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专利之剑 保护创新创造

2011-1-4 23:49: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编者按:

  2010年,一样的年轮,不一样的经历。

  这一年,我们经历危机与考验国内外经济形势复杂多变,遭受百年一遇的特大干旱和严重的洪涝灾害。

  这一年,我们获得了大丰收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也圆满“收官”,迎来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发展的“双提速”。

  2010年预计全区生产总值9150亿元,增长13%以上,工业增加值占全区生产总值比重超过40%;财政收入1200亿元,增长24%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800亿元,增长36.7%;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00亿元,增长18%以上……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在前不久结束的全区经济工作会议上,全区各地各有关部门的主要负责人齐聚一堂,谈亮点、话经验,找差距、定措施,是一次交流得失的总结大会,也是一场谋划未来的动员大会。大会站在新的起点,明确了2011年经济发展方向、工作的重点、主要措施。本报今起就贯彻落实全区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推出系列专题报道,敬请关注。

  “突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这是全区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今年经济工作的一个重点。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首当其冲的就是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业竞争力。

  “十二五”开局之年,产业结构怎么调优?竞争力怎么提高?近日,记者带着问题,采访了相关专家和政府有关部门的领导。

  做大做强做优工业:

  加快工业化进程是关键

  近年来,我区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工业成为拉动全区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但是,我区经济总量不大,人均生产总值偏低,工业化水平与全国相比仍有不小差距。加快转变工业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产业竞争力,是我区实现工业经济总量和速度同步增长、品牌和效益同步提升、质量和结构同步优化必由之路。

  自治区发改委经济研究所所长蒋升湧认为,全区经济工作会议明确要“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是抓住了问题的关键。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既是当前工作的重点,也是长期的任务。广西作为后发展欠发达地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竞争力显得更加迫切,更加必要,更加刻不容缓。

  前年底,我区出台了《关于做大做强做优我区工业的决定》和40个配套文件,把做大做强做优工业作为广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抓手和主攻方向。经过一年的创造性工作,广西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方式逐步转变,做大做强做优广西工业取得阶段性成效。工业增加值占全区生产总值比重超过40%,食品、汽车、冶金已发展成为千亿元产业。

  “实施18个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为重点,做大做强做优工业,是我区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的战略选择。”蒋升湧说,2010年,我区实现了从农业主导型向工业主导型的历史转变,“十二五”开局之年,应该充分发挥好工业的主导作用,加快工业化建设进程。概括起来,就是要抓好几个要点:要深入实施千亿元产业发展战略,在发展中调整结构,在调整结构中发展;继续加大更新改造投资力度,积极主动地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积极推进园区建设,深入开展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促进优势龙头企业、资金、技术、人才和项目用地等向工业园区集中,促进重点园区和特色园区加快发展;加快培育大公司大集团,研究制定培育千亿元企业“一厂一策”扶持措施,加快促进生产要素向强优企业倾斜。在发展大企业的同时,要深入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引导中小企业为大企业配套,“以大带小”,延伸产业链,发展产业集群。

  蒋升湧说,“拉长产业链至关重要,广西在这方面没能很好发挥。要提高产业竞争力,则要从制造型向创造型发展,由低端向高端发展,增加产业附加值。广西是产糖大省,白糖产量占全国市场的65%左右,但广西并没有糖果、饼干等产业。广东的糖果和饼干业很发达,业内有人说,广东人把广西的白糖和河南的面粉加工成饼干,利润便翻了几番。”

  抢占先机形成新的增长点:

  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抢占先机、持续发展、引领未来的战略方向,也是我区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支撑。全区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抓紧制定我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和配套政策,按照发挥优势、突出重点的原则,选择最有基础和条件的领域作为突破口,集中力量,加快发展。

  业界人士认为,我区已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进入了产业升级、结构优化、做大做强做优的新时期。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后,工业化进程将进一步加快,工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将持续上升,投资需求不断加大,优势产业辐射带动作用将日益增强。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产业技术含量和创新能力持续提高,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带动和引领未来发展趋势强劲。

  当前,我区发展面临着环境、资源和能源压力增大,要求制造业向高端方向发展的压力加大,高级管理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缺乏。破解之路就是要“牢牢把握重要机遇期,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不断增强产业竞争力,千方百计培养和引进紧缺人才,促进新型工业化快速发展”。全区各行各业对此形成高度共识。

  我区新材料、新能源、节能与环保、海洋四大新兴产业潜力巨大。有关专家认为,我区发展新兴产业首先要从新材料、新能源、节能与环保、海洋四大新兴产业发展中取得突破,培育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形成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和产品,推动我区工业经济总量更大、质量更优、效益更佳。

  “"十二五"开局之年要启动新材料基地、清洁能源示范基地。加快推进北海电子产业园建设步伐,千方百计引进相关电子元器件生产企业、研发机构和装配企业,形成电子产品新的集散地。同时,抓紧南宁生物制药产业园、柳州新材料产业化、兴安光伏产业等项目建设,推动富士康集团尽快落户南宁,力争经过几年的努力,使我区新兴战略性产业取得重要进展。”蒋升湧深有感触地说。

  调整优化产业重要着力点:

  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

  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着力点。

  服务业既是孕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重要领域,又是促进工农业发展、加强社会事业建设的重要支撑。“十一五”以来,我区服务业发展不断加快,初步形成比较完整的服务业体系。但总体上我区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

  蒋升湧指出,“发展服务业是不可逆转的趋势,服务业能强省,能富民,能提升税收。”税制改革后,服务业将成为主导,广西有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发展潜力很大,应该抓住机遇大力发展旅游产业等服务业,提高服务业对经济的贡献率。

  “十二五”期间,我区服务业的发展目标是:增加值年均增速高于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20%以上。力争经过几年努力,服务业成为优化全区经济结构、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主要支撑,我区成为西部地区服务业最发达的省区之一。

  全区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深入实施物流业调整振兴规划,抓好物流基地、物流园区建设,积极发展保税物流和港口物流。业界专家认为,要重点建设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桂中、桂东北、桂西等四大物流区域,把南宁市打造成全国性物流节点城市,把柳州、桂林、北海、防城港、钦州、崇左市打造成地区性物流节点城市,把梧州、贵港、玉林、百色、贺州、河池、来宾市打造成专业性物流中心,配套建设若干个物流集散节点。加快行业物流发展,推进供应链、农村物流体系和应急物流体系建设。建设完善国际物流和保税物流体系,加快“无水港”建设。

  蒋升湧说,“在行业物流发展方面,广西大型企业的物流配送服务还比较欠缺。”他举例,蒙牛乳业以生产牛奶为基础,但却能在24小时之内,将牛奶送至全国的各个网点。目前的广西本土企业,很多都处于生产型,大都着重于加工,没能把物流作为重点发展起来。“抓住了客户就有竞争力”,广西企业应该将生产、销售、物流形成产业链,大力发展物流业,牢牢抓住客户群。

  加大旅游业发展,是壮大服务业的一个重要方面。我区提出了2011年力争实现旅游总收入超千亿元目标。蒋升湧认为,要实现这个目标,广西要加大旅游强省建设力度,把以桂林为龙头的旅游业做强做大。加快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中越国际旅游合作区、桂台客家文化旅游合作区的建设,着力打造旅游精品,培育发展一批旅游强县、特色旅游小镇。此外,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推进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建设,建设一批文化重点项目,培育发展大型文化企业,全面提升文化产业整体竞争力。

  打造服务业品牌是服务业发展重要内容。蒋升湧认为,要积极实施服务业品牌发展工程,研究制定推进服务业品牌建设的实施意见和服务业品牌的认定办法,力争培育出在全国有较大影响的知名服务品牌。积极创建服务企业品牌,引导和鼓励服务业企业注册和使用自主商标,争创“中国名牌”、“中国驰名商标”、“广西名牌”和“广西著名商标”。积极支持“中华老字号”服务业企业创新发展。支持服务业企业与生产企业合作,实现服务品牌带动产品品牌推广、产品品牌带动服务品牌提升的良性互动发展。

  作者:廖庆凌 吴丽萍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