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建设迎来发展新机遇
2011-3-20 15:27: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要按照适度超前原则,统筹各种运输方式发展,基本建成国家快速铁路网和高速公路网,初步形成网络设施配套衔接、技术装备先进适用、运输服务安全高效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这对交通运输业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也为未来交通运输业发展绘就了宏伟蓝图。
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离不开交通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十一五”时期,我国公路、铁路、民航、水运、管道单个运输方式都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不论是设施总量、规模,还是运输能力供给及运输质量等,都取得了巨大成就,为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截至2010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9.1万公里,居世界第二;全国公路网总里程达到398.4万公里,密度由“十五”末的每百平方公里34.8公里提升至40.2公里;全国规模以上港口数量达到96个,运输机场达到175个,管线总里程从“十五”末的4.4万公里增加到7.8万公里。
但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尽管交通基础设施“十一五”时期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从交通运输适应国民经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现有交通运输体系存在的首要问题依然是总量不足。因此,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首要任务依然是按照适度超前的原则,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区际交通网络,建设城际快速网络。
在公路基础设施方面,“十二五”时期,我国将以国家高速公路网建设为龙头,加强省际连接线建设,加快建设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确定的交通基础设施、特大城市圈、大中城市群交通基础设施,到2015年基本建成国家高速公路网;修订国家公路网规划,强化国省道改造,力争“十二五”
末路网整体结构优化升级,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
铁路基础设施方面,到2015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2万公里以上,以高速铁路为骨架、总规模5万公里的快速铁路网基本建成,总规模7万公里的区际大能力通道布局成网。
水路基础设施方面,有序推进沿海港口建设,完善煤油矿箱等主要货种港口布局,加强资源整合,推进以临港工业为依托的沿海港口新港区开发建设,到2015年,我国沿海港口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适应度达到1.1∶1;加快推进长江等内河高等级航道建设,实施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建设工程、荆江河段治理工程、西江航运干线和京杭运河扩能工程等重点项目,到2015年,内河高等级航道达1.3万公里。
民航基础设施方面,优化机场布局,增强机场保障能力,到2015年,民用机场覆盖全国80%以上的县级城市和人口。
“十二五”规划纲要还提出,要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我国公共交通将由此迎来快速发展的新机遇,城乡居民也将享受到更加均等化的交通公共服务。
在城市交通领域,我国将加快落实“公交优先”战略,发挥轨道交通、快速公交在城市交通运输系统中的骨干作用,建设“公交都市”示范工程,缓解中心城市交通拥堵;到“十二五”末,实现全国高速公路电子不停车收费平均覆盖率60%,建成城市公交专用道10000公里,民航航班正常率保持在80%以上。
在农村交通领域,我国将着力改善中西部地区和老少边穷地区农村交通运输设施条件,夯实新农村建设的交通运输基础,推进交通运输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到“十二五”末,农村公路总里程达390万公里,并在此基础上统筹城乡客运资源配置,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稳步提高农村客运班车通达率,鼓励城市公交向城市周边延伸覆盖;到“十二五”末,基本实现全国所有乡镇通班车,90%的建制村通班车。
当前,运输效率不高,各种运输方式衔接不畅是制约运输服务水平提升的主要因素,只有把快速发展的各种单一的运输形式综合起来,优势才能互补,才能提高运输服务水平。“十二五”时期,我国将加快综合运输枢纽建设,为各种运输方式的有效衔接创造条件,提高综合运输优势和组合效率;重点建设与铁路衔接的综合客运枢纽100个,在36个中心城市重点建设现代化综合客运枢纽,完善集疏运基础设施。
“十二五”时期,我国还将加快现代物流发展,积极支持运输站场向物流站场特别是物流园区转型,加强货运站场与物流园区规划衔接,改造、提升现有货运站场,发展内陆无水港,拓展服务领域和功能;同时将优化运输组织,积极发展多式联运以及集装箱、江海直达等先进的运输组织方式,加快甩挂运输试点工作。
此外,还要深化科技进步和信息化建设,着力抓好以电子政务为主体的交通运输行政管理和服务系统、以物联网技术应用为引领的出行服务系统、以传感和相关信息技术为支撑的交通运输监管、应急保障系统建设,力争到“十二五”末,交通运输科技贡献率达到55%,公众出行信息覆盖率达75%。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