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峥嵘30载 交通谱华章

2011-4-9 12:39: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30年的改革,30年的开放,30年的发展。经历了30年的风雨,相伴的是30年的拼搏,内蒙古交通走过30年的历程,迎来了30年的惊喜,30年的巨变。30年的发展人们有目共睹,那是时代凯歌的激扬旋律,是阳光普照的温馨画卷,是心灵碰撞的激情火花。今天,当我们站在时代前沿,回头看那路、那车时,我们浮想联翩。 
  1978年,内蒙古的公路总里程约为3.5万公里,公路密度为2.97公里/百平方公里。到2007年年底,全区公路总里程达到13.8万公里,公路密度提高到11.7公里/百平方公里。 
  1978年,全区民用汽车为36696辆,其中货车29027辆、客车7669辆。 
  2007年年底,全区民用汽车保有量达到147.5万辆,是改革开放之初的40倍。营运货车总量达到21.2万辆。 
  1978年,全区货运量4352万吨、客运量1669万人次,全区年人均货运量2吨、年人均出行不到1次。2008年,内蒙古公路运输完成全社会货运量7.3亿吨,货物周转量492亿吨公里。客运量3.5亿人次,旅客周转量219亿人公里。 
  1997年,呼包高速公路单幅通车,全程153公里。 
  2008年年底,全区高速公路总里程将达到1879公里。全区高速公路通车及在建总里程已超过2600公里。 
  1978年和2008年,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两个耀眼的时间点。时隔30年,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30年的改革开放历程,是中国不断富强的30年。 
  30年的辉煌和成就,也凝聚着内蒙古2200万人民的心血和汗水,带动了内蒙古交通的飞跃式发展。 
  30年来,内蒙古交通人紧紧抓住国家西部大开发这个千载难逢的大好机遇,乘势而上。“三横、九纵、十二出口”,内蒙古高等级公路网的蓝图正在变成现实,编织成了地球上一条条黑色的缎带。条条大道的延伸,彻底结束了千里草原交通不便、物流不畅的历史。 
  30年,内蒙古交通人一步一个脚印,实实在在地走过。从一个公路建设工地辗转到另一个工地,留下的是一路绽开的鲜花和美丽的风景。30年的时间很短,昔日隆隆的筑路机械声还在耳边作响,弹指一挥间,年轻的小伙已经两鬓斑白,一条条高等级公路展示在世人面前。 
  资料显示,1978年,内蒙古公路通车里程为3.5万公里,到2007年年底,内蒙古公路通车里程已达到13.8万公里。2008年,内蒙古公路建设投资总额为260亿元,到年底,全区公路建设总里程将达到14.7万公里,相当于1978年的4倍多。 
   

   

  一组数字喜看发展巨变 
  “要致富,先修路”,铁一般的定律让内蒙古人尝到了甜头。改革开放30年来,内蒙古道路交通飞速发展,公路网建设纵横有序,如一张蛛网遍布草原,交通无阻、四通八达,带动内蒙古经济飞速发展。 
  1978年,内蒙古的公路总里程约为3.5万公里,其中晴雨通车里程仅为6078公里,占通车里程的17.4%,其余公路都是等外路或自然路,20%以上的旗县、25%的乡镇(时称人民公社)不通公路。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为解决公路等级低,通过能力不足等问题,内蒙古着力改造公路干线,提高公路桥梁质量,扩大路桥的通过能力,重点建设了锡宝张公路,呼喇公路,牙满公路,乌兰花-赛汉塔拉公路,呼和浩特-老爷庙公路,通辽-乌兰浩特公路,经棚-锡林浩特公路,109、110国道技术改造以及黄河上的3座公路大桥等一大批重点工程。北京-拉萨的109国道和北京至银川的110国道,穿行于内蒙古自治区中、西部,担负着内蒙古、宁夏、西藏及西北其他省份之间与首都北京及华北地区的交通运输任务,在内蒙古境内分别为603.35公里和878.01公里,呈东西走向,构成了内蒙古中部路网横向的主骨架。为适应新形势,自治区又分期对109、101国道进行了大规模的技术改造。2000年,在《内蒙古自治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规划纲要》中,交通网络工程作为重要内容,列入战略规划纲要10项重点工程之一。其主要内容是:必须按照“适度超前”的原则,先行发展。公路要以国道、区道主干线、出口路和主要经济连接线为重点,全线贯通“三横九纵十二出口”.到2007年年底,内蒙古全区公路总里程达到13.8万公里,建成高速公路1768公里,一级公路2836公里,二级公路10778公里。公路平均好路率达到81.6%。乡镇苏木通公路率达到100%、通沥青路率达到81%;村嘎查通公路率达到63.4%。 
    一条公路翻开建设新篇 
  1997年7月,全长151公里的呼和浩特-包头高速公路通车,标志着内蒙古的公路建设开始跨进了现代化的新阶段。10年里,内蒙古的高速公路通车里程不断增长,到2007年年底,内蒙古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已达到1768公里。随着赤大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车,内蒙古东部实现了高速公路零的突破。预计到今年年底,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将达到1879公里。 
  G025线老爷庙-麻黄沟高速公路全长778.417公里,是国道“五纵七横”丹拉线的内蒙古段,占到其总里程的近1/6,穿过大青山、鄂尔多斯高原、河套平原,跨越乌兰察布市、呼和浩特市、包头市、鄂尔多斯市、巴彦淖尔市、乌海市,连接了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这个内蒙古最具经济活力的“金三角”地区。去年,“金三角”的经济总量占到全自治区经济总量的一半以上,人均GDP达5193美元,站到了我国沿海地区平均水平线上。经济跨越式发展高地在这里迅速隆起。 
  2005年9月19日,丹拉国道主干线集宁至老爷庙段高速公路开通,内蒙古首府呼和浩特到北京实现了全线高速化,原来从呼和浩特进京需要8个小时,现在4个小时就可以到达。沿线世世代代以种田或放牧为生的人们,正在改变单一的生产经营模式,开饭店、建旅游点,高速公路成了乌兰察布市一些农牧民的致富路、“摇钱树”。交通的跨越式发展拉近了内地与草原之间的距离,在内蒙古距离北京最近的兴和县,当地人自豪地向客人称这里是北京的八环,“我们可以在家里吃过早餐后,驾车到北京燕莎去购物”。 
  目前,以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为中心的“金三角”地区,被高速公路网紧密连接,在千年前游牧部落繁衍生息的土地上,形成了今天的“两小时交通圈”,经贸互相渗透、交融、互补。 
  古老的阴山脚下,有了矗立在城市上空的旋转餐厅,有了霓虹闪烁的酒吧一条街,有了王府井百货,也有了麦当劳、肯德基和必胜客,还有国际知名的假日酒店、香格里拉饭店和凯宾斯基饭店。 
  家乐福和星巴克咖啡店不久也将在这里落户。 
   

  一条通道带动经济发展 
  在内蒙古阿荣旗新发朝鲜族乡章塔尔村依傍的301国道边,薄秀云家的豆腐坊占地面积不到100平方米,每天都顾客盈门,收入颇丰。由于薄云秀家门前就是301国道和省际大通道,交通十分便捷,因此不但城里各大商店、饭店都到他家采购干豆腐,而且他每天还能运送50多公斤干豆腐到黑龙江甘南县的市场出售。经过4年的发展,他家不但盖起了大瓦房,彻底摆脱了贫困,更鼓起了致富的腰包,成为靠“路”发家的典型例子。 
  “以前,大卡车开不进来,我们费尽周折把羊赶出去,往往卖不上好价钱。自从铺上了沥青路,我们就不用操心牛羊外销的问题了,一到出栏时节,买主便会开着货车上门收购,谁收购的价钱高,我们就卖给谁。每年夏季,外地的游客就开始涌向草原,我们的牧家游很受欢迎,牛奶、酸奶、黄油都很畅销。”赤峰市克什克腾旗牧民斯日吉兴奋地说。 
  2005年9月,全国最长的一条省际大通道--全长2515公里的内蒙古自治区省际大通道全线贯通。这条大通道东起呼伦贝尔市的阿荣旗、西至鄂尔多斯市的苏家河畔,横贯内蒙古东西,大通道穿沙漠、过草原、跨河湖、钻山岭,贯穿9个盟市40多个旗县,辐射地域面积83万平方公里,占内蒙古自治区总面积的2/3,受益人口近2000万人。省际大通道总投资达340亿元,于2002年开工建设。大通道的贯通,给通道沿线带来了巨大的财富与商机,对促进内蒙古资源的开发利用、参与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以及参与东北经济圈、华北经济圈、西北经济圈建设,连接周边、实现通疆达海,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省际大通道在改善沿线地区交通条件的同时,也调整了沿线产业布局的空间分布,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以主要公路为轴心,所经之处无论城市、乡村还是村屯,纷纷从四面八方筑路架桥来与通道连接,省道、县道和乡道连接并形成了蜘蛛网般的路网。大量的资本被诱导在其沿线地区投入,形成“路域经济带”,提升了周边土地资源的利用价值,推进了沿线地区的城市化进程。据测算,由于省际大通道的实施,未来10年内将直接创造GDP约417亿元,平均每年拉动自治区GDP增长0.6%。 
    一张路网构建发展框架 
  自从一条条公路修通以后,内蒙古公路沿线的许多农牧区,生产生活较之以往有了很大的变化。从辽阔的北方草原,到浩瀚的西部沙漠,从广袤的南部平原,到茂密的东部林区,以前的土坯房逐渐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小二楼;烂泥夹杂着家畜粪便的小村道逐渐变样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条条笔直平整的沙面路、沥青路、水泥路;以前主要靠牛马运输的现象少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汽车、三轮车、摩托车等现代化交通工具,组成了内蒙古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族团结的壮丽风景。 
  每年,内蒙古有数百万吨乳制品、数百万台电视机、上亿吨煤炭等进入全国市场,一条条不同等级的公路给内蒙古人民带来了奔向小康的希望。同时,有了交通的强力支撑,内蒙古做深做强资源转化的新型工业化链条顺畅了许多。呼和浩特的牛奶源源不断运往全国各地,鄂尔多斯煤电项目支援了整个华北的电力,包头的钢铁、卡车大量销往国外,经济融合源自于交通的大力支持,也对交通网络提出更快、更高、更完善的要求,有人甚至称内蒙古是“车轮上的经济”。 
  发达起来的交通运输就像健全的输入输出大动脉,富有本土特色的“羊、煤、土、气”(羊绒、煤炭、稀土、天然气)利用这条大动脉输出,乳制品利用这条大动脉输出,高新技术,高新产业利用这条大动脉输入。这条大动脉带活了内蒙古的经济,带火了内蒙古的经济。 
  从此,内蒙古办成了多年来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新气象:综合实力明显增强,生态建设成效显着,基础设施得到改善,特色优势产业增势强劲、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对外开放步伐不断加快。一系列数字可以佐证:1978年,全区生产总值是58亿,人均生产总值是317元;而到2007年,全区生产总值达6000亿元左右,人均生产总值超过3000美元;1978年,全区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为131元,到2007年增加到3953元;全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78年的301元增加到12378元。 
   

   
鲁霍一级公路阿拉坦大隧道施工。
    一个梦想寄寓美好明天 
  2007年的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加强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构建保障有力、适度超前的支撑体系,并提出生产总值增长15%,财政总收入增长2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12%,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10%的新目标。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离不开良好的交通环境的支撑。“十一五”内蒙古交通发展规划是:公路基础设施投资将达到1200亿元。到2010年,新增高速公路1500公里,达到2500公里;新增一级公路1500公里,达到3600公里;新增二级公路6000公里,达到1.5万公里。届时,呼包鄂“金三角”地区形成高速公路网,自治区与毗邻地区形成高速公路通道,自治区首府到各盟市、主要出区通道、重要口岸公路及其他规划路段以高速公路、一级公路连通,盟市至旗县基本以二级公路连通,乡镇(苏木)和50%的建制村(嘎查)通沥青(水泥)路,村村通公路、通客运班车,真正实现“又好又快”、“好中求快”的发展目标。同时,全长9200公里的高速公路网规划已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审议通过,该路网由8条横线,9条纵线,8条连络线和8条环线组成,简称为“8988网”.该路网建成后,除呼伦贝尔市外,其他盟市行政中心均可实现1日内到达首府呼和浩特,全区12个盟市所在地及人口在10万人以上的城镇、区域经济中心、旅游胜地、重要口岸、与相邻省份连接的出口就都能形成一个等级网络。 
  条条大道,承载着内蒙古人祖祖辈辈的梦想,密织的公路网,正成为内蒙古经济发展的快车道和人民奔小康的的幸福路、致富桥。回望30年,寄望下一个10年、20年,我们共同期待……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