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新港两大“新”

2011-1-3 12:34: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2010年9月,武汉新港应邀出席全国港航管理工作会暨港口发展模式研讨会,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徐祖远充分肯定了武汉新港的新体制、新机制、新思路,认为:“武汉新港模式”符合“第四代港口”的特点,值得学习借鉴。 
据介绍,武汉新港主要有两大创新。
第一大新:跨4个行政区域实行“4个统一”
武汉新港跨武汉、鄂州、黄冈、咸宁等4个行政区域,却实行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这种港口模式全国独一无二。长期以来,由于受行政区划限制,我省港口发展存在一些难题:缺乏整体规划,码头布局比较分散,功能分区不强;基础设施滞后,机械化水平不高,整体生产效率低;港口和航运企业“小、散、弱”的现象比较突出,货物年吞吐量长期在5000万吨左右徘徊。
这些问题严重束缚了港口的规模化、集约化发展。
武汉新港从打破行政管理体制束缚入手,成立新港规划建设领导小组,协调处理跨区域、跨部门问题;经中央编办批准,成立武汉新港管理委员会,明确为省政府派出机构,委托武汉市组建并管理,统一负责武汉新港规划建设和日常事务的管理工作。
武汉新港以武汉为龙头,将武汉、鄂州、黄冈、咸宁四市的627公里港口岸线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规划,在现有的27个港区及9300平方公里经济腹地范围内统筹布局。体制的创新突破为促进港口岸线、生产要素和行政资源整合,调动各方积极性,释放长江水运生产力,提供了重要保障。
第二大新:突破传统模式打造“第四代港口”
武汉新港,绝不仅是发展“港口”,而是将产业园区、物流体系、城镇建设、集疏运网络建设等融为一体统筹规划建设,着力打造“第四代港口”。
根据总体规划,武汉新港建设发展目标是,打造成为集现代航运物流、综合保税服务、先进港口设施和经济技术开发为一体的现代港,中西部走向海外的国际港,水水和水陆中转的枢纽港,以及港口与产业相互促进的先导区。
武汉新港将主要集中规划建设“一个新港商务区、两个集装箱核心港、五座临港新城、十二个临港产业园”。同时,以国家干线公路、铁路和空港为依托,完善网络节点,规划构筑东部“公路六纵三横六联、五条沿江铁路通道”和西部“公路三纵三横六联、两条垂江铁路通道、一条沿江铁路通道”的综合交通服务体系。
目前,武汉新港在建的港口基础设施、集疏运网络、物流园区等项目共65个,总投资487亿元;2009年完成投资40.8亿元,2010年完成投资76亿元,同比增长86.4%。与此同时,一大批国际国内知名物流、加工和制造企业相继落户新港。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