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县“五位一体”推动农业发展驶入快车道

2011-3-13 14:23: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优化产业结构加速转型跨越


本报讯 黄花飘香、肉羊成群、庄园走俏……大同县坚持“科学种植、规模养殖、龙头带动、产业基地、庄园经济”五位一体的发展思路,以畜牧、黄花、小杂粮、果蔬为突破口,大力发展特色种植、设施农业、观光农业、规模养殖四大主导产业,打造京津地区的菜篮子和特色农产品供给地,县域经济加速发展,大力推进强县富民。


依靠科学种植,稳步推进结构调整。大同县大力实施玉米丰产方建设项目,推广旱作节水等新技术,形成30万亩的优质玉米种植基地。目前,全县黄花种植面积达5万亩,年产干黄花1000万公斤;露地菜种植面积7.5万亩,年产蔬菜7000万公斤;小杂粮种植面积15万亩,其中绿豆种植面积8万亩,年产量800万公斤。


以肉牛、肉羊、生猪养殖为重点,大力发展规模养殖。先后引进椿林牧业、金森农牧万头生态有机猪、鼎胜牛肉、春源养猪、金沙养羊等一大批养殖龙头企业。这些企业采用高科技养殖技术和精细化管理,走 “专业合作社+农户+市场”模式,带动农民致富。


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不断增强发展后劲。全县“513”农产品龙头企业达到4家,其中市级农业重点龙头企业2家、县级农业重点龙头企业2家。2010年,永翔食品、黄花总公司、海发色素、椿林牧业(饲草加工)四家重点企业的销售收入达11980万元。


以设施农业和产业基地为突破口,带动种植结构调整。积极鼓励引导农民、职工、单位和企业通过信贷、集资、股份合作、土地合理流转等形式,大力发展日光温室和移动大棚。目前,全县日光温室大棚达到1737栋,移动大棚达到2644栋。初步培育和形成了黄花种植区、奶牛养殖区、蔬菜区、优质玉米区、特色杏果区、优质羊养殖区等,“一乡一品”格局已现雏形。


休闲庄园傲然崛起,为县域经济发展带来勃勃生机。紧抓大同市建设旅游名城的机遇,充分挖掘和发挥全县山、水、园、林、地理、资源、交通优势,积极联系企业家和社会各界人士,开发荒山、荒坡、荒地、荒滩及移民“空壳村”,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示范庄园和民俗休闲庄园。目前,全县已发展生态庄园20余个。其中,投资千万元以上的乌龙峡生态区、泰和春庄园、天宝生态园等生态庄园已初具规模。庄园经济的发展,改善了生态环境,解决了部分农村富余劳动力,带动了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与此同时,全县农村“四化四改”(“四化”:街巷硬化、村庄绿化、环境净化、路灯亮化;“四改”:改水、改厨、改厕、改圈)等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2010年,全县粮食总产量1.8亿斤,肉类总产量1.709吨、禽蛋类总产量0.713万吨、奶类总产量0.765万吨,蔬菜总产量达到5.04万吨,农村经济总收入17.7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065元。


“十二五”开局之年,大同县正以推进高效农业规模化、农业经营产业化为重点,着力创建现代农业园区、农产品加工物流集中区、农业生产技术和市场信息服务体系三大体系,重点实施粮食单产提高、特色产业培育、果业提质增效、畜牧规模养殖、设施蔬菜扩规工程、休闲观光农业等工程,建设高产优质玉米、蔬菜、林果、黄花、小杂粮、优质肉羊、农业观光旅游产业带,提升县域经济和农业核心竞争力,促进转型跨越发展。 (李喜 魏军 武宇)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