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中的泸州物流

2011-3-3 23:35: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2008年2月,在市委六届六次全体(扩大)会议上,市委、市政府站在新的起点上,勾画出了泸州市宏伟蓝图的新篇章——大力实施“四个四”战略。四个四发展战略中,商贸物流中心作为四大中心建设之首。岁月如歌,光阴荏苒。三年来,我们紧紧围绕打造“川滇黔渝结合部现代商贸物流中心”这个目标,坚持把发展现代物流业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发展的重要举措,大力推进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引进物流项目,强化政策引导支持力度,全市物流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区域中心逐步形成。2010年,泸州市商贸物流增加值达到79.4亿元,同比增加11.7%。其中物流业增加值32.3亿元,同比增长8.7%。全市物流产业经济效益显著提高,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持续下降;物流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有较大提高,社会化物流配送企业比重达到50%以上。与此同时,发展物流业的政策支撑保障体系基本建立,物流信息平台打造正在积极筹备,城北物流中心、高坝集装箱物流中心、合江物流中心、纳溪物流中心、方山物流中心、神仙桥物流中心已经初具规模,泰黄物流中心和泸州枢纽客运中心正抓紧建设,川滇黔渝结合部现代物流中心初步形成。 
  物流基础不断夯实。物流集聚区的打造初具成效。川南粮油物流中心、隆盛物流园区等物流园区正在加快实施;高坝集装箱物流园区、城北物流园区、泰黄物流园区、方山物流园区、泸县神仙侨物流园区等一批重点物流园区的规划建设工作正在抓紧推进中。项目引进为发展再添活力。2010年,全市共新引进物流项目82个,投资总额达28.5亿元,协议引资28.3亿元,共到位资金21.4亿元。其中,投资额达2000万元以上的重大物流项目有59个,占项目总数的72%。重点项目发展态势良好。全年列入市委市政府重点推进计划的17个重点商贸物流项目推进顺利,累计完成投7.27亿元,超年度任务5.42亿元的34%。 
  企业竞争力显著增强。随着物流基础设施和装备的现代化、物流信息网络的建设以及集中配送等新的生产组织方式的广泛采用,第三方物流企业迅速发展,专业性和竞争力不断凸显。截止2010年底,全市第三方物流企业已达74家,占物流企业总数的13.4%;年实现营业额14.9亿元,占全市物流企业营业总额的42.3%。A级物流企业6家,四川省50强物流企业10家,A级物流企业、50强物流企业的数量居全川二级城市之首。目前,全市还确立了君安集团、长江水运、平安运输、三友物流、宏图物流、速腾物流等12户重点物流企业作为联系企业,对其给予资金、项目、政策上的重点支持。2010年,12家重点物流企业累计完成营业额4.96亿元,增长18%;实现税收1718万元,增长18.9%。同时,泸州市与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的联系与合作不断加强。中国远洋、中国海运、中国外运、四川民生、太平洋集装箱、嘉士和、深圳万港、马士基、达飞、万海、东方海外等国内外知名航运公司已开通泸州至上海的集装箱班轮或在泸州港进行集装箱中转。丰田公司、神钢集团、龙莽集团、中粮兰田、银鸽纸业、泸州老窖等知名企业与泸州港建立了紧密的业务关系。 
  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 
  制定产业政策,引领发展。为促进物流业的规范、良性发展,泸州市明确了物流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战略定位、发展目标以及具体措施等。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泸州市物流业将紧紧围绕“一体系”(政策支撑保障体系)、“两平台”(物流运输平台和物流信息平台)、“五中心”(城北物流中心、高坝集装箱物流中心、合江物流中心、纳溪物流中心和方山物流中心),着力把泸州建设成为连接成渝经济区和南贵昆经济区的主要通道和四川省重要的水运物流通道和西南出海通道,形成公路、铁路、水路运输多种运输方式结合的综合交通枢纽。同时,把泸州打造成为川滇黔渝结合部的区域物流中心城市。 
  完善基础设施,推进发展。近年来,泸州市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加快推进与物流运输密切相关的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物流发展条件。公路方面,开工建设了川黔、宜泸渝、成自泸赤3条高速公路,投资改造了泸永路、321国道纳溪至川黔界段、省道308线泸州至川黔界段。到2012年,3条高速公路将全部建成通车。届时,泸州将形成“一环六射”(由川黔、宜泸渝和成自泸赤高速公路在泸州交叉形成“一环”后向周边呈放射状形成“六射”)的高速公路网络。铁路方面,正在积极推进“三纵四横”铁路网络建设,即:隆昌叙永黄桶铁路、内江泸州城际铁路、自贡泸州城际铁路形成三纵,泸州港进港铁路专用线、叙永古蔺大村铁路、重庆泸州昆明铁路客运专线、古蔺太平遵义铁路形成四横。即将建成通车的泸州港进港铁路专用线,可实现泸州国际集装箱码头与成都青白江建设的亚洲最大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对接,届时,泸州港将成为长江沿线第一个铁路直通码头的港口,铁水联运的优势随即凸显。目前,正在加快推进隆黄铁路叙永至织金段的前期工作,争取今年内开工建设。隆黄铁路全线贯通后,将成为连接成渝经济区和云贵煤炭基地的资源大动脉。港口方面,泸州港集装箱码头现已形成50万标箱、1500万吨/年吞吐能力,主要承担了四川省大宗物资出海港口的重任。目前,二期续建工程正加紧推进,到2012年建成后,将形成100万标箱、2500万吨/年吞吐能力。到2020年,整个泸州港集装箱码头的年吞吐能力有望达到400万标箱。届时,泸州港将成为四川及云贵北部地区最重要的水上出海通道和实现江海联运的主枢纽港。航空方面,泸州兰田机场为4C级标准的国家重点支线机场,现已开通泸州至广州、北京、贵阳、昆明、深圳等多条航线,年运送旅客量保持在10万人次以上,去年突破20万人次,跃上了一个新台阶。为改善机场飞行条件,泸州市于2008年下半年启动了泸州机场迁建工作,目前进展十分顺利,今年年底将动工建设。迁建后,泸州机场的飞行条件将得到很大改善,吞吐能力也将大大提高。随着交通基础设施的加快建设,泸州市综合运输能力得到很大提升,进一步为物流产业的快速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突出园区建设,聚集发展。园区是物流产业发展的载体,是实现专业化、集约化、规模化经营的平台。泸州市按照产业和空间布局,规划建设层次分明、功能清晰、各具特色的物流园区:一是产业物流园区,即将制造业和物流业结合,在产业园区配置物流体系,如在泸州酒业集中发展区建立的宏图物流园区,在泸州化工园区建立的纳溪物流园区,在泰安机械工业园区建立的泰黄物流园区、合江临港工业园区建立的合江临港物流园区等,以促进制造业和物流业联动发展;二是交通节点物流园区,即以主要港口、车站为依托,以货物集散、仓储、折装、加工为主要功能的物流园区,如高坝集装箱物流园区、安宁物流园区、方山物流园区等;三是配销型商贸集聚区,即以商品存储、展示、加工、配送为主要功能,辐射本市及周边地区商贸市场的商贸集聚区,如西南商贸城、亿鑫商贸城商贸等项目。 
  优化政策环境,保障发展。泸州市商务局后推动出台了《泸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建设川滇黔渝结合部现代商贸物流中心的实施意见》(泸市府发〔2009〕26号),《泸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泸市府发〔2010〕10号),制定了包括市场准入、财税支持、规费减免、融资、用地等方面的优惠或扶持政策。比如在市场准入方面,工商部门在为物流企业办理登记注册时,除国家法律、法规规定外,其他前置审批事项一律取消;在财政促进方面,市级财政设立了450万元的商贸物流业发展专项扶持引导资金,以贴息、技改、补助等形式给予支持;在用地保障方面,对符合《泸州市现代物流发展规划》的物流重点建设项目,市现代商贸物流中心领导协调小组根据发展需要,提出年度用地计划,由市国土资源局列入年度计划,对大型商贸物流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要预留土地指标,并对区县符合规划的商贸物流重点建设项目予以适当倾斜;对符合《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确定的重点扶持项目,积极向上争取政策、资金支持。这些政策措施的制定,为物流产业的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回首来路花似锦,展望前程更辉煌 
  站在新的起点上,我们还将坚定步伐,奋力向前,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重点做好七项工作,开创泸州物流又好又快发展和和谐发展的新局面: 
  树立现代物流观念,增强物流产业意识。加快物流业的发展,应加大宣传优势,引导现有企业从根本上改变“大而全”、“万事不求人”的观念,树立现代物流经营理念,明确物流业的重要地位,走出把运输送货认同为物流的误区,增强现代物流产业意识。充分认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和流通日益社会化、专业化,物流已不再是生产、流通的派生部门和辅助手段,而是相对独立分离出来的,是大有发展前景的新兴产业部门。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的好经验、好做法,发挥现有优势,指导企业积极重组,整合社会存量资源,改变企业各自为政的局面,形成一个完整、统一的社会物流体系。 
  围绕重点环节,完善物流体系。一是围绕四大产业发展第三方物流。按照加快推进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要求,加快建设配套产业发展的现代物流体系,并根据泸州市酒业、能源、化工、机械四大产业布局特点,深化专业化分工与协作,强化配送能力建设,引导企业采用“零库存”等生产运作模式,加快培育建设一批服务全市优势产业和潜力产业发展的第三方物流企业。二是围绕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物流。扩大内需、搞活消费必需依托于农村市场。便捷的物流将更好地促进农村产品、城市工业品的双向流动。与此同时,努力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网络。三是围绕商贸流通发展物流。推进物流企业与商贸企业互动发展,促进供应链各环节有机结合。重点引导以汇通超市、万福商业广场等为代表的本地大型连锁经营企业,支持以国美、苏宁等为代表的国内大型连锁经营企业发展物流配送服务,培育面向流通企业和消费者的“配送型”物流产业。 
  围绕重点项目,夯实发展基础。继续发挥商贸物流发展推进工作组的作用,推出一批重点物流项目。对重点物流项目按照时限要求倒排工期、倒逼进度、挂图作战、强势推进,做到目标任务、工作标准、时限要求、责任主体、奖惩措施“五明确”。对已经完成任务的指标,要做到能超则超、争取多超;能够完成的指标,要做到能快则快、尽快完成;需要通过努力才能完成的指标,要细化措施、加快推进、如期完成。 
  强化政府引导,打造发展高地。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制定的《四川省第三方物流体系建设规划(2009-2012年)》和《关于加快第三方物流发展的意见》,编制支持物流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允许不同区域、不同所有制企业开展物流服务业务。进一步加大财政扶持力度,采取贴息、补助和奖励等多种形式扶持重点物流企业实施的更新改造物流设施设备、物流信息化系统建设、推广应用先进适用物流技术和标准等项目。坚决落实各项已有的税收优惠政策,清理和完善收费政策。千方百计保障土地供应,将生产性设施用地列入工业、仓储用地范畴。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引导金融机构对信用等级资质较高的物流企业给予重点支持,推动政策性担保公司为中小物流企业提供短期资金贷款担保,鼓励外资和民间资本经营物流相关业务。大力扶持品牌发展,鼓励物流企业申请认定四川省著名商标、中国驰名商标,积极培育和扶植A级物流企业,对首次通过国家2A以上级(含2A级)物流企业评估确认的企业给予鼓励,鼓励物流企业做强做大。 
  强化保障措施,优化发展环境。一是加强统筹协调。进一步发挥好市商贸物流重点推进工作组作用,深化物流发展战略、方针、政策研究,协调解决物流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为加快物流发展提供组织保障。要求各区县、各部门建立相应的领导协调机构及工作推进机制,切实履行重大物流项目建设过程中的组织协调职能,大力完善重点物流企业和重点示范物流项目的认定机制,形成促进物流业发展的市县(区)二级联动工作机制,推动泸州市物流体系建设。二是加强统计考核。目前泸州市物流统计制度还不健全、不规范,不能准确反映物流发展的真实情况。泸州市将扩大社会物流企业统计调查范围,在现有物流统计制度的基础上探索建立物流企业统计直报系统,完善物流调查统计制度和信息发布制度。要完善物流发展目标考核办法,定期进行督促、检查、通报,确保发展物流各项任务落到实处。三是发挥中介作用。充分发挥市物流协会桥梁纽带和促进行业自律等方面的作用。要求物流行业协会协助政府及企业完善行业规划、制定行业发展政策,开展物流各项指标的信息统计、市场监测工作。向政府相关部门反映企业的呼声,向企业传达物流的发展动向。要从行业诚信体系建设、有序竞争、行业标准化、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入手,推动物流服务市场健康发展。 
  发展电子商务,建立信息平台。经济全球化、世界网络化,使信息化进程日新月异,物流业在泸州市经济的地位日益突出,发展现代物流业离不开信息化,因此把当前蓬勃发展的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产业结合起来的最佳途径就是发展电子商务物流,培育第四方物流,建立泸州市物流行业的公共平台,通过因特网形式整合物流企业资源,使泸州市物流业真正实现质的提高。 
  提升物流软实力,培养引进人才。作为一个人才密集型的行业,物流业的发展需要一大批熟悉服务对象的生产、经营、销售,熟悉物流服务、组织运输、组织管理相关业务,熟悉市场营销和计算机网络、信息开发维护等方面的人才。要引进和培养一批高层次、高素质的物流人才,除利用高校资源外,还要加强泸州市现有物流人员的职业培训工作,造就一大批熟悉物流运作规律,并有开拓创新精神的人才队伍,提高整个物流产业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作者单位:王洪波 泸州市商务局局长 
       陶 杰 泸州市商务局市场体系建设科干部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