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汽车物流业的战略思考

2011-11-27 18:49:00 来源:现在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赵梅阳
    取长补短、合纵连横
    为了保证物流过程的顺畅,全国性物流企业和区域物流企业取长补短,降低物流企业的经营成本,国家制定了 《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提出要重点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综合物流企业集团。由行业协会牵头推动现有各汽车物流企业资源的有效整合与利用,优化资源配置,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实现共赢。国家规划和地方区域规划中都应考虑到物流基础设施的规划及物流园区的规划,为汽车物流产业设计谋篇布局,并要充分考虑返程的动力资源利用,尽量避免动力浪费。
    物流标准、势在必行
    标准化工作的推行势在必行,当前非常需要将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与中国物流发展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提出符合中国特色的规范标准,指导与推动中国物流业的发展。2010年4月20日,商务部机电和科技产业司副司长支陆逊在中国汽车出口物流国际研讨会上表示,目前我国物流成本相对国外而言比较高,但是汽车物流产业有很大发展空间,国家可能会出台一些汽车物流方面的专项规划,提高国际竞争力;现在汽车物流成本是人家的倍数,而且目前没有统一标准,国家应当会在以后出台一些相应的规划。
    专业分工、协作运行
    借助外部资源,利用第三方物流的专业化分工和协作,集中优势做专业,借助外力搞协作。由于任何企业的资源都是有限的,业务很难全面开花,因此汽车制造企业应把资源集中于自己最擅长的主业上,而把物流等辅助功能留给汽车物流公司,成为供应链的管理者,对外通过业务外包实现企业外部资源的杠杆利用,建立持久的竞争优势。第三方物流为汽车供应链提供物流及信息流服务,避免供应链内部脱节。在汽车零部件采购供应的环节中,可通过引入具备协调中心功能的第三方物流系统,减少供需双方的库存,增加供应链协调性,改善供应链的服务水平和运作效率。
    信息作战、集成管理
    汽车物流企业可以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建立供应链管理运行的支持系统和平台。通过信息共享和集成来减小协调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对整个物流系统实行管理,从而提高运行效率。可以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全面规划汽车供应链中的物流、商流、信息流、资金流,构建一体化物流运营系统;可以通过采用条码技术、EDI技术、订货系统、POS系统等,做到系统各成员能够及时有效地获取需求信息并及时响应。构建高水平的物流信息系统,提高快速反应能力,使物流信息化、网络化成为企业实现其物流管理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企业通过数字化平台及时获取并处理各种信息,提高对顾客需求的反应速度。
    健全机制、良性运行
    汽车物流业应树立现代物流理念,健全企业物流管理体制,从企业组织上保证物流管理的有效进行。重新审视企业的物流系统和物流运作方式,吸收先进的物流管理方法,结合企业自身实际,寻找改善物流办法,降低成本。物流管理从战略高度重视物流创新,如果不从观念上加以重视,任何实质性的创新都不会发生。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