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高新区“十一五”期间发展回眸

2011-1-4 10:39: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中国网·滨海高新讯 五年,伴随着“十一五”战略进程的步伐,绵阳高新区用厚积薄发的发展姿态不断超越着世人的想象;五年,借助科技城建设等大好机遇,她用愈来愈伟岸的形象吸引着世人的目光。 
    回顾“十一五”,我们欣喜地发现,这五年,绵阳高新区变了,变的是城市发展日新月异、经济结构不断优化、招商引资不断突破、社会事业长足发展……,放眼望去,一条条大道宽阔平坦,一个个新兴产业蓬勃振兴,一个个巨资项目落地如飞,一幅崭新的宏伟蓝图已在高新区这个越来越成熟的领域徐徐展开。这就是高新区人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在这10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创造的奇迹。
    负重奋进 打造精品园区
    “十一五”对于高新区来说是极不平凡的五年,面对“危”、“机”四伏的内外严峻发展环境和影响,面对在全国国家级高新区的排名靠后的压力,面对“全市引擎”、“园区倍增”、“扩区升级”、“新增长极”的使命与要求,高新区领导班子深深知道,在群雄并起竞争激烈的区域经济时代,进,则突出重围赢得一片天地,退,则如大浪淘沙消形于无迹!
    绵阳高新区人已没有退路,只能破釜沉舟,背水一战。
    五年来,在高新区党工委、管委会领导班子的带领下,高新区人集思广益,通过反思自我与借鉴他人,渐渐认识到建设园区和发展产业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在不断探索中,理清思路,借助西部大开发及灾后重建大好机遇,牢牢把握住工业强市引擎的定位,以项目为核心,以园区为载体,以产业集群为支撑,找准了绵阳高新区园区发展战略的主线。
    瞄准最佳产业定位,以全新的视角审视自身,打造特色园区提升整体竞争力。通过规划、迁移、整合,高新区已经构筑起在地理空间相对集中的产业群体,绵阳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园、电子信息产业园、磁性材料园区、食品包装产业园、新材料循环经济产业园、出口加工产业园区、现代物流园区……,并依托辽宁大道、飞云大道、成绵大道等交通枢纽和节点,合理有序地推进产业园区扩区调位,布局了一批现代工业园区、出口加工园区,努力变“交通走廊”为“经济走廊”。
    扩区升级,进行资源互补和整合,建绵阳西大门特色工业新区。2009年10月高新区完成扩容,磨家镇、河边镇正式从涪城回归高新区。当汽车工业园7500亩土地摆放了中国重汽、富临新能源汽车和新晨动力等大项目之后,已经没有集中连片的土地可以安置接踵而至的各种项目时,新区立刻成为广大投资者最具吸引力的投资热土。目前,际华3536、金阳工业园、龙都工业地产等项目已经进场开工建设,笔电产业园、九洲军民融合产业园等项目也将很快启动建设,新区1#、2#主干道即将建成,新区的区位优势逐渐呈现出来。 
    进一步提升园区配套能力,增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能力,不断加强产业园区配套能力建设。围绕产业园区主导产业和龙头企业,引导各类中小企业积极主动与大企业和重点项目配套协作,进行产业资源整合,现在全区已经有艾默生配套工业园、尚高工业园、文泉工业园等大型配套园区正在建设中。
    大胆创新 实现招商引资新突破
    对外招商引资是项目之基、财富之源。近五年来,高新区领导班子自加压力,大胆提出了“以商招商,招商引业,大力发展支柱产业”的发展思路,“五天引进一个项目”的工作目标,“ 50%的精力放在招商引资,50%的精力放在新区建设”的工作要求,确保了领导精力投放到位,目标任务细化到位,工作措施落实到位。
    高新区根据自身发展特色,重点围绕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新材料等主导产业组织开展主题鲜明的系列招商活动,着重抓好东莞的LED、台州的汽车及零部件、合肥的电子部品、慈溪的磁材以及港台、东南亚、欧美国家龙头行业等主题招商活动,增强了招商的系统性、针对性。同时,高新区科学合理地挖掘已有资源存量,提高项目引进的实效性,对行业集聚程度较高的区域,采取主题推介会和驻点招商等形式积极跟进;对区内龙头企业配套程度较高的外地企业采取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等形式跟进;对专业化园区特别是新建的标准厂房着重、发挥业主作用,采取委托招商的形式引进项目,逐渐形成了长期稳定的招商引资机制和渠道。
    同时,高新区积极参加厦洽会、西博会、高交会等知名会展,主动承接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围绕上海、深圳建立了招商办事处,加强项目信息收集,对有明确意向的投资项目采取管委会领导带队,组织小分队重点跟进的方式,主动奔赴相关产业、资金密集的地区寻求合作,成功引进了一大批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重大项目落户。总投资20亿元的中国重汽4万辆重卡组装车项目、总投资16.8亿元的富临12万辆新能源汽车项目、“九洲军民融合产业园”总投资5.12亿元的光电线缆项目、世界500强的美国艾默生公司企业、以及兆辉、隆盛、龙都等企业投资3.9亿元建设的18万㎡标准厂房的笔电产业园等一批投资规模大、市场前景好的大项目相继进区落户,毫无疑问地为高新区下一轮园区招商引资积累了强劲后劲。
    对已经进入园区的企业,高新区提供审批“一条龙、一站式”服务,实行服务时限承诺制,降低收费标准,简化收费手续,优惠税收政策、优惠融资政策、优惠人才政策,努力营造高效廉洁的政务环境,确保重大项目无障碍进入、无障碍实施。设立了电子信息产业、汽车及零部件产业、新材料产业、食品生物医药及包装产业、现代物流和第三产业、出口加工产业六个办公室,高新区党工委领导亲自带队深入企业调研和现场办公,与企业一道制定倍增计划,切实保障企业生产要素和解决具体困难问题。帮助企业制定倍增计划,强力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创新,仅是2010年,就为区内企业争取各类资金支持1000多万元,报送省、市重大项目、灾后重建项目、战略性新型产业项目、节能减排项目等十多批次,申报企业技术改造项目30个、四川省技术创新项目10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个、市级技术中心2个,指导13家企业、38个项目申报了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131.2万元,帮助6家企业完成市级、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认定工作,6个项目获得省、市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
    据统计,2010年,高新区全年吸引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项目78个、5000万元以上的项目23个、亿元以上的项目14个、10亿元以上的项目3个,毋庸置疑地将高新区全年经济总量(工业总产值)推向500亿元大关,成为绵阳首个500亿园区。
    挥毫泼墨 绘就千亿蓝图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五年风雨洗礼,高新区人民披荆斩棘,创新拼搏,练就铁血精神,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开创出了一片广阔的新天地,也迎来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发展机遇。
    “十一五”期间取得的重要成就,使高新区进入了加速发展的快车道。然而,高新区人却并未对当前乐观的形式有丝毫盲目,而是登高望远,静下心来,冷静思考,在今年年底召开了党工委中心组学习会议、党工委领导民主生活会及“十二五”编制规划会议,集思广益,专题讨论《绵阳高新区2011-2015发展规划》,以高屋建瓴的姿态展望“十二五”,确立了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格局。
     2011年是国家“十二五”规划实施的第一年,是实现市委、市政府提出“要把高新区建设成为绵阳对外开放窗口,承接产业转移集中区域,成为科技城发展的产业高地、开发高地、创新高地”的重要一年,是实现“三年再造一个高新区,五年工业产值过千亿”宏伟目标的关键一年。高新区全区上下将继续以敢闯敢试的实干精神,进一步创新观念,理清思路,保持昂扬向上、奋发进取的精神状态;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危机意识和责任意识,立加快发展之志,谋加快发展之策,鼓加快发展之劲,求加快发展之效,把全部心思和精力集中到加快发展上,把各方面的力量凝聚到加快发展上。
    五年规划的交接点,不仅是高新区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更是高新区续写辉煌的新征程。
    绵阳高新区将继续实施大产业战略,抓好电子信息、新材料、汽车及零部件等优势产业集中集聚集约集群化发展,力争建成军民结合示范地、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地、创新创业集中地、绵阳经济增长极。
    继续把人才战略作为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这也是西部许多省市的发展模式。高新区将在原有的4个国家级企业工程技术中心,17个省市级企业工程技术中心,与国外大企业联合建立的8个重点(开放性)实验室, 3个企业博士后流动站的基础上,筹建国家级的集成电路设计与产业化基地、国家级特色产业基地和国家级火炬创新创业园。
    继续把改善民生作为绵阳高新区工作的重点,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强化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坚持把集中更多公共资源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问题作为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解决好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绵阳高新区正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新形势催人奋进,新任务光荣而艰巨。站在新起点,谋划新跨越,历经风雨的绵阳高新区必将乘势而上,在这片热土上挥毫泼墨,成功绘就绵阳高新区发展的“千亿蓝图”!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