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详解钢铁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2011-11-8 5:51: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日前,在第八届中国钢铁年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业司副司长骆铁军详细地介绍了即将发布的《钢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的基本情况。他透露,如果顺利的话,《规划》将在11月初正式对外发布。
四个判断一条主线
    骆铁军介绍说:“在《规划》中,我们作了4个判断,体现了3个转变,立足2个支撑,坚持1条主线。”
    4个基本判断是:第一,钢铁工业规模已经很大,发展迈向新台阶已具备由大到强转变的良好基础。第二,行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增强,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第三,发展环境更趋复杂。全球一体化的增强,使中国钢铁对世界的影响,以及世界经济对中国钢铁的影响日益增强。第四,钢铁行业进入转变发展方式的关键阶段。
    基于这4个判断,《规划》确定,钢铁工业的发展要实现3个转变:一是由注重规模扩张,向注重品种质量效益提高,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人才成长转变;二是由注重钢铁主业生产经营,向注重生产和服务协调发展转变;三是由注重国内发展,向注重国内和国际协调发展转变。《规划》提出,钢铁行业要立足两个支撑:一是要支撑下游行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需要;二是要支撑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规划》将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确定为钢铁工业“十二五”期间的主攻方向,是贯穿全篇的一条主线。
着力解决四大问题
    骆铁军分析了钢铁工业面临的4大主要问题:一是品种质量亟待升级。我国的钢材品种质量能够满足需求,但是是在一种高消费、低标准下满足的需求,是一种粗放式的需求。另外,不同行业都提出了轻量化、高强度用钢需求,减量化用钢也是钢材产品升级的方向。
    二是布局调整进展还比较缓慢。现在环渤海的5个省、市产能在4亿吨左右,自己消费一半,大部分还要运往东南沿海。因此,从大局上讲,“十二五”期间要加快在东南沿海布局。
    三是能源、环境、原料的约束增强,特别是环境。钢铁行业是耗能大户,解决这个问题要从节能方面入手。原料问题更加突出,下阶段行业内要加强整顿铁矿石市场秩序,探讨保持上下游健康发展的办法和措施。
    四是自主创新能力不强。骆铁军指出,在技术创新方面我们确实还有很多不足,多数钢铁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尚未完全形成,缺乏高水平专业带头人才,工艺技术装备和关键品种的创新成果少,研发投入比较低,关键核心技术缺失,基础研究滞后、原始创新不足等一系列问题,是“十二五”要努力攻克的不足。
六大目标实现产业转型
    骆铁军介绍说,《规划》确定的总目标是:钢铁工业基本形成比较合理的生产力布局和资源保障能力显著提高;钢铁总量、品种质量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求;重点统计钢铁企业节能环保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部分企业具备世界一流的竞争力;初步实现钢铁工业由大到强的转变。
    同时,《规划》还确定了6大目标:
    第一是产品升级。产品质量要明显提高,稳定性增强,高强高韧汽车用钢、硅钢片等品种实现规模化生产,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90%以上;船用耐蚀钢、低温压力容器板等高端品种自给率达到80%,400MPa及以上螺纹钢使用比例超过80%。
    第二是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确定了单位能耗指标是降低16%。同时,提出平均吨钢综合能耗要低于580千克标煤。
    第三是产业布局。“十二五”时期,要建成湛江、防城港钢铁基地,从根本上解决“北钢南运”的问题。
    第四是资源保障。基本建立利益共享的铁矿石、煤炭原燃料保障体系,新增境外铁矿石产能1亿吨。
    第五是技术创新。要建立起完善的技术创新体系,研发投入占主营收入的比例达到1.5%,绿色低碳冶炼和资源综合利用等自主创新工艺技术取得进展,高效生产和节能减排等共性技术得到广泛应用。
    第六是产业集中度。前十位的钢铁企业集团钢产量占全国总量的比例要由48%提高到60%。
技术创新着眼于绿色发展
    在会议上,骆铁军重点介绍了强化技术创新、加快产品升级和优化产业布局三个方面。在强化技术创新方面,他指出,“十二五”期间,科技创新的主攻方向,一是推动产品升级,二是促进节能减排。在推动产品升级方面,重点是提高量大面广的钢铁产品质量档次和稳定性。在促进节能减排方面,钢铁工业有一些新的技术需要开发。“总之,我们认为,钢铁科技创新的着力点在于绿色发展,要突出共性技术的研发,推动企业的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骆铁军说。
    在加快产品升级方面,骆铁军指出:“产品升级要分两个层次:一是要将提高量大面广的钢材品种质量、档次和稳定性放在首位,作为产品结构调整的重中之重;二是要加大满足新兴产业需求和一些高精尖品种的开发,但是这个开发主要应由少部分有实力的企业承担,避免同质化竞争造成资金的浪费。”
    据介绍,工信部和住建部最近准备发布一个关于推广使用Ⅲ级螺纹钢的指导意见,力争在“十二五”期间,使Ⅲ级螺纹钢使用率由现在的35%提高到80%。现在新的钢筋混凝土使用规范已于2011年7月正式使用,下一阶段还要研究螺纹钢生产标准的修改,彻底取消Ⅱ级螺纹钢。
    在优化产业布局方面,他指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是要改变北重南轻的局面,环渤海、长三角地区原则上不再布局新建钢铁厂。第二是河北、山东、江苏、辽宁、山西等钢铁大省要减量调整区域内钢铁产业布局。第三是中部地区,湖南、湖北、河南、安徽、江西不增加钢铁产量,推进产业升级。第四是适应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和承接产业转移的需要,西部市场相对独立的区域要结合区域差别化政策适度发展钢铁。第五是对于新疆、云南等沿边地区,要积极探索利用境外矿产、能源和市场,发展钢铁产业。 (张宝亮)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