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二月逆流 再现月度贸易逆差

2011-3-31 13:25: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春节后,中国外贸入超再现。   3月10日,海关总署发布的2月贸易数据显示,中国大陆出口967.4亿美元,进口1040.4亿美元,逆差73亿美元。
  这已是最近十年来,中国大陆第五次在圣诞节和春节后出现月度贸易逆差。之前的四次,分别发生在2003年、2005年、2008年和2010年的年初。但在今年的春季,美欧经济复苏态势正在巩固,多数投行一度对中国2月贸易看多。
  数据出炉后,摩根士丹利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王庆在发给《财经》记者的英文邮件中,用了“surprise”(吃惊)一词。
  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下称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则对《财经》记者称,2月出口同比增长仅为2.4%,“大幅低于市场预期的27.1%和我们预期的19.6%”。此前,市场预期2月贸易顺差49亿美元,中金公司预期顺差47亿美元,与实际逆差73亿美元显得“南辕北辙”。
  中国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对《财经》记者表示,除了季节性因素,中国政府“扩进口”与美联储二次量化宽松(下称QE2)两大政策助力了进口大宗商品量价齐升。
  更多学者和外贸界人士则向《财经》记者表示,这种暂时性的逆差并不值得担心,即使未来形成某种趋势,亦是对中国多年外贸顺差的一种平衡。商务部长陈德铭在今年初接受《财经》记者专访时已经表示,进出口的再平衡,是商务部今年和今后的一个工作重点。
  大宗变量
  海关总署发表的2011年2月全国进口重点商品量值表显示,铁矿砂及其精矿4864万吨,1月-2月累计进口1.17亿吨,累计同比增长22.6%;进口均价为154.3美元/吨,1月-2月累计同比上涨62.2%。价格增速大幅跑赢数量增速,其结果是1月-2月累计铁矿石进口金额同比翻番。
  原油与大豆亦然。同期进口重点商品量值表显示,1月-2月原油累计进口3562万吨,累计同比增长17.2%;进口均价为676.3美元/吨(约合96.6美元/桶),1月-2月累计同比上涨19.5%。量价齐升之下,1月-2月原油累计进口金额大涨四成。而大豆进口745万吨,增长6.1%,进口均价为566.7美元/吨,上涨22.7%,进口金额大涨三成。
  2010年11月4日出炉的QE2是此轮大宗商品暴涨的根源。彼时,美联储宣布,释放总计6000亿美元的流动性,让8月风闻QE2即将出炉便开始贬值的美元进一步走低。由于美元与大宗商品的跷跷板效应,美元走低之时,以中国为首的新兴经济体不得不承受输入性通胀之苦。
  商务部3月7日的一份报告称,进口原油当月进口均价自2009年以来震荡走高,2010年5月达每吨599.6美元,此后虽有所回落,但12月持续反弹至609.4美元/吨,同比上涨9.3%,环比上涨5.7%,12月进口均价为年内最高点 恰与QE2发挥效应的时间吻合。
  与美元贬值效应吻合的包括了几乎所有大宗商品。以铁矿砂为例,商务部监测报告称,2010年12月,中国大陆进口铁矿砂平均价格为146.1美元/吨,同比上涨68.1%,环比上涨0.5%,连续四个月稳居每吨140美元以上高位。
  成本累及
  与之前数次月度贸易逆差相同,圣诞节后的外需稍减、春节前集中报关(1月顺差64.5亿美元,比2月多,比去年12月少)、春节后的产能利用率偏低均是近年来反复出现的状况。
  2011年2月全国进口重点商品量值表显示,集成电路、电动机及发电机、成品油、焦炭及半焦炭、煤、钢材、集装箱、钢材等设备类、资源类产品的出口仍为正增长。而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灯具、塑料制品、家具及其零件、鞋类、玩具、服装及衣着附件等部分加工类贸易出口下滑幅度均超过10%。
  商务部3月7日公布的一份加工贸易报告称,加工贸易转型升级遭遇生产经营成本上升的拖累。2010年,国内皮革、尼龙、橡胶、聚酯纤维等原材料价格不断攀升,尤其是棉花价格的大幅上涨,传导至下游纱线、布匹等材料价格也持续走高。
  同时,劳动力成本上升、资金短缺、用工难等问题也制约着中国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升级。受此影响,一批跨国大型制造企业开始转向要素成本低廉、劳动力资源丰富、产业环境日趋成熟的越南、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地区;而中国加工贸易企业不仅面临资金紧张和生产成本上升的制约,在技术储备方面的能力薄弱,行业转型升级任务艰巨。
  在输入性通胀与货币超发、(人力、土地等)成本推动因素共同推高CPI(2月CPI为4.9%)之际,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自3月25日起年内第三度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此番新增的0.5个百分点预计将回收3500亿元流动性。
  境外变数
  但更大的变数却在境外,这既涉及市场需求,更关系能源和资源供给。
  首先是中东、北非的局势究竟会演变到何种地步,油价持续飙升到何时?3月18日,一位中央部委官员告诉《财经》记者,因为中东、北非局势动荡,他需要紧盯石油价格走势,近来每个周末都在加班。
  其次则是日本地震的经济后果,将会给全球金融业和实体经济带来多深的影响,相关部委亦在密切关注。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张燕生对《财经》记者表示,高企的油价等大宗商品价格,必将严重影响中国大陆今年的贸易格局,“2007年-2008年的高油价,还要高房价和高杠杆率撑着,目前光凭恐慌心理这一项就能把油价推过100美元,简直就是泡沫再现。”
  中国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透露,根据中行研究团队测算,如果石油价格突破130美元/桶,30余年前的石油危机或将再现。彼时,汇率与利率必将双率齐升,以抗击史无前例的输入性通胀,“当然,现在还没有定论,大家都还在观察,都在测风向。”
  在市场一片谨慎悲观的论调之下,诸多投行并未改变中国大陆全年顺差的格局预期。王庆、彭文生、曹远征等人均表示,西方主要经济体的复苏态势巩固,是他们认为“顺差会缩窄、但顺差肯定会存在”的主要原因。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