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将推进“三位一体”港航物流服务体系发展
2011-1-13 12:37: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浙东门户,海天雄镇。
拥有优越海港资源的宁波市镇海区,正在着力打造集大宗货物贸易港、海铁联运物流港、网络支撑智慧港于一体的现代物流业基地宁波(镇海)大宗货物海铁联运物流枢纽港,通过吸引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力争建成面向浙江、华东并辐射全国的大宗货物区域性配置中心、大宗生产资料交易中心和物流枢纽。
镇海区委书记马卫光说,打造“三位一体”现代港航物流枢纽港,是镇海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海洋经济”发展战略、加快推进区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也是镇海依托港口、铁路等区位优势、大力推进港口现代服务业的重要载体。
按照规划,在“十二五”时期,镇海将高起点、高标准推进贸易港、物流港和智慧港“三位一体”现代港航物流枢纽港建设,力争将物流枢纽港建设成为国际液化品贸易中心、浙江省煤炭中转贸易基地、浙江钢材中转贸易基地和华东木材中转贸易中心,力争主要货种市场交易额突破千亿元大关,货物吞吐量达到5000万吨。
新机遇
让时光倒流到38年前。
1973年7月,国务院港口建设领导小组经实地考察,决定在镇海建设新港区,经杭甬、浙赣线同全国铁路网相连接,以分流上海港运量,同时承担浙江地区的物资进出。次年起,在招宝山西北侧劈山围堤,镇海建起了连接世界的港口。
作为目前宁波舟山港的重要组成部分,镇海港区承担了装卸中转煤炭、散杂货、件杂货、液体化工产品等任务。它通过海、陆、空立体的集疏运网络体系,把镇海与中国大陆紧紧相连,其货物吞吐能力已达3800多万吨。
然而,这样平稳增长的局面,却被新的挑战和机遇所打破。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特别是长三角地区的迅速崛起,对生产性物资的需求大幅度上升。为了争夺物流业这块大蛋糕,沿海港口城市纷纷参与竞争。大力发展港口现代物流业,成为港口实现转型升级、提升综合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如何选择未来发展的路径?镇海的选择是,着力打造贸易港、物流港、智慧港“三位一体”的现代港航物流枢纽港。
宁波市和镇海区领导对此充满信心。这样的自信,不仅来自于外部良好的发展机遇,还源于镇海独特的优势。
外部机遇千载难逢。
一个机遇来自长三角一体化的快速推进。2010年5月,国务院正式批准实施《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明确了长三角地区的发展战略定位: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门户、全球重要的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中心、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这为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了极佳的机会。宁波作为长三角地区最重要的港口城市之一,必然面临着良好的转型升级机遇。
另一个机遇是,西部发展和中部崛起战略。腹地经济是港口经济的重要源头。多年来,宁波的港口腹地主要集中在浙江省内。随着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等国家战略的深入推进,宁波沿海港口腹地将会大大拓展,并能起到辐射中西部的门户和纽带作用。
还有一个机遇是,随着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深入推进,上海港口的煤炭、化工、粮食等吞吐功能将会梯度转移,这将给宁波等周边港口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从而为更好地融入成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奠定基础。
此外,浙江省正在实施“港航强省”战略,特别是去年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以构建大宗商品交易平台为核心,完善海陆联运集疏运网络为基础,发展港口金融、信息配套服务为支撑的“三位一体”港航物流服务体系建设的战略构想,这为镇海加快推进“三位一体”的现代港航物流枢纽港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内部条件蓄势待发。
一是,镇海港口集疏运网络不断完善。
镇海港区条件正在迈上新台阶。目前镇海港区拥有18个泊位,其中万吨级码头10个,拥有全国最大的5万吨级液体化工码头和184座液化品储运罐,形成了液化、煤炭、内贸集装箱、散杂货等四大物流亮点。在“十二五”期间,将再建5个泊位,包括化工专用码头和散杂货码头,码头吞吐量将突破5000万吨,为整个“三位一体”的现代港航物流枢纽港发展奠定良好的港口基础。
铁路建设快速推进。未来几年,萧甬铁路电气化改造后其通过能力将进一步提高;已建成的甬台温铁路和将新建的甬金铁路等,分别与浙赣线和沿海铁路通道相接,形成北、中、南三条铁路货运通道……这些将给宁波港口海铁联运的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
“二桥一路”的建成,全面改变了现有区位格局。杭州湾跨海大桥的建成,大大缩短了宁波与上海的距离,使宁波迈入长三角地区同城时代;舟山连岛大桥的建成,为镇海提供了前方深水港资源,也使镇海在浙江省、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交通运输网络中的末梢地位,变为枢纽节点;宁波绕城高速的建设,使镇海纳入了宁波中心城区交通圈、浙江省1小时交通圈。物流枢纽港作为为长三角地区服务的生产资料交易配送中心的功能优势,将得到更好体现。
二是,宁波经济的快速转型发展,为镇海打造“三位一体”的现代港航物流枢纽港提供了良机。
发展现代物流业,在宁波获得了前所未有的重视。现代物流业作为引导性、基础性、服务性产业,被宁波市决策层视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宁波将物流枢纽港确定为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之一,将其列入宁波市“中提升”发展战略十大功能区块之一。
宁波雄厚的产业基础,是发展物流枢纽港的重要依托。“十二五”期间,随着宁波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推进,经济基础将日趋雄厚,宁波临港工业、高科技工业和传统工业将会再次大踏步发展,尤其是随着镇海炼化100万吨大乙烯工程的投产和宁波“五路四桥”等重大基础设施的建设,将会进一步拉动对液化品、煤炭、钢材、木材、粮油的需求。
镇海港区形成了六大专业市场,发展态势良好。其中,镇海液体化工产品交易市场,是国内最大的液体化工交易市场之一,2010年进场的交易企业有300余家,市场成交额达120亿元;镇海再生资源金属园区被国家环保总局命名为全国进口再生资源园区化管理试点园区,进园企业60余家,年进口拆解废旧金属100万吨以上,去年销售额达91亿元;镇海煤炭交易市场集聚了近70家煤炭企业,去年完成煤炭吞吐量超1500万吨,销售额达到100.9亿元。除专业市场外,区域内还形成一批包括期货交割库在内的仓储型物流企业、配送加工型物流企业和运输企业,具备了发展现代物流业的基础。
新路径
建设贸易港、物流港、智慧港“三位一体”的现代港航物流枢纽港,已经成为宁波市和镇海区共同推动港口转型升级、更好地服务浙江乃至华东地区经济建设的必然选择。
2007年10月,宁波市紧紧抓住与国家铁道部合作的契机,结合港口、铁路现状,提出在镇海建设宁波(镇海)大宗货物海铁联运物流枢纽港的战略决策,并将该项目列入宁波市“中提升”十大功能区块之一。同年12月,镇海区按照市政府的统一部署,迅速组建了宁波(镇海)大宗货物海铁联运物流枢纽港管理委员会,开始启动物流枢纽港规划编制等前期工作。镇海现代物流业的发展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物流枢纽港位于甬江之畔,招宝山之西边,镇海老城区之北侧,区域面积9.5平方公里。这里曾是一片芜杂的土地,处处显现着上世纪70年代以来粗放式开发遗留下的种种痕迹。而今,却是发展现代物流业的黄金之地。
在短短三年时间里,物流枢纽港经历着一个个喜人的事件
在重大事件层出不穷的同时,物流枢纽港也在悄悄发生着变化。
港口、交通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为提升码头吞吐能力,镇海港区启动了19#~23#深水泊位建设,其中21#~23#通用散杂货深水泊位已经开工建设,19#~20#液体化工码头已完成前期工作,开工在即。这5个泊位建成后,镇海港区吞吐量将突破5000万吨,港口基础条件进一步改善。物流枢纽港区域内,一批区域道路交通和供电、通讯、给排水等项目得到改造建设,区域集疏运条件进一步优化。
大宗生产资料交易中心今年底将投入运行。这个交易中心是物流枢纽港构建区域大宗商品交易的核心平台和重要载体,建成后将集货物交易、公共信息、管理服务、商务办公等四大功能于一体。项目总投资3亿多元,总建筑面积6.5万平方米,于2009年12月开工建设。
招商引资稳步推进。通过政策引导,液化品、煤炭、钢材、木材等专业物资交易市场积极拓展交易品种,扩大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服务能力,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专业市场得到做强做大。2010年,六大专业市场共新增入驻企业近百家。龙头企业集聚效应正在形成。镇海区与浙江物产集团签订了全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合作的4个实体项目即宁波首钢浙金钢材剪切加工配送项目、港口配煤中心、钢材贸易中心和物流服务中心等已全部运营。上海期交所黑色、有色金属期货交割库一期已建成投用。中国林业集团麾下的国林燃料公司、中国五矿钢铁公司宁波配送基地项目已经注册,中国中钢集团华东炉料市场项目正在洽谈中。物流枢纽港成立至今,共引进落户企业100多家,累计完成注册资金8亿多元。
服务功能迅速提升。政策服务不断完善。制定出台了物流枢纽港产业发展、招商引资等一系列政策文件,明确了产业发展导向。
信息化课题研究已经启动。信息化建设旨在通过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和电子交易平台的建设,逐步实现交易、物流、仓储与港口、铁路之间的信息对接和实时交换,全面提升交易手段和物流效率。目前该项目已委托宁波工程学院进行前期课题研究。
期货交割库集聚工作有序推进。为实现物流枢纽港区域期货交割库功能的集聚,物流枢纽港支持国储浙江837处做强做大郑州商品交易所PTA及大连商品交易所塑料(LLDPE)指定交割仓库的商品交割量;支持宁波港九龙仓仓储公司申报黑色、有色金属期货交割库资质,并已获得上海期交所有色金属交割库资质。
金融服务平台逐步搭建。物流枢纽港已与有关金融单位签署了合力推进物流枢纽港企业供应链融资服务的合作协议,并积极与保险、通信、海关、商检等相关部门建立合作制度,提升区域服务功能。
新目标
2011年的钟声已经敲响,镇海物流枢纽港迎来了新一轮发展的新时期。
按照“十二五”物流枢纽港的有关规划,镇海将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建设“三位一体”港航物流服务体系的战略决策,全力推进宁波大宗生产资料交易中心建设,依托镇海港口、铁路、产业等优势,不断完善货物交易、电子信息、公共服务等功能,建成集货物贸易、分拨配送、流通加工、仓储管理、信息服务、物流咨询、保税物流等于一体的现代港航物流基地,成为面向浙江、华东并辐射全国的大宗货物物流、贸易和信息管理中心。
按照这一目标,镇海首先将推进大宗货物贸易港建设,做大做强各类专业市场。
镇海液体化工产品交易市场。依托液化泊位、保税储罐,镇海石化、宁波石化经济技术开发区等石化产业基地,加快以液化品为主的保税物流中心(B型)的申报步伐,着力引进国际液化品贸易中转企业落户市场,力争建成国际液化品进出口中转贸易基地。
镇海煤炭交易市场。利用现有的煤炭市场资源,引导浙江物产集团镇海港口配煤中心扩大规模,探索中远期现货交易。吸引大型、特大型的煤炭经营企业落户镇海,形成产业效应,建成浙江省煤炭中转贸易基地。
宁波钢材交易市场。依托现有市场规模,发挥浙江物产集团、中国五矿钢铁的引领作用,强化钢材货种的招商力度,整合提升钢材市场规模功能,设立钢材现货和电子交易市场,引入钢材电子交易平台企业,做大钢材现货期货交易额及中远期交易额。推进黑色金属期货交割库建设和钢材公共仓储建设,优化钢材港口物流服务、剪切加工服务等功能,推动钢材仓单抵押质押融资、提升金融服务功能,力争建成浙江钢材中转贸易基地。
宁波木材交易市场。利用镇海港区木材接卸港以及宁波及嘉兴等木材市场发达的基础优势,大力发展木材物流及贸易,力争引入大型木材贸易企业入驻,整合优化港口码头资源,力求在木材进口接卸上取得进展。鼓励现有木材贸易企业做大做强,力争将镇海建成华东沿海进口木材中转贸易基地。
此外,继续推进再生资源金属园区等相关专业市场发展,进一步做强做大,争取“十二五”期间宁波大宗生产资料交易中心及各专业市场现货交易额达到800亿元以上,电子交易平台交易额达到700亿元。
其次,加快推进海陆联动的物流港建设。按照空间布局规划和控制性详规等相关规划要求,加快推进实施和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推进港口、铁路项目的建设改造工作,重点推进镇海港区19#、20#化工码头和21#、22#、23#散杂货码头建设,推进铁路货运北环线建设,做好铁路洪镇支线资源整合优化工作,加大港口与铁路腹地的开拓力度。加快推进宁波绕城高速公路建设,推进道路等市政公用设施的改造提升,消除交通瓶颈,确保区域道路交通、供电、供水、排水的需要。推进镇海港区新辟航线,密切港口之间的合作,通过互开班轮等方式提升海运的时效性,全面提升物流枢纽港的基础设施条件。
再次,深入推进网络支撑智慧港建设。以互联网为依托,积极融合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数字化技术、通信技术,综合应用物联网技术,全面改造提升交易方式和物流管理模式,扎实推进智慧港建设。通过综合数据管理交互平台和大宗货物电子交易平台的建设,力争把大宗生产资料交易中心建设成为智慧型交易平台;通过综合物流电子管理平台建设,逐步实现交易、物流、仓储与港口、铁路之间的信息对接和实时交换;联合电信、移动等基础服务供应商,有序推进通讯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为区域信息化发展、打造智慧物流基地提供设施保障。
最后,深入推进综合功能建设。提升金融服务功能,加强与金融部门合作,搭建优质高效的金融服务平台,着重做好供应链融资服务。强化政策叠加优势,继续推进液化品保税物流中心(B型)申报与建设工作。近期将加快推进宁波港九龙仓黑色、有色金属交割库项目建设,鼓励浙江省物产集团黑色金属交割库落户,远期将推进期货交割库集群化发展;结合保税物流中心的申报工作,大力支持液化类期货交割库做大做强。积极培育相关产业,重点发展以综合物流管理为核心业务的现代物流业;发展以集仓储、加工和配送功能于一体的现代仓储业以及高时效性的交通运输业;健全营销、交易和结算服务业;发展物流信息服务等中介产业。
随着物流枢纽港的逐步推进,镇海将迎来新的发展时期。
镇海区区长陈召华信心满怀。他说,“十二五”期间,随着各项功能设施的不断完善,以贸易港、物流港、智慧港为内涵的镇海物流枢纽港,一定会成为浙江省“三位一体”港航物流服务体系的重要功能区,为浙江、华东乃至全国的经济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