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建中央:加快我国装备制造业优化升级

2011-3-19 16:45: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长期以来,装备制造业作为我国利用外资较为活跃的行业,发展十分迅速。发展过程中,消耗大量资源,产生的财富却不够多,造成较重环境压力。至今发展模式较为被动,迫切需要优化升级。
    一是缺乏核心技术。虽然国内已基本实现大多数装备产品的自主化,但可靠性、能耗指标等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仍然存在差距。
    二是对外技术依存度过高。目前我国机械制造业中超过一半产品产业化是在引进技术基础上完成的,并且在技术引进中设计图纸、工艺专利的购入费用相当高,许多购入技术还没有知识产权。随着发达国家开始对我国进行一系列的高端技术封锁,工业现代化也面临更多挑战。
    三是工程成套能力薄弱。在全球化趋势下,国际大公司通过整体工艺设计和核心技术控制总装和采购,通过工程设计和项目管理的专长和综合能力支配重大技术装备采购权,通过工程服务加强装备制造业企业与用户结合。与之相比,国内的装备制造业还没有树立全过程服务的概念,不仅服务领域窄,且成套化能力低,不能适应产品订制要求,工期过长。
    为此,我们建议国家应从战略高度,采取立法、制定规划等方式,扶持本国装备制造业发展,制定振兴本国装备业的长期综合战略和相关法律法规。
    政府应强化扶持政策,特别是对各类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自主创新应给予更多支持。当前,重点扶持项目和利用外资项目整机进口的机械产品可享受减免税,而装备制造业实现国产化需进口少量材料和配套元件却需要全额缴税,这种做法影响装备制造业国产化的积极性。建议尽快调整相关政策,取消外资企业超国民待遇。
    高度关注国外对我国装备制造业的收购整合。装备制造业的核心价值,是长期积累的品牌、专有技术、市场地位和人才等无形资产。国外产业加快对中国装备制造业的收购和整合,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如对中国装备制造业的“挤出效应”、“虚入效应”、“扩散效应”等,使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安全面临威胁,需要引起高度关注和重视。
    大型国企改制中要积极应对外资并购。大型国企改制涉及经济发展全局和国家核心资产,其关键不在于产权交易,而在于未来国家发展的战略选择。因此必须从国家战略利益高度,谨慎处理国有企业改制问题,在应对外资并购上,加强监管,按照分类指导的原则,对行业准入进行限制。
    加大对装备制造业的政策支持和优惠力度。取消对进口零部件的“超国民待遇”,根据不同情况减轻国内企业负担,引导企业将更多资金投入企业新产品的研制及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政府对基础零部件技术研究给予减息贷款等经费支持或优惠政策,有关部门出面联合高校科研力量、重点突破高端液压元器件、轴承、发动机等研制难题。推动装备制造业企业与配套生产企业建立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增强配套企业生产能力。加强政策引导、扶持,通过资产重组或并购组建大型基础零部件企业集团,增强零部件生产企业的市场开拓及研发能力。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