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仓港:99条航线布局“江海联运”

2011-12-19 13:47: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1992年正式开港的太仓港,不断致力于放大长三角腹地优势和沿沪通江达海优势,今日已成长为全国第一个集装箱吞吐量超300万标箱的内河港———   600多年前伟大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的起锚地太仓港,600多年后已成为国家一类口岸,正朝着集装箱运输中转港、江苏省重点建设的第一外贸大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北翼集装箱干线港、江海联运中转枢纽港的目标疾进。
  依托38.8公里长江岸线,25.7公里深水岸线,负12.5米深水航道直达的天然良港资源,1992年正式开港的太仓港,放大长三角腹地优势和沿沪通江达海优势,至今已成功开辟99条航线,每月靠泊集装箱班轮1400艘次,创造了“江海联运”的奇迹,创造了300万标箱、亿吨大港的辉煌。
  “江海联运”如何实现?
  江
  开辟长江“黄金水道”
  开41条长江运河内支线,连接“黄金水道”每个节点。
  集装箱船从重庆、武汉顺流直下,靠泊一个个港口,一船派了多船用场。
  集装箱货源相对较多的南京、南通等港口,可根据集装箱生成数量,随装随走,装满就开。
  集装箱货源相对较少的港口,因为有了定期开出的内支线航班,不再需要小型船舶。
  海
  直通上海 又攻近洋
  结成“太洋联盟”
  2007年开出太仓洋山快速通道。每天都有集装箱船从太仓港开出,每周18条班,就像“水上巴士”。
  拓展日韩航线
  开通近洋航线11条,主要往返于日本、韩国及中国台湾之间,挂靠神户、大阪、东京、横滨、名古屋、下关、釜山及基隆、台中、高雄等港口,连通“西太平洋经济圈”。
  服务上海———
  18条“公交化航班”开辟快速通道
  工业化、城市化、国际化步伐的加快,区域经济的迅猛发展,将近在咫尺的上海洋山港和江苏太仓港,紧紧联系到了一起。
  作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北翼的集装箱干线港,作为正在建设中的江苏第一外贸大港,太仓港与上海港互动、互惠、互利的关系越来越密切。
  近几年,苏州外向型经济发展较快,外贸进出口总额激增,据业内人士估算,每年形成的外贸集装箱量应当在700万标箱左右,这些标箱,运往欧美国家的居多,绝大部分走的是上海港。
  集装箱走上海港有两种走法,一条是走公路,直接经东海大桥到洋山港,路不算太远,但比较拥挤,受台风、大雾、雨雪制约的天数也多,运输成本相对较高;另一条是先走公路把标箱运抵太仓港,然后走水路去洋山港,虽然是转了一个弯,但运输成本相对减少,加上“区港联动、虚拟口岸”的服务模式,让货主将货物送到太仓就等同于上了远洋货轮,货物在太仓港一上船就能拿到提单顺利结汇,加快了报关进度,减少了贸易风险。
  显而易见的优势,使得选择经太仓港走水路到洋山港的货主与日俱增。从2007年第一班太仓洋山快速通道顺利开出到现在,上海长航、上海泛亚、江苏恒隆、上海集海等多家船运公司纷纷参与,结成“太洋联盟”,每天都有海运船舶满载着集装箱从太仓港开出,如今已发展到每周18条班,这些“公交化航班”,就像一艘艘“水上巴士”,开辟了快速通道,货物随到随走,安全可靠,从中直接受益的货主高兴地说,上海港与太仓港携手,企业进出口欧美的标箱,走得更加顺畅了。
  广揽货源———
  41条长江运河支线编成“黄金网络”
  从长江上游到下游,拥有好多港口。
  前几年,重庆、武汉、芜湖、南京、南通、江阴等港口有集装箱运上海中转,都是各开各的船,各港口开出的船舶在长江里挤来挤去,速度开不快,安全受影响。尤其是那些吨位小的,到了长江口又进不了海,只能守在那里等候大船。一艘从南京开往上海的集装箱船,在长江航道走走停停,跑一个来回至少用三天时间。
  具有通江达海地域优势的太仓港,能否减少长江航运压力,承担起“江海联运”中转站的重任呢?2007年,当一期二期全长2030米的6个集装箱泊位全部建成投运时,太仓港开始开辟长江“黄金水道”。用了4年时间,联合多家船运、货代公司,太仓港先后开出了41条长江运河内支线,把“黄金水道”上的每一个节点紧紧连接到了一起。从重庆、武汉开出的集装箱船,可以顺流直下,靠泊一个个有集装箱货源的港口,把集装箱直接运到上海,一船派了多船的用场,有效减少了资源浪费; 集装箱货源相对较多的南京、南通、江阴等港口,则可以根据集装箱生成数量,随装随走,装满就开,大大
  缩短了客户的货物滞留时间,提高了物流速度; 至于那些集装箱货源相对较少的港口,也因为有了定期开出的内支线航班,时间上得到了保证,不需要再开着小型船舶到长江航道凑热闹了。
  太仓现代货箱码头相关业务经理说,港口有了接力棒,“黄金水道”活起来。对船公司而言,增加了货源,增加了效益;对货主而言,降低了运输成本,加快了进出港速度;对兄弟港口而言,多了几条可供选择的航线航班,减少了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对太仓港而言,真正发挥了“江海联运”的优势,枢纽港的功能得到了充分认可。
  说起“江海联运”,集装箱运粮值得一提。大家都知道,粮食运输是粮食物流中的关键环节,它关系着粮食物流系统的营运效率和经济效益,而集装箱运输,就是粮食物流中一种新的有发展潜力的物流方式。由于火车运力有限,加上东北位于我国铁路运输的末梢,粮食出关难成为制约粮食物流发展的瓶颈。太仓粮食部门创新思路,2008年2月开始在营口港启用集装箱装运小包装东北大米,经江海联运至太仓港码头卸货,然后转运至太仓粮油批发市场。事实证明,这种运粮方式快速、灵活、便捷、无损耗、费用比铁路运输还低,2008年运了7000标箱,2009年2.4万标箱,2010年5万标箱,今年有望突破7万标箱。原先以铁路运粮为主的苏州、昆山、吴中区、常熟、上海嘉定、宝山等地的粮油批发市场和粮食企业,纷纷加入了集装箱运粮的行列。
  主攻近洋———
  40条内外贸航线连通“西太平洋经济圈”
  今日太仓港,航道船来船往,堆场纵深数里,桥吊轻舒铁臂,码头一片繁忙。
  截至目前,太仓港开通的内贸航线有29条,挂靠沿海所有大港;开通的近洋航线有11条,主要往返于日本、韩国及中国台湾之间,挂靠神户、大阪、东京、横滨、名古屋、下关、釜山及基隆、台中、高雄等港口。
  太仓港港口管委会提供的数据显示,近年来,苏州与日本、韩国的经贸合作发展迅速,目前仅苏州大市范围内就有日资企业2000家,其中包括36家世界500强企业。早在2009年,苏州对日贸易就达到了220.67亿美元,占苏州对外贸易总额的10.89%。
  为适应区域经济发展,发挥江苏第一外贸大港优势,方便客户走货,太仓港这几年主攻近洋,加大了对日本航线的开辟力度,并先后与宁波远洋、重庆海运、下关轮渡合作,开辟日本关东线和关西线,往返于日本东京、名古屋、神户、大阪等7个港口,后来又将日本下关航线加密至每周双班。今年,太仓港相继邀请了日本三九株式会社、福冈贸易促进会等境外代理公司来到太仓港,探讨做大做强日本航线货源组织事宜。10月28日太仓港集装箱海运公司成立当天,首航目的地也是日本、韩国航线。
  太仓港港口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说,明年,太仓港将根据货源生成情况,再加密日本关东、关西航线各1班;开辟1至2条东南亚航线;韩国航线增加仁川、平泽为挂靠港,为更多进出口企业连通“西太平洋经济圈”提供方便。照此发展速度,预计到2015年,太仓港开辟的近洋航线将达到每周25班。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