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港:一个内陆省份的全球视野

2011-4-24 22:48: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 本报特约记者 苏嵘
    “我们通过西安国际港务区办理果汁出口业务,大大节约了物流成本,运营仅仅两个月就节省78万元,及时实现出口退税1700万元。”陕西省最大的果汁出口仓储企业——陕西田园冷链有限公司总经理周耕说。
    进出口通道不畅、远离海运港口、物流成本过高是阻碍陕西省外向型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过去,陕西进出口商品绝大部分通过东部港口办理装卸、堆放、订舱和报关报验业务,过程冗杂、时间长、费用高。如今伴随着西安国际港务区的建立运营,大大减少了全省企业国际贸易中转环节,极大地改善了全省对外贸易条件。陕西企业正一个个借“港”出海、扬帆远航。
    西安:内陆型国际化都市探索之路
    尽管西安只是个内陆城市,但多年以来,让西安走出去的梦想却从未中断。人们的记忆里仿佛还存在着1000多年前大唐盛世,那个“丝绸之路”起点、那个辐射八方影响世界的国际大都市——长安。于是,怀揣着这样的记忆和历史,拥有着曾经的辉煌与梦想,陕西人小心翼翼却又勇敢地迈出了崭新的一步步。
    陕西人的“港口之梦”由来已久。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有胆识的陕西人就提出凭借包头到北海的南北铁路大通道“1.7个亿把陕西搬到北海边上去”,为陕西外向型经济寻找一个“出海口”的设想。如今一个更大胆的创意在陕西人举力推动下孕育成形——在不沿边、不沿海、不沿江的内陆陕西,“无中生有”地建设国际内陆港,把“出海口”平移到内陆腹地的西安。2003年,西安市政府在连云港召开国际新亚欧大陆桥国际协调机制研讨会上,正式向一些国际组织提出了在西安创建“内陆港”——国际港务区的理念。
    2008年3月,陕西省政府成立了西安国际港务区建设联席会议制度,西安市组建市一级的派出机构,以体制机制创新,加速推进位于西安主城区东北部,规划控制区面积120平方公里、建设面积44.6平方公里的西安国际港务区发展。
    2009年,国务院将物流业列入全国十大产业振兴规划,把西安列入到21个全国性物流节点城市。凭借西安中国的“中心”、新欧亚大陆桥的“心脏”、全国最重要的交通枢纽地位,在全国各地目前已掀起建设“国际陆港物流”的高潮中,加速建设西安国际港务区,使之成为内陆型经济开发开放的战略高地,已成为从中央到地方的普遍共识。
    2008年底,海关总署、财政部、税务总局、外汇管理局等四部委联合下发文件,批准在西安国际港务区内设立西安保税物流中心;2010年4月20日,西安保税物流中心正式通过验收;今年2月14日,经国务院批准,西安保税物流中心升级为国家级西安综合物流保税区,规划面积6.17平方公里,成为西北惟一。
    国际陆港:提升内陆城市经济外向度
    胡锦涛总书记2010年在全省视察工作时明确提出,要努力把陕西打造成内陆型经济开发开放的战略高地,这为全省今后发展指明了方向。“‘国际陆港’是设立在内陆地区同海港、空港并列的独立商港,以信息技术为核心,以陆海空多式联运为主要手段,具有国际港口服务、货物集散中转、加工增值、商贸流通、信息服务等多种重要功能。以国际陆港为核心的西安国际港务区的设立,对全省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尤为重要。”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生导师杜跃平教授说。
    而西安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在港务区建成并投入使用,进一步强化了西安在全国铁路网中的重要地位,形成贯穿东西、连接南北的国际货运大通道;通过互通式立交、快速货运干道,实现了国际港务区与国家高速公路网的连通融合;通过与咸阳国际机场和窑村机场的有效对接,打通遍及全球的航空货运通道。
    目前,西安国际港务区的发展,已经纳入国家发展战略,这为港务区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国际港务区肩负着先行先试的职责,在发展中结合实际,还将制定出台一系列土地、财税、人才等方面的优惠政策。这些政策效应的集成叠加,必将使西安国际港务区成为高度透明、市场化运作、与国际完全接轨,优惠政策接近自由贸易区的特殊区域,推动全省形成对外开放的政策制高点。
    国际港务区:助力陕西产业升级“我们之所以入驻西安国际港务区,正是因为这里能够提供给我们之前在沿海港口才能提供的服务功能和优惠政策。”周耕说,“像我们这样的出口企业,所关注的运营和物流成本问题,随着港务区内保税物流中心运行后,这些问题得到了很好地解决。”
    西安保税物流中心通过“港口后移、就地办单、海铁联运、无缝对接”,为企业发展提供了良好平台。实现了保税仓储、加工配送、国际采购、国际中转等功能以及港区联动、海铁公铁联运、沿海与内陆联动的格局,大幅降低了产品进出口成本,使西安这座内陆城市将会如沿海城市一样具有对外开放的基础条件和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必备环境。
    而作为国际港务区的标志性工程,占地10平方公里,总投资超过200亿元的西安华南城项目的引入与建设,无疑将西安的国际化进程又向前推动了一大步。“西安华南城是由香港上市公司华南城控股与新豪德控股联合开发建设,分为商贸主题交易区、综合物流配套区、中央商务区、生活服务配套区,将建设集展示、交易、物流、信息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配套完善、超大规模、现代综合商贸物流园。目前我们在全国各地国家级开发区已建成27个华商城,西安是最大的。”西安华南城总裁王德文介绍。
    整个项目拟分三期建设完成,一期总投资额超过60亿元,占地面积约3平方公里,建筑面积约400万平方米,可入驻2.5万~3万商户;项目全部建成后,总投资额将在200亿元以上,建筑总面积约1000万平方米,可入驻商户10万户,实现营业额1500亿~2000亿元、税收50亿元以上。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