的近3万种商品。 
  从“市场万里行”到进口馆,“走出去”不忘“引进来”,义乌巧借“试点”东风,旨在凭借市场的客商集聚高地打造一个商品洼地,把全球商品集聚到义乌,做进口、转口贸易,增强市场辐射能力。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