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大开放大市场大流通的商务发展新格局

2011-1-6 17:49: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十一五”时期是陕西商务发展取得突出成就的五年。我省全面统筹国内贸易和对外开放,努力加强国际、省际合作与交流,全省商务发展的层次和水平不断提升,有力促进了我省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日前,省商务厅厅长李雪梅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在回顾“十一五”商务事业斐然成就的同时,也为“十二五”陕西商务发展描绘了一幅美好蓝图。

  记 者:“十一五”陕西商务事业发展有哪些亮点?

  李雪梅:首先是全省消费规模不断扩大。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指标提前一年两个月完成“十一五”规划的年均增长12%和2330亿元的目标。至2010年末,预计将达到3220亿元。“十一五”期间,预计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将完成11916.5亿元,与“十五”期间的总额4731.4亿元相比,增长151.86%。我们相继实施的“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农超对接”、“家电下乡”使农村流通网络进一步健全,流通覆盖面不断扩大。其次,对外贸易大幅增长,外贸结构不断优化。2005年全省进出口总额只有45.8亿美元,2010年突破100亿美元。“十一五”间累计进出口389.8亿美元,比“十五”期间增长154.94%。出口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也大幅提高,已形成了以机电产品、深加工的矿产品、纺织品、水果及高新技术产品等为主的出口新格局。第三,招商引资规模不断扩大,引资质量不断提高。2006年至2010年我省累计实际利用外资68亿美元,比“十五”期间增长183.33%。其中,省际合作项目5085个,到位资金3491亿元,年均增长53.7%。第四,“走出去”战略取得新进展。截至2009年底,全省共有境外投资企业和境外机构107家,累计实际投资额5.2亿美元,其中2009年实际对外投资额1.32亿美元,是2005年前累计总投资额的数十倍。通过跨国经营带动了商品和劳务出口,形成了一批有实力的跨国公司和著名品牌。

  记 者:展望“十二五”,我省商务事业发展又有哪些构想?

  李雪梅:“十二五”期间,世界经济将走出金融危机的阴霾,国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深入实施,为我省商务事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我们将抢抓机遇,以转变商务发展方式为主线,以优化商务发展环境为重点,坚持对外开放与对内开放并重,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举,坚持扩大内需与提升外需并进,实施科技兴贸、品牌提升、项目带动和“走出去”四大战略,着力构建以关中为一体,陕北、陕南为两翼的“一体两翼”对外开放空间格局,形成大开放、大市场、大流通的商务发展新格局,推动全省开放型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按照省商务厅制定的“十二五”规划目标,至“十二五”末,我省商务事业将出现大的飞跃。

  具体目标包括,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到2015年达到6400亿元,“十二五”累计达到2.5万亿元,年均增长速度达到15%以上。到2015年,连锁经营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比重达到35%。初步形成结构合理、设施配套、技术先进、运转高效的商业物流体系,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到2015年降低到20%以下。

  进出口贸易总额到2015年达到300亿美元,“十二五”累计争取超过900亿美元,年均增长速度达到20%以上。单项出口商品有20个以上突破5亿美元。实现教育、文化、会展、旅游、运输和物流等服务贸易大发展,使服务贸易在我省对外贸易中的地位不断提高,并成为我省开放型经济新亮点。

  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到2015年争取达到60亿美元,“十二五”累计超过185亿美元,年均增长速度达到25%以上。我们将大力吸引国际领先企业投资高新技术产业;大力吸引拥有核心技术的大型跨国企业发展能源化工产业集群;大力吸引国际顶级装备制造企业参与汽车、输变电、数控机床等特色产业集群建设;大力吸引具有国际先进技术的跨国企业投资高端型的有色金属深加工、精加工产业。

  对外承包工程、对外劳务合作和境外投资完成营业总额到2015年争取达到25亿美元,“十二五”累计超过80亿美元,年均增长速度达到25%以上。培育年工程承包营业额在5000万美元以上的企业20家,其中上亿美元企业达到10家以上,境外投资各类主体达到300家以上,培育10家投资亿美元以上企业,使境外营业额占投资主体年营业额的15%以上。 (本报记者 崔春华)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