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美国旧金山湾区捷运系统看重庆都会区快速轨道公交发展战略

2011-1-5 13:37: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与上海、香港等国内都市以及美国纽约都会区、旧金山湾区等世界级大都会区的捷运交通体系相比,重庆的快速轨道交通较为落后,不仅尚未建立起完善的大众捷运系统,也更缺乏轻轨、地铁与公共汽车、铁路、机场、港口及公路客运站相互之间一体化接驳的交通体系。笔者从2010 年1 月起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做为期一年的访问学者,学习、居住并生活在美国旧金山湾区,对旧金山湾区的大众捷运系统做了实地考察,有了切身体验,对重庆统筹城乡公共交通体系的完善有一些初步思考,以此抛砖引玉。 
  一、旧金山湾区与重庆都会区的比较 
  旧金山湾地区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北部的一个大都会区,也是美国西部太平洋东岸仅次于洛杉矶的最大都会区。湾区不仅是世界闻名的硅谷所在地,也是全球顶尖的生物科技基地,还紧挨美国加州水果、粮食等农产品重地。不过,与其他以单一城市为中心的大都会区有所不同的是,旧金山湾区有数个独特的城郊中心。而之所以强调这点,是因为旧金山湾区与重庆行政布局的地理空间上有对接处。本文把重庆的城市化定位为以重庆主城九区为核心,以万州、涪陵、黔江、合川、永川、江津等重要区县为支点,往东北、东南方向辐射延伸的,具有典型大都会区特征的超级城市圈。从行政区划上看,虽然旧金山湾区面积比重庆市行政辖区要小得多,两者的地质地貌也大不相同,但湾区各城市一片接连一片,这与重庆市主城九区的行政布局类似,而其中又点缀着几座比较重要的城池,这与重庆市下辖众多重要区县镶嵌其中的地理布局也有类同之处。旧金山湾区还有一个与一般都会区不同的特征是旧金山湾和圣保罗湾连成一片,两个湾通过金门这个较为狭隘的出口与太平洋相连通,而狭道上空陆地相连的就是在美国标志性建筑之一的金门大桥,且湾区的其他部分也是桥梁云集,这与重庆市主城区“两江”(长江、嘉陵江) 交汇、境内“三江”(长江、嘉陵江、乌江) 纵横、桥梁林立的“桥都”特征可以对接。 
  二、旧金山湾区捷运系统及其对重庆的启示借鉴 
  考查旧金山湾区的大众公共交通运输,最瞩目的是一体化、现代化、近郊型、通勤式湾区捷运系统。湾区捷运沿着太平洋东海岸的旧金山湾和紧邻的圣保罗湾,贯穿旧金山湾地区众多县、市、镇,有时行驶在地下,有时穿行于山间,有时驰骋在地面高轨上,有时又穿梭于海底隧道中。捷运系统连通旧金山国际机场并直接接驳客运大楼,通过一段极短距离的Air-Bart 穿梭巴士接驳奥克兰国际机场,并对接公车捷运、火车、渡口、港口以及遍布湾区其他地方的交通系统。另外,湾区捷运系统还直接通达或通过与其他交通系统的短距离衔接来连通遍布湾区的购物中心、餐饮区、剧院和公共娱乐、文化中心、博物馆、大型公园和动物园、农场和大型农产品商场、运动场和休闲区、大型商品展览区,连结34 所高校和五个世界级研究实验室,是联结旧金山湾区和周边其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动脉。从设施看,湾区捷运的车站、车厢,干净、舒适,宽敞、明亮,普通耐用而又人性化,电梯、扶梯、行梯,耐用座椅,自动售票和自动检票机,自动报警、自动监控设备,公共电话,导盲系统,听力障碍乘客使用的电讯设备,残疾人专用厕所,人工服务岗亭等设施一应俱全,且几乎都能处于完备、完好的状态。另据资料显示,湾区捷运系统具有抵抗高强度地震的能力。 
  旧金山湾区捷运对重庆市统筹城乡建设、城市化推进和高端加工贸易为创新突破之工业化建设密切相关的交通发展有两点重要经验借鉴。 
  (1) 湾区捷运系统的建设和成型,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对自用小汽车和公路的依赖以及环境污染,在一定程度上纾解了旧金山湾区这个大都会地区的交通困境。另外,湾区捷运系统的建设,重塑了海滨都市的风貌,创造了良好的都市景观,提高了生活品质。 
  (2) 湾区捷运系统通过接驳机场、公路、铁路、渡口、港口,将粮农品产地和引领世界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的各高科技企业连结在一起。捷运系统与土地节约使用和都市经济发展相结合,促进了加州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可持续协调发展,助推了旧金山湾区成为美国高科技和金融投资人才集聚基地以及与洛杉矶并驾齐驱的美国西部区域金融中心地位的奠定。 
  三、重庆市快速轨道公共交通发展战略 
  重庆市目前正在以实现“五个重庆”为目标,加快实施城市化、工业化和城乡统筹一体化的“三位一体”战略,全面推进统筹城乡和两江新区建设。预期未来10-15 年内,重庆的城市人口规模异常庞大,真正建成国家中心城市,成为我国西部巨型都会区。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启动的背景下,更新快速轨道公共交通建设与发展战略思路,有利于大众交通安全性的提高和交通可达性的改善,让交通出行多元化需求得到满足,有助于走出传统交通“土地占用、能源巨耗和环境污染”困局,促进城市结构布局更趋合理化和生态城建设。 
  借鉴旧金山湾区捷运系统的优点和特色,重庆快速轨道公共交通的战略定位:建立统筹城乡的土地和资源能源节约型的跨区捷运系统,提供重庆约两千万人的通勤公共运输服务;战略目标:以轻轨、地铁等大众捷运系统为主体,以公车捷运作为延伸,比较集中在主城区和支点区县内部高、中等密集度和多层、高层住宅区,在大型商业、金融业等服务业集群区和工矿企业集聚地,在大型文化娱乐中心、休闲购物中心、餐饮区、重要人文和自然景区、体育运动场区、会展中心,在机场、火车站、客运站、港口等核心交通集散地,在高校集群区,以及在主城区和各支点区县之间,让居民的上下班、交易、就学、购物、休闲、娱乐、运动、观光等拥有方便、快捷、舒适的大众捷运站点临靠和对接或接驳,形成一个在主城区交错、百万人口区县为支点、在中心城镇设站、在各中等城市之间来回穿梭的高覆盖率、高承载量、低能耗、全天候服务的大众捷运公共交通系统,逐步遏制、规范并最终从实质上改变现行高成本、高能耗、高耗时的交通出行消费和生活方式。 
  目前,主城区的轻轨和地铁捷运交通已有布局并初步成型,但还需进一步优化,主城区、支点区县相互之间的捷运系统需要加紧设计。为此,重庆应该以成为中国统筹城乡交通发展改革试验区为契机,修订现行的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加快制定大众捷运系统优先发展政策。要从统筹城乡要求出发,规划适度超前,优先保证大众捷运交通用地,优先保证快速轨道建设资金投入,优先保证大众捷运系统与其他公共交通系统换乘、接驳服务上的便利。 
  尽快布局和开展与捷运系统建设密切相关的专业性研究,完善捷运政策和运营管理体制,促进实现运行、调度和管理的整合统一,强化公共交通部门的协同运作和资源共享的信息化、制度化。要重视市域交通对外辐射和衔接,既优化市域范围内的捷运交通资源配置,又形成与周边交通融会贯通的格局。另外,还要促进互信与创造多方有效的沟通协调,允许通过公开政策辩论、公民论坛等方式让全市人民充分参与和决策,以凝聚行动共识。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