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仍处于大建设关键时期

2011-11-24 14:45: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2011年4月13日,交通运输部正式印发了《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简称《规划》)。作为大部制改革后的第一个交通运输五年规划,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在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大背景下,该《规划》编制过程中有何考虑?《规划》自身有何特点?“十二五”时期交通运输发展的思路和重点是什么?如何加快交通运输发展方式转变,推进现代交通运输业发展?本期,我们特邀交通运输部综合规划司司长孙国庆,为读者全面和深入地解读《规划》。 
  2011年4月13日,交通运输部正式印发了《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作为大部制改革后的第一个交通运输五年规划,《规划》紧扣“科学发展”这一主题,围绕“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这条主线,包含了综合运输、公路交通、水路交通、民用航空、邮政服务以及城市客运管理等方面内容,体现了交通运输业发展的时代要求,体现了“适度超前”的交通运输发展战略,是指导“十二五”时期交通运输发展的重要纲领性文件,引起了社会和行业的广泛关注。 
  科学论证 智慧结晶 
  《中国公路》:作为《规划》编制工作的主要负责人和组织者,《规划》编制经历了怎样的过程? 
  孙国庆:按照交通运输部党组的要求,2007年我们就着手准备“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组织开展了20多项重大课题研究,并取得了一批研究成果。2009年8月,我们在贵州召开规划前期工作会议,就《规划》编制工作在行业内做了专题部署,提出了工作目标、工作任务和具体要求,明确了完成各阶段工作任务的时间节点。紧接着我们召开了“十二五”规划第一次专题工作会议,建立了部内协调联动工作机制,明确了部内有关司局工作分工,并对各司局提出了工作要求。一年多来,部党组多次召开党组会议和专题工作会议,对规划进行研究讨论,对一些重大问题作出了重要指示。 
  期间,我们多次征求地方交通运输管理部门、交通运输企业以及行业内外的意见,召开了三个片区的行业座谈会、两次专家咨询会、部长政策咨询小组会征求意见,征求了民航局、邮政局以及部内有关司局的意见,并通过网络、报纸等媒体广泛征求公众意见建议。经过一年多的反复修改论证和广泛征求意见,形成送审稿,经部党组审议,原则通过了《规划》,要求做进一步的修改完善,并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做进一步衔接,正式印发是在2011年4月13日。 
  以科学发展为主题 
  《中国公路》:《规划》的编制经历了这么多轮科学论证,是行业内外集体智慧的结晶。您能否为我们介绍一下《规划》的主要特点? 
  孙国庆:《规划》体现了四个方面的特点。 
  一是在内涵上,着力贯彻落实国家“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对交通运输发展的新要求,在确立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以及确定重点任务、政策取向、资金安排等方面,认真贯彻了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充分体现了国家“十二五”规划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的根本要求,紧密结合了国家提出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的实施。 
  二是在外延上,以构建“便捷、安全、经济、高效”的综合运输体系为战略目标,不仅着眼于稳步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还着重强调了建设、养护、运营、管理并重以及更多地依靠科技进步和信息化引领和支撑,规划范围从基础设施建设扩展到运输服务、科技进步、信息化建设、绿色交通和安全应急等行业发展的各个方面,努力实现从以前的单纯建设规划向行业发展规划转变,充分反映了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业的客观需要和时代要求。 
  三是在内容上,包含了交通运输部的全部职能,反映了综合运输体系建设、促进现代物流发展、城市客运管理、公路、水路、民用航空及邮政业发展等内容,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突出“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主攻方向,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重要支撑,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重要着力点,把改革开放作为强大动力”这五个方面的基本要求。体现了交通运输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使交通运输发展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交通运输提出的新要求,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交通运输发展的新期待。 
  四是在形式上,力求《规划》文本结构更加合理、逻辑关系更为清晰、规划内容更趋完整、文字表达更加精炼。《规划》文本采取章节结构,一些专题研究成果或规划亮点采取专栏的形式体现在规划中。 
  《中国公路》:听了您的介绍,我们对《规划》的特点有了大致的了解,请您进一步介绍一下《规划》的总体思路及核心内容。 
  孙国庆:《规划》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贯彻落实五中全会对“十二五”发展提出的新要求,提出了基本的技术路线和总体思路。可以概括为:根据国家发展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发展方式、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业为主线,以持续发展、协调发展、创新发展、绿色发展、安全发展为原则,以构建“便捷、安全、经济、高效”的综合运输体系为战略目标,以提高交通运输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为核心任务,以“五个努力”为切入点和着力点,以深化改革和创新为保障,开展“十二五”时期各项交通运输发展工作。 
  《中国公路》:“五个努力”具体是指什么? 
  孙国庆:“五个努力”实际上就是《规划》提出的重要任务。一是努力推进综合运输体系发展。推进公路、水路、民航、邮政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强化基础设施衔接,优化综合运输基础设施网络布局,增强综合交通运输供给能力。 
  二是努力促进现代物流业发展。提高交通运输服务水平,满足多样化的运输需求,逐步提升运输准备专业化、标准化水平,显著提高运输组织化程度,不断延伸运输服务范围,显著提升现代物流业发展水平和服务效率。 
  三是努力提高交通运输设施装备的技术水平和信息化水平。以科技进步为引领,推进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加强重大科技研发,促进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强化科技标准化建设;推进交通信息化建设,加强行业管理服务应用系统建设,大力发展智能交通,提升交通运输的现代化水平。 
  四是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行业。以节能减排为重点,建立以低碳为特征的交通发展模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强生态保护和污染治理,构建绿色交通运输体系,推进废旧材料的循环利用,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发展道路。 
  五是努力提高安全监管和应急保障能力。加强交通运输企业、从业人员和运输工具的安全管理,加强交通安全监管体系建设,加强交通运输应急体系建设,更好地保障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和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 
  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 
  《中国公路》:刚刚您讲到“《规划》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贯彻落实五中全会对“十二五”发展提出的新要求”,那么《规划》是如何贯彻落实五中全会精神,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这一主题、转变发展方式这条主线的呢? 
  孙国庆:通过深刻学习和领会五中全会精神,准确把握科学发展为主题、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的实质,贯彻落实国家科学发展的主题和主线的要求,具体表现在: 
  一是紧紧扣住了“科学发展”这一主题。《规划》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交通运输全局,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到交通运输工作的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提出了“保持持续发展、推进协调发展、鼓励创新发展、促进绿色发展、坚持安全发展”的原则。集中体现了科学发展在交通运输发展中的本质要求,反映了推进交通运输科学发展的实质内容。 
  二是紧紧围绕了“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这条主线。结合交通运输发展实际,要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关键是要大力推进现代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推动现代交通运输业发展,集中体现在“四个着力”上,即着力调整交通结构,着力拓展服务功能,着力提高发展质量,着力提升管理水平。就是说,要把调整交通运输结构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把拓展交通运输服务功能作为推进综合运输体系建设、促进现代物流发展的重要推手,把提高交通运输发展质量作为转变发展方式、提高效率和运输保障能力的有效途径,把提升交通运输管理水平作为强化行业管理、更好地做好“三个服务”的核心任务。“三个服务”是指服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 
  三是切实突出了做好“三个服务”这一交通运输发展的宗旨。交通运输强调服务是交通运输本质属性的要求,是交通运输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提升三个服务的水平,就是要着力抓好交通运输发展中的薄弱环节。比如,努力促进区域、城乡交通协调发展,重点支持西部地区、农村地区、老少边穷地区的交通发展出发,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提升交通运输服务水平,使人民群众共享交通运输改革发展成果。 
  四是充分体现了“适度超前”的交通发展战略。当前交通运输发展总体进入了网络完善、结构优化和运输一体化发展的新阶段,按照中央提出的“适度超前”的要求,交通运输仍处于大建设、大发展的关键时期,必须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尽快形成基础设施网络,不断优化交通结构,提升交通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 
  五是明确了将科技进步、信息化建设作为推进现代交通运输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坚持以科技进步为引领,加快交通科技研发和应用,推进信息化建设和智能交通发展,以信息化推动交通运输的现代化。 
  六是凸显了把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行业建设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着力点。深入贯彻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着力构建以低碳为特征的交通运输体系,加强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工作,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七是强调了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把安全应急体系建设作为交通工作的重中之重。交通运输安全是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坚持安全生产,加强交通安全和应急反应体系建设,不断提高保障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的能力。 
  八是强化了把深化改革和创新作为推动交通运输科学发展的强大动力和保障。《规划》加强了体制机制改革、法规建设、人才队伍建设、交通文化建设、行业精神文明建设以及廉政建设等方面内容,在这些工作中,有许多的创新点,反映出交通运输行业开拓进取、勇于创新的精神风貌。 
  大建设时期的重点任务 
  《中国公路》:正如您刚才提到的,很多人也认为“十二五”时期仍然是交通基础设施大建设、大发展时期,那么,“十二五”期间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任务是什么? 
  孙国庆:“十二五”时期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任务主要包括六个方面。与公路交通有关的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公路交通方面:全面完善公路网规划,推进国家公路网建设,形成布局合理、层次清晰、功能完善、权责分明的干线公路网络。重点建设国家高速公路网,实施国、省干线公路升级改造,继续推进农村公路建设。到2015年,公路总里程达到450万公里,国家高速公路网基本建成,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10.8万公里,覆盖90%以上的20万以上城镇人口城市,二级及以上公路里程达到65万公里,国、省道总体技术状况达到良等水平,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390万公里。 
  二是综合运输方面:统筹各种运输方式发展,加快综合运输体系建设,强化基础设施优化衔接,优化综合运输基础设施网络布局,加快综合运输枢纽建设,发挥综合运输的整体优势。到2015年,运输枢纽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建成100个左右铁路、公路、城市交通有效衔接的综合客运枢纽,建设200个功能完善的综合性物流园区或公路货运枢纽,使交通运输服务水平显著提高。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