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材物流模式逐渐升级

2011-3-3 23:07: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近年来,我国钢铁企业加快模式转型,钢材产业链不断延伸,物流园区化步伐加快。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建有物流园区400多家,钢材加工配送中心达600多家,钢材市场数量约1300家。
新建设的钢铁物流园区通过对现有钢铁物流市场的科学规划、布局、调整,提供多元化服务,除进行传统贸易外,还具有仓储、剪切加工、配送运输、物流金融、信息处理、保税物流、中转分拨等功能,成为满足供需双方交易的有效平台。
一些地区结合自身区域经济发展定位,大力发展以钢铁研发、钢铁贸易、钢铁物流、钢铁会展、钢铁文化等为重点的生产服务中心,形成了上海宝山、广东乐从、山东泰安等一批品牌钢材市场,在降低生产营运成本、运输成本、仓储成本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并成为联系钢铁产业链上、下游之间的桥梁和纽带。
与钢材交易同步,钢铁电子商务成为我国钢铁物流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子商务打破区域界限,集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于一体,使得用户选择商品的余地更大。钢材电子商务使信息更加公开化,价格更加透明,地区差价变小;使得从生产、流通到终端用户的供应链变短,成本降低,流通效率提高。
第三方物流成为电子商务的强有力支撑。钢材期货、网上电子交易、网上现货交易与钢材现货交易等多种钢材贸易形态并存,现代网上电子交易与现货交易相结合,进一步加快了我国钢铁流通由传统流通业向现代流通业的转型步伐。在2009年3月,钢材期货正式推出,钢材期货成为钢贸流通商对冲经营风险的重要工具之一,钢材产品在期货、电子盘等影响下,其金融属性越来越强。
与此同时,大型集团发展迅速,政策法规不断完善。近年来,借助物流业的发展,国内大型流通企业发展迅速,成为行业发展的领军者。其中,比较突出的是中钢集团、西本新干线等几大龙头企业,在全国起到了领头与表率作用。据统计,以中钢集团公司等为代表的几家大型流通企业,其年销售收入增幅远超过行业平均水平,且增长速度逐年加快。中国中钢、五矿、西本新干线、浙江物产、天津物资集团、中国铁路物资等几家大型企业的销售额超过了千亿元。
伴随着我国钢材流通业的发展,钢材流通秩序正逐步得到规范。在各级政府部门和行业组织的关注下,钢材流通统计体系、市场监测体系与市场预警机制进一步建立健全。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