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供应链软件应用主体结构分析

2011-3-1 22:30: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近日,国内著名物流管理软件提供商博科资讯的物流供应链研究中心发布《2010-2011年中国物流供应链软件应用市场研究报告》,报告显示2010年,中国物流供应链专业化软件市场实现了15.16亿元的销售额,同比增长17.9%,其中高端市场为7.43亿元,同比增长5%,中端市场为5.46亿元,增长21.3%,低端市场为2.27亿元,增长76.8%。 
据悉,由于高端市场的集团用户、大型专业化物流企业物流供应链软件应用较早,市场发展成熟,销售额保持稳健的增长趋势,由于物流供应链专业化软件产品的健全,特别是平台化应用模式的介入,大大降低了中国中低端企业的准入成本和管理创新、管理流程个性化等问题迎刃而解。 
专家指出,物流是供应链管理过程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无论是原材料采购端的零部件物流,还是产成品的分销物流,物流在供应链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越来越多的生产企业将很多工序外包给专业第三方物流公司,第三方物流企业与上下游的生产、分销企业的联系越来越紧密。 
报告显示,物流供应链软件应用中低端市场进入“井喷”阶段,并且在未来3-5年内保持40%以上的平均年复合增长率,三角形或者金字塔型的市场总体格局逐渐演变称两头大中间粗的“沙漏”格局,其中高端应用数量少,规模大,而低端应用规模小但是应用广泛,总体规模巨大,从而对专业化、个性化、弱技术、快速实施的管理软件平台营造了广阔的市场需求。 
(1) 高端物流供应链专业化软件市场应用主体结构 
高端物流供应链软件应用的主要用户包括大型集团企业、大型专业化物流企业、大型物流园区与物流配送基地。2010年,高端物流供应链企业需求平稳增长,全年在物流供应链专业软件上的投资达到7.43亿元,同比增长5%。 
大型专业化物流企业是中国高端物流供应链专业软件市场的主要用户,规模达到3.64亿元,占整个高端物流供应链专业软件市场的比重达到49%;大型集团企业近年来对物流供应链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2010年规模超过2.67亿元,比重达到了36%;在国家政策激励下,大型物流园区和物流配送基地的建设蓬勃发展,信息化投入不断加大,规模达到1.11亿元。 
(2) 中端物流供应链专业化软件市场应用主体结构 
2010年,中国中端物流供应链专业软件市场实现销售额5.46亿元,同比增长21.3%,用户需求高速增长,市场处于“热锅”状态。大中型制造业企业已经渐渐地从节省外部开支转向优化内部结构,企业建立竞争优势的关键转向建立高效物流系统的“第四利润源泉”;第三方物流和国际贸易企业中物流形式日趋具体化和个性化,客户多品种、小批量、多批次的要求与日俱增,迫使物流企业和国际贸易企业不断加大信息化投入,采购物流管理解决方案。 
从应用主体构成来看,中端物流供应链专业化软件用户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制造业企业、专业化第三方物流企业和国际贸易企业。 
(3) 低端物流供应链专业化软件市场应用主体结构 
物流供应链的低端市场有着庞大的用户群体,包括中小型第三方物流企业、制造业企业、贸易企业、区域分销商等用户。2010年,中国低端物流供应链专业软件市场实现销售额2.27亿元,同比增长76.8%。 
低端物流供应链专业软件市场应用主体结构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