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繁荣致业务量暴增 物流企业遇选择

2011-3-5 18:08: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事实上,除了业务量的暴增之外,无法衔接的原因在于,物流业与电子商务的不匹配。对于当前的物流体系来说,90%以上的仓库、设施、人员乃至系统等主要资源都掌握在尚未参与电子商务的物流企业中,都还主要运行在传统产业的需求环境中,无论是改造仓库运作、提升配送速度还是建立到户交付能力,当前掌控主要资源的物流主力军尚未做出及时反应。“现在与电子商务联动起来的仅仅是新生力量快递公司。”

    “物流需要外行人来搅一搅。”这句一个月前马云说的话,却让近2个月内的物流业思潮涌动。因为发展了十多年的物流业发现,面对急速增长的电子商务市场,却不知如何才能不落下自己的脚步?

    可以看到的是,除了高调的阿里巴巴,其实京东、当当等电子商务企业都已经大规模投入于物流能力的建设,他们的介入将彻底打破电子商务行业与物流行业的界限。“当下的情形看似有些混乱,很多电子商务公司既忙于搭物流平台,又要自己做配送工;很多物流企业配送忙不过来,还想做一体化平台。”一业内人士接受记者采访时坦言,“但可以肯定的是,他们将以互联网的精神重新定义物流服务的内容和标准,他们中的成功者可能会成为中国市场平台型物流公司的标杆。”

    这样的预测并非空穴来风。据统计,2010年,我国网络购物总额达4500亿元,比5年前增长22倍,每天流转的快件量高达1000万票。但在物流行业内,90%以上的物流企业尚未踏入电子商务服务领域。对于那剩下的10%物流企业来说,这样的数据对比更像曾经历过的移动互联江湖一样,充满诱惑。

    从To B到To C

    中国的现代物流产业大约发端于上个世纪90年代末期。在新世纪刚刚来临的时候,曾经有一个“宝供物流”的故事在物流行业内几乎人人皆知,它们成长的经历就是一个民营物流企业如何通过为宝洁这样的制造企业提供全过程的物流服务而获得成功的过程。

    这也是物流业在起步的前五年间大多可复制的模式以国内兴起的制造业为驱动力,服务制造业这类专业客户,对全国市场进行物流配送,以此获得一个相对稳定的市场份额。例如,2005年被外资嘉里物流收购成立的嘉里大通物流公司,将目标市场锁定在IT及电子、医药(普货及冷链)、汽车及配件、时尚产品、化工、精密仪器、新能源及环保材料企业。

    与此同时,这一类物流企业通过不断挖掘客户的潜在需求,提供越来越多的升值服务来虏获企业“芳心”,包括:包装服务、签单返还服务、开箱清点服务、针对高价值货品的周转箱式运送服务、代理货物运输保险的服务等。

    只是,从五年前开始,这样的环境出现了一些变化。

    始作俑者是被称为阿里巴巴的这家电子商务企业以及不断涌现的B2C、C2C市场对物流的需求。“在电子商务迅猛发展之前,在制造业物流市场上,我们基本上只能接到少部分企业的产品配件、样品、发票的快件业务。”上海圆通快递云南分公司的副总经理李文忠告诉记者,别说2000年,即使时间倒退5年,那时服务电子商务的民营快递业都很不成形。

    即使在这样的环境下,在2007年,阿里巴巴的总参谋长曾鸣仍在私底下表示,物流未来的出路在于“从To B(公司)转向To C(个人)。”

    事实证明,他预测的正确性。在2007年后,“四通一达”(圆通、申通、中通、汇通、韵达)脱颖而出,并依靠规模效应登上了中国快递业的舞台并唱起了主角。这其中的发展动力,主要来源于电子商务。李文忠表示:“‘四通一达’几乎都是通过网点覆盖、资金规模来实现规模化。其中加盟起到了非常快的扩张效果。”另一个激动人心的案例来自顺丰。实际上,顺丰去年一年的增长额就超过了宝供十多年积累的总规模。而这种增长,基本就来自于曾鸣所说的“To C”。它不仅仅催生了顺丰,实际上造就了总规模已经超过千亿的快递企业群。

 业务量暴增后的急刹车

    近几年的发展,似乎走出了民营企业的另一种快速成长的新模式从制造业驱动换为电子商务驱动。然而,问题也接踵而来。随着国内电子商务突飞猛进的发展,被电子商务拖拽着长大的民营快递企业,开始显得力不从心。据统计数据显示,如今每天从淘宝网流出的订单就高达500万件,业务量暴增的同时,现有物流的容量和服务质量也遭遇瓶颈,买家投诉日增,物流商与阿里巴巴的关系也日渐紧张。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云也曾坦言,在信息流、资金流解决之后,“刚缓过气,我们发现所有抱怨、投诉都来自物流。”

    有着相同遭遇的不止阿里巴巴这一家。京东商城也不止一次地抱怨,“由于订单增长太快,物流中心的处理能力根本跟不上,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体验不佳。”“甚至有时候公司还通过媒体向消费者喊话:请暂时不要来京东购物了,去别的地方买吧。”

    到2010年底,物流业更是以一种特别的方式让大家的目光都聚集在这一产业之上。商业杂志主编刘湘明比喻:“2010年国内电子商务的火爆,在新年到来之前被狠狠地踩了一脚刹车”。其所指的刹车当然是跟不上的物流服务。换句话说,现在几乎所有电子商务公司的成长脚步正在被物流环节拖累。

    然而,为什么从To B到To C,换了一个更强劲的发动机,物流反而“踩了一脚急刹车”?一业内人士分析,“这种驱动力的转变,不是简单从线下转移到了线上,B2B转移为B2C,背后隐藏的是巨大的物流配送需求。”举个容易理解的例子:一个典型的便利店,每天至少有1000人次购买。支持这一天的店面销售,仅仅需要每天晚上配送中心往这个店里进行一次配送就足够了。然而,如果有1%的消费需求转移到网购,就需要10次到户的配送。一次到店的货车配送费用大约是50元,一次到户的配送费用大约是5元,10次也刚刚好是50元。这也就是说,对于物流产业来说,电子商务占社会零售的份额每提高1%,配送服务收入机会就会提高100%。“实际情况会比这个复杂些,如果仅以淘宝订单数据做测算,得出从To B到To C物流需求的放大乘数大约是70倍。”该人士指出。

    事实上,除了业务量的暴增之外,无法衔接的原因在于,物流业与电子商务的不匹配。上述业内人士分析,对于当前的物流体系来说,90%以上的仓库、设施、人员乃至系统等主要资源都掌握在尚未参与电子商务的物流企业中,都还主要运行在传统产业的需求环境中,无论是改造仓库运作、提升配送速度还是建立到户交付能力,当前掌控主要资源的物流主力军尚未做出及时反应。“现在与电子商务联动起来的仅仅是新生力量快递公司。”

电商的物流保卫战

    但是,这个机会是如此诱人。

    粗略计算一下就知道,假如五年内电子商务能超过社会零售10%的话,将创造2000-3000亿元的新增物流服务市场,至少可以容纳三五十个物流公司上市。

    许多电子商务企业开始了对物流环节的介入,但即使到现在,像阿里巴巴、当当网、京东商城、卓越亚马逊等B2C电子商务网站,大多采取“自建仓储+第三方快递”的物流配送模式,他们谈及的“新物流体系”才刚刚起步。

    最具火药味的一次是在今年1月19日,阿里巴巴集团在北京发布物流战略。这天的发布会也算是中国物流界的“盛会”,全国数百家物流企业的老板均应邀出席。马云对着台下这数百个物流老板,从致敬讲到使命,从危机讲到前景,中间出其不意地抛出一句批评:“你们今天玩得‘业余’”。

    至此,现场的博弈气氛不言而喻。

    阿里巴巴一面向所有的物流合作商亮明立场这次是要“玩真的”:第一,通过“物流宝”平台,大力推进物流信息管理系统;第二,由集团层面主导、投入100亿元的真金白银着手兴建全国性仓储网络平台。另一面则广征“志同道合”的合作伙伴。

    从坚称“绝不会做物流”,到2008年的百世物流进入淘宝的推荐物流公司行列,到阿里巴巴入股星辰急便,到淘宝推出与物流企业的合作伙伴计划,再到淘宝“大物流”计划的推出,马云和他的淘宝网,对物流的态度走过了从排斥到试探再到发力的过程。

    另一个对仓储物流有着浓厚兴趣的是京东商城。在上海嘉定,京东商城将2009年融到的2100万美元的70%投放到物流建设,形成京东商城最大的物流仓储中心。在此基础上,公司计划2011年在嘉定建成一座15万至18万平方米的超大型仓储中心,其规模将是鸟巢的8倍。

    就在一周前,当当网发布了其在物流建设方面的新闻稿,由当当网制定物流标准,意图将现在服务于当当网的物流企业收归麾下以统一形象。“当当网只是提供一个仓储和信息平台,并且统一服务形象,现在服务于当当网的物流企业实际上还是独立的,将来也是独立的,大家都是依托于这个仓储和信息平台的合作者。”当当网公关部许小姐说:“订单延误、服务水平良莠不齐、态度不好,这些都可能会影响到用户对当当网的体验,因此仓储建设以及物流渠道的整合,是当当网正在进行的布局的重要业务。”

    当当网的物流整合方式与马云为阿里巴巴构建的物流计划有点类似,不过,相较于阿里巴巴和淘宝网卖家的分散程度以及对物流的选择权,当当网对卖家的掌控也让其对物流公司拥有更大的话语权。

    家电巨头苏宁电器(002024,股吧)也不满足于传统店面的扩张,苏宁易购B2C网站的独立运作,足以看出其对网购的重视,但是苏宁易购的胃口并不小。“应该说我们有了物流方面的准备,才开始做网上团购的,而且物流渠道还正在完备中。”苏宁易购市场部经理李先生告诉记者,苏宁易购独立运作后,物流渠道的建设并不像其他B2C网站那样,主要还是与苏宁电器全国门店共享仓储与物流。据李先生介绍,对于有苏宁电器门店的地方,网购用户可以像在本地购物一样很方便地收到苏宁电器员工送来的商品,苏宁电器在全国300多个城市拥有90多个物流中心,苏宁易购自然是“站在巨人肩上”。对于没有苏宁门店或者当地仓储没有库存的地方,苏宁易购选择在物流中心之间使用自有物流,从就近的物流中心到消费者手中,苏宁易购则将交给第三方物流公司完成。“我们最终的目标,还是要实现自己控制苏宁易购整个物流环节。”李先生说。

    研究亚马逊的财务报表会发现这样一个特点:前四年最主要的支出是营销投入约占30%,第五年形成了品牌,营销投入降到5%,而物流投入超过了30%,因为订单量多了服务跟不上。

 
~   物流需要外行人来搅一搅。 

    “从业务到营销再到运作的互联网化的过程,就是每个优秀的物流公司夺取电子商务机会的过程,能深刻领悟互联网精神,迅速实现转化的物流企业,无论是平台型的还是产品型的,无论现在有多大,都有可能在未来五年成为业界领袖。”在这样的场景中,物流企业如何选择未来路径?是做个iphone,成为让大家打电话、上网、玩游戏都离不开的平台?还是做个“愤怒的小鸟”,让大家无论用哪个平台都最喜欢你这款游戏?

    遗憾的是,在记者的采访中,云南许多物流企业对这些问题似乎都集体失声。

    或许,他山之石也能给本土物流企业一些方向:物流的互联网化,将出现的是一个新兴的产业群,在新的格局里,能成为iphone当然很伟大,做个“愤怒小鸟”也很不错。中国物流业需要有iphone这样的平台,不止一个;也需要有“愤怒小鸟”这样的产品,千千万万。

    这一次B2C企业集体将眼光投向物流业,更多的是想在电子商务物流行业复制“支付宝”模式打造一个足以吸引物流企业和卖家的物流信息平台。

    当当网联合总裁俞渝一语中的:“物流网络所要支撑的供应链架构纷繁而复杂,因此打造一个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慧型供应链基础设施就显得尤为必要。”而马云和李国庆也更愿意提“开放式物流平台”。

    事实上,如何打造物流平台已成为如今电商界讨论最激烈的话题之一。那么,电子商务都需要什么样的物流公司呢?

    一业内人士认为:首先,以顺丰、EMS为首的快递服务当然是首当其冲,但是,电子商务所需要的物流服务,远远不止于快递。因为网购不仅仅要在网上买书和衬衫。那只是故事的开始。在未来,上网买鲜花、大闸蟹、双人床、冰箱、空调乃至进口轿车。这些都不是快递能够提供的服务,而需要冷链物流、零担快运、大件物流、特种运输等等各种各样的物流专业服务。事实上,快递仅仅能适合一小部分产品的配送需求。

    其次,从卖家的角度,不仅仅需要有人配送,还需要有人把订单处理、仓库分拣、标签、长途运输与全国各地的末端配送有机地链接在一起,才能快速准确地实现消费者的需求。

    “我们可以把前一种服务看作是各种各样的‘物流产品’,后一种服务看作是集成各种特色产品的‘物流平台’。”该人士认为,“产品型”的物流公司必须有某个地区、某一类产品的独特能力,例如各地大大小小的“落地配送”公司,他们的独特能力就是搞定某一个城市的到户配送,事实上,即便大如顺丰的快递公司,也是一个典型的“产品型”公司,“隔夜配送”就是它的标准产品;“平台型”的物流公司必须有面向电子商务卖家提供全方位、全过程整合服务的能力,使得卖家无需关心物流细节,从而将全部精力投入与营销而不是履约。然而,对于国内的物流企业来说,这更像是一道艰难的选择题。

    不难想象,物流信息平台如果上线,加入到这个平台的物流公司就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可能面临消费者在电脑前对他们的选择,就像现在消费者在“支付宝”上选择银行一样,当然当当网、阿里巴巴、京东商城都有可能成为规则的制定者。

    阿里巴巴和当当网都尽可能让物流公司相信他们不会“被亏待”,有物流企业担心自己被架空,也有物流企业对“排他性协议”耿耿于怀,他们的怀疑仍然未能打消。当当网公关部许小姐强调,当当网并不会掌控整个物流链的运作,只是为卖家和物流企业提供信息中间服务,物流企业更可以通过这个平台接到更多业务,“这是一个共赢的局面”。

    无论其中争议如何,也无论做平台还是做产品,互联网化则是最终的结局。一业内人士在其博客中写到,“从业务到营销再到运作的互联网化的过程就是每个优秀的物流公司夺取电子商务机会的过程,能深刻领悟互联网精神,迅速实现转化的物流企业,无论是平台型的还是产品型的,无论现在有多大,都有可能在未来五年成为业界领袖。”

    当然,对于大多数接受采访的本土物流企业来说,这些似乎还很遥远,他们还在等待更有利的时机,至少现在他们的订单又恢复了正常。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