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生态补偿为生态共建

2011-3-12 0:19: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主持人:
  本报特派记者
  吴绍冰 郑惠华
  出场嘉宾:
  刘永瑞委员:省委常委、统战部长
  祁万利代表:张家口市政协副主席
  袁妙枝代表:张北县张北镇农业综合服务站站长
  自从看到“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把推进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打造首都经济圈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后,涿鹿县委书记王江一直在兴奋中忙碌着,他督促有关部门加快工作步伐,争取在3月底前完成“4区6基地”的总体规划。因为,“4区6基地”规划是提升环首都经济圈建设的基础和实现与北京同城发展的突破口。 
  据王江书记介绍,“4区6基地”包括高层次人才创业园区、科技成果孵化园区、新兴产业示范园区、现代物流园区,以及宜居生活基地、健身康复基地、养老基地、休闲度假基地、观光农业基地、绿色有机蔬菜基地。
  目前,涿鹿已经引进实施对接北京项目28个,总投资达188.23亿元,初步形成了以太阳能光伏、装备制造、食品加工和工业物流四个产业园为主的“一区多园”发展模式。 
  主持人语:写进“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的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打造首都经济圈等内容,连日来备受我省代表、委员的关注。而就在3个多月前,在“进一步加强冀京合作座谈会”上,冀京双方就城际轨道交通、公路方面共同规划和建设,实现同标准对接,无缝隙换乘等内容达成了共识,并开始统筹规划“环首都绿色经济圈”规划编制工作,推进规划对接。
  一系列京津冀合作政策的出台,无疑会给与京津山水相依、阡陌相连的河北,带来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
  代表、委员热议:
刘永瑞委员:城市化、工业化的大发展,使得本来就捉襟见肘的水资源更为短缺。缺水以及由此造成的生态环境恶化,已成为制约京津冀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遏制性因素。因此,要把“加快建设环首都生态发展试验区”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像建三峡、修高铁一样,予以强势推进。
 
  生态资源是一个系统,生态环境是一个整体。要改善京津冀乃至整个华北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就需要划定一个以北京为圆心、半径在300-500公里左右的扇形区域,制定实施整体的植树造林种草规划,力争用10年的时间使森林覆盖率达到40%左右,林草覆盖率达到60%左右,从而为京津冀营造一个巨大的“生态绿肺”,促进雨雪自降率的提高。
  环首都生态发展试验区应采取分期分段实施的办法,把京津周边半径在300公里左右的太行山区和坝上地区作为核心区予以重点规划。太行山区和坝上地区的生态系统,具有很强的自我修复能力,如每年能适量调入黄河水,及时补充地下水,其生态修复速度比一般地区要快,同时也具备可行的地理条件。因此,国家在加快实施南水北调工程的同时,应尽快研究实施引黄河水济坝进太行给绿工程,把太行山区和坝上地区早日建成一个环首都绿色长廊,从而为首都构筑起坚实可靠的生态屏障。
  祁万利代表:张承地区与北京平原是一个自然流域整体,在4万多平方公里的这一自然流域中,有3/4的流域面积在河北西北部的张承地区。上游张承地区生态建设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下游首都的生态安全。而张承地区又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在生态建设上投入有限。因此,国家应对该地区加大生态建设投入力度,给足其生态建设政策。对原有的生态建设项目可适当延期并增加资金。
  河北省尤其是张承地区,在生态建设上要主动与北京市联合,把生态“补偿”的理念转变为生态“共建”的理念。
  袁妙枝代表:河北三北工程区环绕北京天津两大都市,工程区诸多县直接与北京接壤,构成环京津生态圈,是京津两市的生态屏障和“后花园”。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过程中,必将承接北京市这一经济中心的产业延伸、转移和配套服务。但由于造林难度加大和物价上涨及用工成本的提高,现行投资标准已远远不能满足实际生产需要。
  首先,要转变工程建设发展方式,解决重点不突出、投资分散、质量不高的低水平建设,强化森林的主导功能,兼顾生态、经济、社会效益最大化,满足社会多种需求。其次,加大白洋淀上游地区建设。白洋淀上游地区是拒马河、大清河、漕河等多条河流的发源地或流经地,是“华北明珠”白洋淀的主要集水区,关乎北京、天津及河北中北部地区国土安全和用水安全,应作为重要的水源地加大建设力度,其建设方向是提高水土保持和水源涵养效能,结合平原湿地(白洋淀)修复保护,结合小流域综合治理、生态经济沟建设,构建乔灌草合理配置,结构稳定的生态防护系统。再次,尽快提升“首都经济圈”的生态环境,建设一批优质果品基地,打造一批功能完备的森林度假区。按照省委、省政府“把环首都经济圈打造成风光秀丽的生态带”的要求,在环北京五市及13个县(市、区),每个设区市、每个县城都要建设都市森林公园,使城市森林覆盖率翻一番。第四,加大重点区域工程建设的投入。目前,三北工程建设已进入五期工程阶段,工程建设面临着造林难度加大、造林成本上涨的多种压力。特别是山区,目前造林地多为岩石裸露、土壤瘠薄地块,加之连年干旱少雨,造林难度加大。国家应作出相应的政策调整,提高工程投资标准,以确保工程建设的质量;同时对重点工程建设区域加大投资力度,确保工程规划如期完成。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