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黄金水道释放“黄金效应”

2011-3-24 12:24: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十一五”是长江航道大投入、大建设的快速发展时期。长江航道发展紧紧抓住合力建设长江黄金水道的历史性机遇,积极推动长江航道科学发展,取得了“两大历史性突破、三大显著提升、一个进一步凸显”的突出成就,即:航道建设和航道服务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发展观念、科技创新能力、行业管理水平得到明显提升,长江航道在沿江经济社会和长江水运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进一步凸显。   经过5年大跨越,长江航道通过能力提高五成以上,长江货运量取得世界内河六连冠,成为拉动沿江经济快速发展的有力支撑。
  54亿大手笔通畅千里水上“黄金路”
  “十一五”以来,长江航道建设投资力度空前加大。“十一五”期前3年累计完成投资17.82亿元,已经超过“九五”、“十五”期建设水平;2009年,交通运输部在计划投资7.1亿元的基础上,进一步追加投资10亿元,全年建设投入达到17亿元,规模之大前所未有,长江航道建设进入了全面加速的快车道。
  在过去5年中,长江航道局按照“延上游、畅中游、深下游”建设思路,完成建设投资54.24亿元,长江35处碍航浅滩得到了大规模整治。
  在下游,先后实施了张南、东流等航道整治工程、10.5米深水航道上延工程、太子矶炸礁工程以及马当沉船打捞工程,使下游航道实现了深水化,南京以下航道水深与长江口深水航道建设同步衔接,由7米提高到了10.5米。
  在中游,先后实施了陆溪口、周天、马家咀、嘉鱼—燕窝、瓦口子等航道整治工程,枯水期通航紧张局面明显缓解,在长江航道发展历程上具有重大意义。
  在上游,结合三峡工程建设,实施了库区部分河段炸礁和助航标志迁建工程,库区航道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并且实施了泸渝段、叙泸段航道整治工程,提高了上游航道等级。
  通过集中治理,长江下游航道初步实现了深水化,南京至太仓段航道水深达10.5米,太仓至长江口航道水深达到12.5米,3万吨级海轮可常年通达南京,5万吨级海轮可常年到达太仓;中游荆江河段的最低航道维护水深从2.9米提高到了3.2米,枯水期通航紧张局面明显缓解;上游重庆至宜宾航道最低的航道水深从1.8米提高到了2.7米,达到三级航道标准,实现了2688公里干线航道全河段全天候通航。
  优化服务航道运能提升五成
  在推进航道系统治理工程的同时,长江干线航道的服务能力也逐步提升,全面提高维护水深,航道通过能力得到了极大释放,实现了从“瓶颈制约”到“初步适应”的历史性跨越,进一步释放长江水运潜力,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通过“十一五”建设,提高了长江干线芜湖—南京、宜昌—城陵矶以及宜宾—泸州、重庆—涪陵河段航道维护尺度标准,航道维护尺度及其保障率得到进一步改善。芜南段航道维护水深非汛期由6.5米提高到7.5米,汛期由7.5米提高到9米,万吨级海轮可直达芜湖;宜昌—城陵矶河段航道维护水深提高到3.0米,一举打破延续56年的长江中游枯水期航道水深2.9米的局面;上游宜宾至重庆水深提高到2.7米,历史上首次实现了干线航道全河段昼夜通航,在长江航道发展历程上具有重大里程碑意义。
  长江干线航道维护尺度的大幅度提升,极大地释放了长江航运潜力。长江航运经济技术研究所的一项研究表明,长江干线航道维护尺度提高后,航道条件大为改善,长江上、中、下游航道通过能力分别提高了4171万吨、2362万吨和13548万吨,产生直接经济效益47.29亿元,每年可带动长江沿线地区GDP增长536亿元。此外,平均运输每万吨公里货物燃油消耗量可降低11.6%,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28.76吨。
  转变方式航道建管养协调发展
  “十一五”期,随着长江航道加快发展,长江航道发展思路和理念也发生了极大的改变。长江航道局提出了长江航道建设“三破三立”的发展观念——破小规模投资建设的思路,树立超前谋划、主动作为,进行大规模系统建设的工作理念;破过于强调内部保护的思想,树立海纳百川、内外并举的开放思维;破亦步亦趋的思想,树立率先发展、勇创一流的世界眼光。
  长江航道建设发展逐步转变发展方式,走向科学可持续发展,践行以管理为根本、以建设为途径、以养护为手段的思路,实现航道建管养协调发展。
  在“十一五”期,一批先进的装备设施投入到长江航道建设中,以新型航标船和测量船为代表的航道维护船艇、以300方首冲自航耙吸挖泥船和8000方大型耙吸挖泥船为代表的航道维护疏浚船舶、以40米铺排船和抛枕船为代表的航道整治建筑物维护船舶的建造和投入使用,极大地提高了航道维护生产的效率和安全性能,提高了长江航道维护保畅工作能力。
  在大规模整治工程建设中,坚持生态和环保理念,积极采用国内外航道系统整治成熟先进的施工技术、工艺和材料,注重节能减排和保护环境,将航道整治建设施工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小,推动建设生态环保型、资源节约型现代化长江航道。
  数字航道构筑新的里程碑
  “十一五”期间,长江航道部门坚持“科技兴航”战略,努力推进创新型航道建设,数字航道建设取得重大突破。2008年,南浏段数字航道建设示范工程通过了交通运输部验收,长江干线的电子航道图全线贯通并试运行;基本构建起“长江数字航道”的框架,开始实现航道维护管理由传统模式向数字化和信息化模式的转变,部分河段实现数字化管理,成为长江航道建设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2009年,完成了第三期宜宾—鳊鱼溪、大埠街—慈湖口两段电子航道图的生产制作,覆盖2688公里长江干线的电子航道图完成制作和开始试运行,有力促进了长江数字航道的建设。
  结合长江南浏段数字航道示范工程和三峡库区航路改革工程,为航标维护、水位信息的采集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手段,航道信息发布更加及时,航道维护信息发布由分月改为分旬,特别是航道全线按分段、分主要浅水道对外发布实际维护尺度,便于运输船舶及时掌握航道变化情况,合理配载,提高了营运效益。船东对长江航道维护、航道行政管理、航道信息服务、航标管理的满意率总体保持上升趋势,2009年达到86.3%,超过长江航运船东满意率总体满意度。
  “十一五”期间,除长江数字航道建设外,还实施了“长江航道局信息系统二期工程”,初步搭建构成长江航道信息网主干的信息网络。建设了航道基础资料、船舶机务、测量、生产计划、助航设施和综合管理等6个基础数据库,航道船舶机务管理系统、长江航道内外网网站等业务应用系统逐渐成熟。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